丹青凤采出新意妙笔清绘铸匠心—记当代著名画家范凤清

轩轩谈文化 2024-06-05 04:45:06

文/谢坚 画作/范凤清

中国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自隋唐以降,中国绘画逐渐形成人物、山水、花鸟三大格局。但实际上,所谓“画分三科”,其实都是画家用不同的艺术载体和形式来表达自我观念和情感思想。随着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诸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优秀画家。其中,就包括范凤清。她画艺精博,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各科。她把绘画作为情感投入和精神追求的结体,将自己的修养、学识、志趣、理想融入其中,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将绘画创作汇入时代的主旋律,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潮流中,探索艺术大美之道。

范凤清作品

范凤清自幼受家庭影响开始学画,后逢遇名师提携,师从艺术大家唐秀玲、何家英研习书画艺术。她翻阅历代大家经典名作,对传统笔墨技法进行深度探究,从而感悟传统、融汇传统。她主张“集众所长,以为己用”,做到师古不泥古,师心不师迹,兼收并蓄。数十年的专业学习历程为她奠定了中国画创作与研究基础。艺术创作该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如何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如何继承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是其长期以来追求的主要表达形式。

古语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灵山秀水自古就是文人骚客抒怀的对象,亦是丹青妙手创作的重要素材。山水画论如“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等,强调人和自然本质上是相通的。可以说,山水画是中国文化与审美哲学的重要承载平台,其在美术层面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范凤清的山水画创作源于她对山水精神及传统笔墨的深刻认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古今华夏山水,尽收眼底。她深刻体会到山水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并不断临摹、学习、感悟,笔耕不辍。

石涛提出的“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创作理念,讲求画作以生活和自然作为参照,从生活实践中表现艺术形象。这一艺术理论成为范凤清一贯坚持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标准。她热爱生活,眷恋大自然,披荆斩棘穿梭山峦丛林之间,在山水之间获取笔墨之灵气。她数次深入太行山腹地观察写生,把那层峦不断、连绵起伏的自然景观特征和不屈不挠勇于开拓进取的太行精神表现出来,使艺术美与太行山的自然美有机结合。

观其画中各种意境,如寒林晓雾、高崖隐舍、青山泉韵、雾笼晨山等,皆隽秀不失苍劲,肆意而又潇洒,极富有空间层次变化,让人犹如置身于千岩万壑之中,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如其创作的山水佳作《大壑云起图》《千里江山图》《春岭云松图》等。从她画中的构图、用墨、皴法、设色、落款,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绘画功力之深厚,法度之谨严,及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大道至简,返璞归真。范凤清赋予了画中每个形象以生命,传达出一种文化精神与哲学思考。在未来艺术道路上,她亦将山水画作为主攻方向,实现艺术创作的再度升华。

范凤清作品

花鸟画是传统绘画中极为典型的门类,它虽不像山水烟云变幻之致,却有着相同的生气氤氲,具有极强的抒情性。花鸟画亦是范凤清所擅长的绘画类别。她笔下的花卉、飞禽、草虫,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呈现出日臻成熟的“范家样式”。在她的花鸟画中,又以荷画最为著称。范凤清是地道的楚人,楚地多水,千湖之省的水乡风情给了她画荷的灵性。研画过程中,她会进行长时间的写生观察,捕捉荷花特征和瞬间动态,对荷花的外形和结构做反复研究,对花瓣之间的关系,花与叶、叶与杆如何穿插衔接不断揣摩。她善于提取生动的景观局部以特写式的方式使艺术形象更加突出。在技法和色彩上,范凤清进行大胆创新,对作品的点、线、墨、色进行无数次的预设与处理。纵观其笔墨下的荷图,工笔和写意、泼墨和泼彩相结合,绿叶用墨浓中有淡、实中带虚、图层丰富,黑色和绿色相互映照,形成自然、和谐的块面。她以淡雅的色彩,绘出荷花灵动曼妙、清雅高洁的气质,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性描绘得淋漓尽致。如其佳作《香远溢清》《荷塘初雨》《碧水清莲》……无论是荷花、荷叶,还是缀以鱼虾、鸟禽、蜻虫的荷趣图,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趣味。观之,依稀有清风拂面,荷香暗度,使人一见倾心,赏之神往,观之心醉。

