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花:疑似毛主席流落民间的长女,一生未与父母团聚,今已92岁

借古论今事 2025-03-10 12:02:08
前言

1929年的一天,福建龙岩“爱华医院”里有个红军军医叫江怀瑾。这时候,他收到了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亲笔写的一封信。信里说:“再过几天,会有一个产妇到红军医院生孩子,你可一定要把思想和工作上的准备都做好了,必须成功,一点差错都不能出。”

邓子恢信里说到的那个产妇,就是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

【出生在福建的毛金花】

1929年7月的时候,毛泽东得了痢疾,就离开部队到闽西去了。他在那儿一边养病,一边对福建人民的革命事业进行指导。贺子珍当时已经有身孕了,可她还是跟着毛泽东,细心地照顾他。

古田会议圆满结束之后,为了打破蒋介石的“三省会剿”,红四军打算回师赣南。在要离开古田的前一天傍晚,毛泽东让人把快要生孩子的贺子珍送到上杭县蛟洋镇,还带了一封信给当时在这儿驻扎的红四军四纵司令员傅柏翠。

毛泽东在信里跟傅柏翠讲,自己第二天一大早就得出发,可贺子珍马上要生孩子了,没法跟着部队走,让傅柏翠把贺子珍转交给闽西特委来安置。

贺子珍在蛟洋待了一晚后,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就把她送到了红军开的龙岩爱华医院。

过了九天,贺子珍在龙岩爱华医院生下了一个女娃娃。

龙岩可是福建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时候红军在这儿建立了革命政权,所以邓子恢把贺子珍安排到这儿生育,在当时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贺子珍在爱华医院住了十天后,就被毛泽东接到身边了。

毛泽东特别喜爱贺子珍给他生的这个女儿。杨开慧之前给毛泽东生过岸英、岸青、岸龙三个儿子,可这个女儿才是毛泽东的第一个千金。见到贺子珍母女都平平安安的,毛泽东当然特别开心。

可是那时候红军面临的状况特别严峻,贺子珍显然没法带着尚在襁褓里的孩子跟着红军走。毛泽东只好狠下心来动员贺子珍把孩子寄放在老乡家里,还亲口保证:“等革命胜利了,咱们再把孩子接到身边来!”

贺子珍可是个传奇女英雄。但妈妈跟孩子那是心连心,让她把那么小的娃送给别人养,她心里肯定是一万个舍不得。可在当时那种状况下,她也明白这是最好的法子了,就只能忍着疼,拜托邓子恢在龙岩找个靠谱的人家来养这个女娃娃。

【忍痛交给老乡抚养】

邓子恢思来想去,权衡了好多次,最终挑中了住在龙岩县城关北街的补鞋匠翁清河一家,翁清河42岁。

就这么着,在邓子恢的陪同下,贺子珍抱着女儿到翁家去了。

临别的时候,贺子珍把一个小银圈和一个小小的脚脚圈戴在了孩子身上,还留了几件孩子的衣服、15块银元,连包孩子的四方巾也留下了。她告诉翁清河,这孩子叫毛金花,盼着翁清河一家能好好把孩子养大。

邓子恢后来回忆说,翁清河对毛金花可热情了,把孩子抱在手里就不舍得放下。翁清河讲,按照当地的风俗,他收养了毛金花后,就跟贺子珍成了“亲家”。然后,他按照当地风俗回赠给贺子珍一罐老酒和一罐糯米酒,还从自家鸡圈里抓了三只鸡,又拿了些土鸡蛋,一股脑儿塞到贺子珍手里了。

临走的时候,贺子珍实在忍不住了,抱着毛金花亲了好多下,一直不舍得放开。毛金花好像晓得妈妈要走了,就伸着两只小手不停地哭。

翁清河的老婆看到这种情况,赶忙调了一碗米糊,一勺一勺地喂给毛金花吃。毛金花吃饱后就慢慢睡着了,这时候贺子珍才狠狠心,扭头就从翁家离开了。

1930年5月,红军一撤,龙岩就让国民党刘丞波那伙人给占了。

翁清河看到刘丞波部对那些帮过红军的当地人进行疯狂清算。他就寻思,红军虽然走了,可红军首领的女儿寄养在自己家里,这肯定会给他招来灾祸。他心里就七上八下的,整天都不得安宁,晚上还老是做噩梦,梦到自己被国民党军抓去枪毙了。这么着,他就动了抛弃毛金花的心思。

