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侵删
01
因为婆婆,莉莉和丈夫又大吵了一架。
这是她婚后第二次和丈夫发生如此大的冲突。
婆婆生病,要住院半个月,自然少不了家人陪护,丈夫未和莉莉沟通,便答应了自己的姐姐,让她和莉莉轮流看护。
本来大姑姐表示自己先照顾一周,到时再轮换莉莉,谁知到了跟前儿,她突然声称家中有事、一时走不开,便打电话通知了莉莉,让莉莉速速赶去医院。
挂了电话后,莉莉既茫然又生气:自己被蒙在鼓里,照看婆婆的事没人提前和她商量,就私自做主、拿了主意。
其实,在此之前,得知婆婆住院,她也曾问过婆婆的看护问题,虽说她不想亲自照看,但考虑到毕竟是丈夫的母亲,她还是愿意给婆婆送饭,乃至花钱给婆婆请一个好的护工,不过,是丈夫口口声声表示有他和自己的姐姐在,不用莉莉管。
那时,听到丈夫的说法,莉莉还特别感激,她以为是碍于自己与婆婆关系不太好的缘故,丈夫懂得体谅自己,才不去强求和麻烦她。
为此,她还特意给了丈夫一万块钱,除了感谢丈夫的理解,更主要的是让丈夫替她多给婆婆买一些营养品,也算是尽到了一个儿媳的本分。
未曾想,莉莉前前后后站在丈夫的角度考虑,可丈夫却不曾想过自己。
其实,莉莉和婆婆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情分,两个人曾有一段时间关系还特别疏离。
莉莉和丈夫是工作中经人介绍认识,彼时,两个人刚工作三年,也都在很不错的单位。
只是,莉莉是普通大学的本科,而丈夫是985大学毕业,也正因为此,在谈及婚事时,婆婆一度不同意,因为她觉得莉莉配不上自己优秀的儿子,尽管莉莉的工作、待遇都不错,但婆婆就是“看不起”。
眼看阻止不了自己儿子的婚事,婆婆便放下了狠话:我的钱只给我看得上的儿媳花!既然你听不进去我的话,那最好什么都不让我管!以后结婚、生子你们就自己操心,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们!
后来,即便是丈夫说服了婆婆,但婆婆依旧心有不满,她声称自己既不会和莉莉父母见面、商谈婚事,也不会参加婚礼,只给莉莉两万块钱的彩礼,至于其他“无能为力”。
婆婆的态度让莉莉父母非常生气:论家境,他们两家不相上下,不存在谁高攀谁,虽说莉莉不是985大学的本科生,但因为敢拼敢闯,她挣钱并不比男人差。
好在莉莉并未气馁,她耐心地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父母看她执意如此,虽心有怨气,但还是给了她六万块钱作为陪嫁。
为了“平息”双方父母的情绪,也担心双方父母见面后会发生一些不快,莉莉和丈夫没办婚礼,也没安排双方父母坐在一起吃饭,仅仅领了结婚证,“草草地”结了婚。
婚后,莉莉和丈夫拿着彩礼、陪嫁,以及各自攒下的钱,再加上找朋友借的一些钱,在工作的地方首付了一套小房子。
虽说两个人生活压力比较大,但因为他们都比较踏实、努力,小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02
婚后的第二年,莉莉怀了孕。
婆婆在丈夫的劝说下,在莉莉预产期前一周来到了他们家。
虽说和婆婆之间有些生疏,但看到她能来,莉莉终究是开心的,尽管那几天,婆婆只管做饭、从不主动和莉莉说话,但莉莉还是小心翼翼地尽量去“讨好”她。
莉莉自然希望能和婆婆和谐共处,哪怕她们做不到如母女那般亲近,只要彼此客客气气就是好的,毕竟结了婚,还要和丈夫过日子,她不想让丈夫夹在中间为难,也不想让自己的婚姻、生活,因为婆媳关系而鸡犬不宁。
好在那段时间,莉莉和婆婆相处得还可以,再加上丈夫偶尔在中间劝和,两个人有时也能说笑几句。
就在莉莉以为可以放下对婆婆的“戒备”时,接下来的一件事让她大失所望。
生下孩子后,婆婆看到是女孩,顿时气不打一处,不顾莉莉母亲也在场,在手术室外发了飙,对自己儿子又打又骂:
“当初不让你娶她你非不听,不是我看不起她,是她自己肚子不争气!早知道这样,还让我过来干啥,真不够丢人的!”
说完这些话,婆婆就离开了医院,任凭自己的儿子百般哀求,她都不为所动,执意要收拾衣服、赶回老家。
也正是因为此,莉莉和丈夫发生了很大的争吵,她认为婆婆太冷血无情,把对她的不满发泄在了孩子身上;丈夫觉得莉莉的话重,自己的母亲只是有些守旧,需要时间去好好说服。
两个人争执不下之时,莉莉的母亲为了不让她在月子里伤心、动怒,主动表示会承担起照顾外孙女的重任,一直到外孙女满了一岁、请了保姆,才回了老家。
03
就这样,因为孩子的事情,莉莉对婆婆彻底有了“嫌隙”,那几年,除了每年过年,她会带着女儿和丈夫回公婆家呆两天,其余时间她从不和婆婆联系。
后来,眼看着女儿健康平安地长大,也上了幼儿园,丈夫开始有意无意劝和莉莉与婆婆,只是,每当丈夫还未开口有所“表示”,莉莉就把话题转移。
或许是丈夫也不愿勉强莉莉,尝试了几次后,看到莉莉态度坚决,他便断了“要让婆媳握手言和”的念头。
一直到现在,他都再未提及此事,如果不是婆婆生病住院,他也不会硬生生去在莉莉的“伤口”上撒盐。
想到这里,莉莉心情平和了许多,她耐着性子问丈夫,为什么照顾婆婆的事情不提前和她商量?