范凤清作品

画荷实则是画一种情思、一种境界、一种品质。范凤清以浓墨重彩描绘荷的气度、风节,对荷花的爱慕与礼赞溢于言表。她的荷图不仅超越了花卉本身的自然属性,也将人文主题绘画通过创新的笔墨推向另一种境界。范凤清对于人物画的创作也有很高的造诣。她所作的人物画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不仅能抓住人物对象生动的外貌特征,而且能深刻地触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其性格及典型性的表现。她的人物画题材极为广泛和丰富,不仅画神仙佛道,也擅长从民间的普通生活中截取素材,塑造一组组鲜活生动的时代百姓形象。通过创作,去探究人民大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心理特征,去思考当代画家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于人物画中的佛教题材,范凤清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辉煌灿烂的敦煌艺术对她的影响根深蒂固。就像浩瀚渊博的佛法难以参透一样,赏析和绘制佛像画也是一个领悟的过程。她行走于大漠和敦煌之间,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地方开启了佛像画之旅。在揣摩敦煌壁画过程中,她将敦煌壁画以及历代佛像绘画艺术融会贯通,通过繁与简的对比,色彩之斑斓与素洁的对比,线条之疏与密的对比,造型之现代与古典的对比等,并兼顾时代审美意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佛像绘画艺术风格。纵观其笔下观音系列作品,尽显慈悲、安详,普度众生之态。画像容貌细腻圆润,浅浅颔首微笑,衣饰流畅自然,体态端庄秀丽。

范凤清作品

她借用仕女画表现手法,并用莲花、杨枝、净瓶等物加以渲染和表征,用笔既有写意的洒脱、飘逸,又有细腻、精细的工笔刻画;简繁相应,浓淡色彩转换自如,完整描绘出各种形态端庄的观音。在画幅题款上,她常题“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仙像范凤清敬绘”,这也充分表达了其对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的至高崇敬和虔诚信仰。

以笔绘佛,以画传心。在佛像画世界里,范凤清以虔诚的心专注于每一笔线条,每一种色彩,每一份尊重。弘扬观音文化,以笔墨诠释佛性已然成为她艺术生涯的一个使命。我想,范凤清的这种艺术感悟,或许与她的另一种身份密切相关。作为一位母亲,她的心中常怀慈祥、温柔、仁爱。每次谈及孩子,我都能深深感受到她对孩子的那份爱就像温热心灵的太阳、滋润心灵的雨露、灌溉心灵的沃土……我感觉,这不只是爱,同时也是一种坚强的力量支持、庇护孩子的成长和独立。

范凤清作品

凭借独特的艺术理念和艺术语言、过人的艺术才情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范凤清绘制出诸多与时代进程相连、引领潮流的经典之作,并在各类大展上屡次获奖。2013年她的作品《晚香》在中国扇子书画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扇子书画展”中获三等奖;2015年作品《春晓》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和“古蜀文脉-墨韵天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祝福》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潘洁滋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中国画展”和“2015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水乡早春》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楠田风韵第二届恽南田全国花鸟画展”、作品《清音》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高品洁性兰蕙人生”全国中国画展;

2016年作品《祈福》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同心筑梦第二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中获得优秀奖(入会资格作品)、作品《扎西德勒》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逐梦威海卫—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得优秀奖(最高奖)、作品《金色年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城—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得优秀奖(最高奖)、作品《金色记忆》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翰墨青州—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7年在深圳藏乐阁博物馆成功举办个人展览;2018年在安徽红星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展览;2019年作品《观音图》参加保利秋拍以18.8万成功竞拍;2020年作品《云起图》入选辉映永乐第十届书画艺术节……

范凤清作品

范凤清以女性独特的细腻视角和情感体验,从自然、社会等不同视角的审美维度中汲取艺术养分,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了对美好的赞颂、对理想的向往、对艺术的追求。她为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始终把绘画作为自己艺术事业之基础,把德艺双馨作为其人格之根本,在弘扬传统艺术的路途上不断超越自我,以极佳的艺术姿态在纷繁多姿的画坛中谱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艺术人生。

画家范凤清

范凤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夏城乡文化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荣宝斋画院画家,首都博物馆画院院聘画家,人民画院艺委会委员,天津蓟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0 阅读:8

轩轩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