7月的一个晚上,趁着小金花睡着的时候,翁清河把她丢在了龙岩南门一家小杂货店的门口。第二天早上,杂货店的林老板在自家门口看到被遗弃的毛金花,就把她放在店门口的竹椅上,盼着有人来认领。

眼瞅着一天都快过去了,可一直都没人来认领那个被遗弃的毛金花。林老板,他自个儿是不想养这个女娃的,但是要让他把这孩子扔到垃圾桶里去,这个老实巴交的小商人还真做不出这种事。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来杂货店买酱油的本地人跟林老板讲,龙岩城石壁头住着个翁姑,她就一个儿子。翁姑以前跟这人说过想收养个女儿,把这女孩送给翁姑的话,没准儿翁姑就会收养。

就这么着,毛金花被送到了翁姑家。可过了一年多,这个之前嘴上说想要个女儿的翁姑,得知龙岩炸油条的张先志没儿没女,想花大价钱收养个孩子,翁姑贪财,就把小金花卖给张先志了。

几年过后,张先志的老婆没了,张家炸油条的买卖一下子就不行了。

张先志这人,本来就特别好吃懒做。他家那炸油条的生意,以前一直是他老婆忙里忙外操持着。结果他老婆一去世,张先志好吃懒做的老样子立马就回来了,而且他还好赌博,没多久就欠了一屁股债。在张先志眼里,小金花也成了个拖油瓶。

就这么着,小金花又被张先志给转手了,送到了当地一个叫邱兰仔的女人那儿。邱兰仔瞅着金花挺机灵的,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孩子,然后就收养了小金花,还把小金花的名字改成“杨月花”了。

就这么着,短短五年间,小金花被转手了四次,最后顶着“杨月花”这个名字,硬是活了下来。不过打那时候起,她就有了个绰号叫“填头肉”,在龙岩方言里,这仨字专门是用来形容非亲生小孩的。

杨月花每次被小朋友骂成“填头肉”的时候,就会哭着跑回家,找邱兰仔哭诉。每到这个时候,邱兰仔都会气冲冲地跑到骂人的小孩家里大闹一番,给杨月花把公道讨回来。

几回过后,再也没有别的小孩敢骂杨月花了。慢慢地,杨月花也把这个外号抛到脑后了,还把邱兰仔当作自己的亲娘。

说实话,邱兰仔可疼杨月花(以前叫小金花)了,一直都把她当作亲生的娃看待。

1936年的时候,6岁的“杨月花”被邱兰仔送进龙岩的溪南登高小学去读书了。那时候,好多人的亲生闺女都不会被送去上学,就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邱兰仔对杨月花那可是付出了真心的。

【小金花的成长】

1932年,距离小金花被送走已经过了三年,毛泽东带着红军又来到了龙岩。军务特别繁忙,可毛泽东心里一直惦记着自己这个女儿,就托毛泽民去找毛金花。

毛泽民找到翁清河的时候,翁清河哪敢承认自己把孩子扔掉了?所以他就骗毛泽民说:“那女孩到我家四个月后就病了,没多久就死了。我把她葬在后北门了,你要是不信,我可以带你去看看!”

毛泽民哪能晓得这里面的复杂事儿?就回去跟毛泽东说了这个情况。毛泽东听完后,好长时间都没说话,最后深深叹了口气,说道:“太可惜!”就这么着,毛泽东不再找了,他又哪能知道,小金花改了个名儿,还坚强地活在这世上?

