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比亚迪,像一头突然觉醒的巨兽。一边用价格战横扫市场,一边悄然攀上万亿市值的高峰。这场看似矛盾的商业奇迹,实则暗合了销售与谈判中的底层逻辑。走进比亚迪4S店的顾客,八成都会甩出这句话:“隔壁便宜两万,你这能少吗?”销售人员会不急不躁,从裤兜掏出个计算器:“哥,咱们算笔实在账。”这个动作,藏着比亚迪打赢价格战的关键——把复杂的成本拆解成买菜大妈都懂的加减法。
“会问痛点的销售永远饿不死”是李力刚经常说过的一句话,当一位刚当爸爸的客户,想买辆家用车。跑了三家店,只有比亚迪的销售没急着介绍续航里程,反而问:“平时带孩子出门,后备箱要装童车吗?”这句话让顾客愣住,这正是他头疼的问题。销售员会顺势打开后备箱,现场演示如何折叠摆放,最后再补句:“这车比竞品矮8公分,老人上下车不费膝盖。” 成功拿下客户
价格谈判时,很多销售败在一步到位的砍价。比亚迪培训手册里有套话术:先肯定客户眼光,再摆事实,最后给选择。“您选的这款确实抢手,上个月刚拿到安全碰撞五星。现在订车有两个方案,全款送6次保养,分期贴息5000,您看哪个合适?”这招把对抗变成选择题,客户不知不觉跟着节奏走。
处理客户抱怨有套土办法。有对夫妻为选白色还是灰色吵起来,销售员掏出手机:“上周有个客户也纠结颜色,后来选了灰色。这是他昨天带孩子露营拍的照片,您看这颜色在阳光下多显档次。”手机相册里20张客户实拍图,比参数表管用十倍。这种用客户说服客户的办法,正是比亚迪销售的秘密武器。
另外配上老销售都懂三分钟试驾法则。客户坐进驾驶位,不急着讲按键功能,先调好座椅和后视镜:“您平时开车习惯这个高度吗?”等客户开出4S店,销售才说:“注意看左转时A柱完全不挡视线。”等红灯时指着仪表盘:“您看,耗电量比导航预估的还低。”每个体验细节都在回答客户没说出口的担忧。
遇到砍价僵局,比亚迪销售有个绝招——拿现车说事。“现在订车要等三周,但库里有台展车。虽然被50个人试驾过,但能便宜8000,还送全车贴膜。”八成客户会追问:“还能再少吗?”这时候掏出准备好的礼品单:“要是今天定,我找经理申请加送车载冰箱。”这招既保住了价格底线,又让客户觉得赚了便宜。
交车环节藏着二次销售的机会。销售员会指着充电口说:“咱们小区要是装充电桩,记得申请峰谷电价,晚上充电能省一半钱。”接着自然带出延保服务:“就像手机贴膜,花888保三年,比单次维修划算。”客户刚提新车的兴奋期,最容易接受增值服务。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销售技巧,背后是比亚迪的笨功夫。每个销售员要背熟30个客户故事,展厅里备着儿童安全座椅和轮椅,雨天会给试驾车提前铺好脚垫。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让客户觉得“他们懂我的难处”,价格反而成了次要因素。
说到底,销售的本质就是说人话、办人事。当同行还在吹嘘百公里加速时,比亚迪销售员在帮客户计算接送孩子能省多少时间。把冷冰冰的参数翻译成柴米油盐,这才是破价格战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