丈夫觉得是莉莉太过小题大做,一脸无所谓:“就这点小事儿……父母生了病,照顾他们不是应该的吗?我那时有事没有来得及和你说,你既然知道了就请个假,和咱姐轮流照看吧!我这段时间太忙,不好请假!咱们夫妻一场,要互相体谅。”
莉莉很是不满,“你工作忙我就很闲了吗?当初我问过你,用不用请护工,你说不用,你和姑姐全权负责,现在倒好,招呼不提前打一句,就把我安排好了。你既然这么有孝心,就应该亲自到婆婆床前好好尽孝!”
听到莉莉这番话,丈夫的语气变得不耐烦,“我知道你心里对咱妈还有气!可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早都该放下了。再说了,儿媳照顾婆婆天经地义。你别忘了,当初咱们结婚,虽然因为咱妈没有办成婚礼,但最终她还是点了头、给了彩礼的,既然给了你彩礼,你就是明媒正娶的儿媳,你就得伺候我妈!”
丈夫的话让莉莉瞬间动了怒,她忍不住怼了一句:
“按你这么说,那我父母给了那么多陪嫁、还帮带了孩子,怎么不见他们生病时你去照顾?这几年,我爸妈身体不舒服,我哪次麻烦过你,从来都是不管再忙、自己都请假回去。你妈对我不好,你动不动就让我放下,那我妈对咱的好,怎么从没见你提一句?既然如此,咱们就各自管好自己的父母得了,谁也别道德绑架谁!自己对自己父母都借口不断、做不到孝顺,还有什么脸面去要求伴侣?”
莉莉说完了这些,又表示自己不但不去照顾婆婆,就连饭也不会再送,“我不是给了你一万块钱吗,也算是一份心意,至于其他,你和姑姐看着办吧!”
丈夫听后虽然支支吾吾,但最终无言以对。
04
“给了你彩礼,你就得伺候我妈!”女人一句回怼,丈夫无言以对。
给了彩礼,女人就必须得伺候公婆吗?不管她忙碌与否,不管她与公婆发生过任何不快,都要“不计前嫌”、心胸宽阔地承担起照顾公婆的责任吗?
如果她满足不了丈夫的要求,无法替丈夫床前“尽孝”,那就是不懂事、不孝顺吗?
不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父母负有主要的责任,伴侣只是辅助你罢了。虽说男人娶妻,少不了要买房、给彩礼(正常范围内的彩礼),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女人娶回家,就是生儿育女、伺候公婆的“保姆”。更何况,房子不是给女人一个人住的,彩礼也最终会用到自己的小家上。
两个人既然组建了一个家庭,凡事自然少不了要互相理解与体谅的,而不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女人就该事事都听从男人的“安排”,只要她有一丝反抗、不悦,就不是良配。
罗曼·罗兰有这样一句话:“在婚姻中,每个人都要付出,同时也要收获点什么,这是供求规律。”
好的婚姻,终究是需要以心换心的,你心疼她的不易、体谅她对家庭的付出,愿意与她一起直面生活的艰辛,那么,在你忙碌、抽不开时间时,她也可以站在你的角度为你考虑。
05
很多时候,不是女人们排斥照顾公婆这一重任,也不是女人斤斤计较与公婆之间的“仇恨”,而是遇到这些问题时,男人非但没有一个公正的态度、没有一句安慰的话语,反而理直气壮地认为是女人事多、小心眼儿。
有些男人觉得用不到女人时,会对她所遇到的“不公”漠然置之,而用到她时,却又以“娶了你,你就得怎样怎样”去安排、指使她。
这样的态度,换做谁,都会有抵触情绪的。
因为只有男人发自内心地把女人看作是“一家人”,是共度余生的“爱人”,她才会毫无怨言地跟随。
周国平老师曾说:“婚姻中不存在一方单独幸福的可能。必须共赢,否则就共输,是婚姻游戏的铁的法则。”
没有人能在婚姻中“独善其身”。
你付出了什么,自然会收获什么。
有时候,男人与其计较女人不愿意照顾公婆,不如想一想你又对自己的女人做过什么?又对自己的岳父母做过什么?
对女人来说,委曲求全的妥协,与心甘情愿地付出,哪一个更有爱呢?
十个孝子九个渣
女人有陪嫁的,男人也负责照顾岳父母
我外婆现在偏瘫动不了,是我二舅在照顾,但我妈和我小姨每个月都出生活费的。
给了彩礼就要照顾婆婆?真是搞笑,男人去找其他女人陪睡还得给钱呢
我外公外婆有病痛的时候都是我几个舅舅和我妈轮流看护,从来不用我几个舅妈去
两万块就是天价彩礼了,这男人也敢要
这样的男人,加上这样的恶婆子,你也嫁的,你就是个笑话!不好笑的,失败的笑话!
这得看给了多少彩礼,要按护工的工资给
那你得说明白了你给的彩礼到底是干啥用的,别生孩子也用,孩子随你姓也用,老婆做家务也用…整得好像你那彩礼钱花八辈子都花不完似的。
不是给了一万吗?再加一万凑够他家的彩礼甩他脸上去[汗]
我给你彩礼,你伺候我爸
有些仇会记一辈子[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