杨月花可能是遗传了她父亲的基因,打小就特别聪明,学习成绩老是特别棒。中学毕业之后,因为某些缘故,她没再接着念书,而是进入社会,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

龙岩解放以后,像杨月花这样有文化的年轻女性可不多见,于是她就受到组织的重视。

1952年的时候,杨月花就加入共青团。到了第二年,她就当上中街团支部书记了。过了几年,她又特别光荣地入了中国共产党。1960年,杨月花被提升为龙岩中街居委会主任,还当上了党支部书记。

在这期间,杨月花认识了在县粮食局上班的郑焕章,他俩很快就成了夫妻。结婚之后,小两口还和邱兰仔一块生活,一家人的日子虽说不上特别富裕,但也过得超幸福。

【杨月花是不是毛金花?】

当年第一个收养杨月花的翁清河写了一封信,就这么打破了杨月花一家人平静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之后,翁清河瞅见毛泽东当上了国家领导人。他一寻思自己以前收留过毛泽东的女儿,再看看自家经济上挺困难的,就写了封信给毛主席倒苦水,想从毛主席那儿要点接济。

毛泽东丝毫不怪罪翁清河,还托邓子恢给翁清河带去300元钱,就为感谢他当年愿意收留自己的女儿。

当年是邓子恢帮小金花找领养人家的,现在人不在了,邓子恢心里满是愧疚。他怎么都不敢相信,好好的一个孩子,咋就突然没了?可要是金花没死,她又在啥地方?所以,他就找了几个在福建工作的老部下帮忙去打听,看能不能找到金花下落的线索。

1963年,龙岩县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时候,杨月花的舅母郑秋地跟杨月花说:她是被抱养的,她原本是红军的女儿。

杨月花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就想起小时候小朋友给她起外号的事儿,心里头好久都平静不下来。她想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世,就给当时在龙岩专署当副专员的吴潮芳写了封信,想让吴潮芳帮她找找亲生父母。

真巧了,吴潮芳可是邓子恢的老部下,而且他也是邓子恢找来寻找毛金花的同志中的一个。收到杨月花的信之后,吴潮芳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杨月花,会不会就是邓子恢让他找的那个人?

吴潮芳一想到这儿,立马就向中共龙岩地委汇报了这个情况,还多次询问了翁清河夫妇。

翁清河心里明白这事儿可不小,就咬死说当年的小金花得了痰症这种病,很不幸地死了,就埋在后北山。不过,他老婆林大姑交代说,小金花压根就没死,是送给一个叫翁姑的女人了,再往后,他们就不清楚这孩子的下落了。

杨月花是不是毛金花?调查组去问了翁清河和邱兰仔两家的好些亲戚与邻居,可大家说法不一,短时间内根本没法确定。因为证据不够,关于杨月花身世的调查只能先停一停了。

1971年的时候,龙岩籍的老红军罗万昌回到家乡。他听到一个消息,说是毛泽东的女儿可能还在龙岩生活着。罗万昌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赶紧把这事儿汇报给了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贺敏学知道后,就拜托罗万昌回龙岩去调查这件事。

这时候翁清河已经不在人世了,罗万昌就去找翁清河的老婆林大姑,还有翁家那时的邻居陈铁成、陈三姑等人。这么一来,就确定了当初翁清河扔掉小金花的地方,就是南门头的那家杂货店。

找到了这家杂货店以后,后面的调查就有方向了。罗万昌特别高兴,把杨月花可能是毛金花这个消息告诉了贺敏学。然后,贺敏学就安排贺子珍妹妹贺恰的媳妇周剑霞和罗万昌一起上门去辨认。

贺子珍回忆说毛金花右膝有颗黑痣。这次辨认的时候,大家就看到杨月花的右膝上也真的有颗黑痣。周剑霞还跟罗万昌讲:“杨月花的神态举止,和姨妈贺子珍可像了。”

这年8月,杨月花接到通知,说组织打算安排她去“体检”。说是体检,实际上就是带她去让贺敏学辨认。

见到杨月花之后,贺敏学一把拉住她的手,眼泪哗哗地就下来了,激动地说:“月花,找你可太不容易了!”当天晚上,贺敏学拉着杨月花一直聊到很晚,还跟她说:“你妈妈身体不太好,现在可不能让她受刺激,要是病情加重了那可就麻烦了。以后肯定会安排你们见面的。”

【时隔40多年的相见】

1977年7月的时候,杨月花接到了一个通知,通知说省里有领导同志到龙岩视察,让她去汇报工作。

杨月花接到通知后就到闽西宾馆去了,在那儿见到了一位女同志,这女同志比她小个七八岁,早就等在那儿了。俩人是头一回见,可怪了,杨月花瞅着这女同志特眼熟,就好像以前在哪儿碰见过似的。她哪能想到,面前的这位女同志,正是毛泽东的另一个女儿李敏!

在《贺子珍与毛泽东》这本书里,李敏是这样描述那次见面的:“我当时特别想认这个‘姐姐’,可这不是我自己想怎样就能怎样的,得看别的情况才行。”

后来贺敏学知道这事儿之后,叹了口气说:“娇娇咋不叫姐姐!”

1979年8月,参加纪念古田会议50周年大会的时候,贺敏学把杨月花邀请到自己住的闽西宾馆,还把杨月花介绍给傅连璋的夫人,说:“她就是我妹妹贺子珍的大女儿杨月花!”

傅夫人也特别激动,就问贺敏学:“那你啥时候带月花去看她妈妈?”

贺敏学笑着讲:“她妈妈身体不太好,以后会带她过去的,就选在南昌或者福州这两个地儿!”

贺敏学一直期待的那一天,最终还是没有到来。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因病离世,当时她75岁。

听到贺子珍逝世的消息,杨月花大哭了一场。在她心中,早就把自己当作贺子珍的女儿了。身为女儿,母亲去世却没能去送别,这怎能不让她悲痛欲绝!

杨月花或许并不晓得,贺子珍晚年身体欠佳,可就因为她这个女儿,贺子珍都不知道哭了多少回了。只是造化弄人,两人始终没机会见上一面。

贺子珍离世,这对杨月花的冲击可太大了。贺子珍走了一个月后,才54岁的杨月花就得了一场重病,没办法,只能办提前退休手续,从龙岩市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兼副经理的岗位上提前退下来了。

贺子珍离世之后,贺敏学愈发想念杨月花了。1986年春节刚过不久,得了癌症的贺敏学又跑到龙岩去,和杨月花见了最后一面。过了两年,贺敏学在上海去世了。

贺敏学觉得杨月花就是毛金花,可不知道为啥,杨月花的身份一直没被官方正式确定下来。

为啥?李敏的女儿孔东梅在《外婆贺子珍失去的五个子女》这本书里写了:“舅外公贺敏学那可是一生都很豪侠的人,他认下了这个他瞧准的外甥女。但是1976年就去世的外公和1984年去世的外婆,一直都没和这个人见过面,所以这件事也就没法确定了。”

【“贺家人中,你是最幸福的”】

杨月花打小就和亲生父母分开了,童年的日子过得挺不容易的。不过新中国成立之后,杨月花工作起来可积极了,还入了党,被提拔成干部,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生了三儿三女,这一辈子过得安安稳稳、幸幸福福的。

贺敏学的夫人李立英对她讲:“你丈夫郑焕章脾气好,特别体谅你,而且你们三男三女都在身边。在贺家人里,就数你们一家最幸福!”

她都92岁,年纪这么大了。她有宽敞的房子,家庭也很美满,晚年过得挺愉快的,她还有啥不满足的?

这几年,也有不少记者听说了杨月花的事儿后就专门来找她,就想从她这儿弄点能抓住读者眼球的材料。可面对这些记者,杨月花每次都委婉地拒绝了。她跟记者们讲,毛泽东那一家子为中国革命牺牲了好多亲人,自己能侥幸活下来,还过上现在这么好的日子,这就已经特别知足。

杨月花始终都忘不了,那时候寻找毛泽东失散的孩子毛岸红没找到,毛泽东当时就讲:“不管是谁家的孩子,那都是革命的后代,就把孩子交给人民,交给组织得!”这话,她能记一辈子。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