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相较刘备极为年轻,二者年龄相差二十岁。刘备二十八岁起兵剿灭黄巾起义之时,诸葛亮不过是八岁幼童。诸葛亮从隆中来到荆州读书、成婚、隐居,与刘备全无交集。刘备既未曾听闻诸葛亮此人,也不会萌生三顾茅庐邀其出山相助的想法。

若要让刘备重用诸葛亮,必然得使刘备认识到诸葛亮有经天纬地、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才能。诸葛亮主动去见刘备,未必能得重用,就像凤雏庞统刚投靠刘备时仅被任命为一个县令。
诸葛亮需要有人为其造势,将他捧成红人,让刘备求着他出山,给予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刘备介入荆州接班人的争斗,与本土实权派交恶,被军师蔡瑁追杀。

这是刘备最为艰难的时刻,他要么被蔡瑁杀害,要么放弃对荆州掌控权的争夺。
水镜先生司马徽对刘备说,你有关羽、张飞、赵云这三位万人敌,却缺乏经纶济世的大才。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安定天下,至于谁是卧龙凤雏,你自己去探寻,这极大地吊起了刘备的胃口。
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化名单福前来辅佐刘备,击败曹仁,大破曹军,让刘备意识到曹操也是能够被打败的。
徐庶被曹操挖走,临行前向刘备举荐卧龙先生诸葛亮,刘备忽然想起司马徽所说的话“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
刘备正欲去请诸葛亮,水镜先生司马徽主动前来拜访刘备,介绍了诸葛亮与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诸葛亮的才能远超管仲、乐毅,堪比兴周的姜子牙和安汉的张良。
司马徽将诸葛亮的事情安排妥当后,出门大笑:诸葛亮虽得贤主,却不得其时,实在可惜。
刘关张初次来到隆中,农夫在田地里高唱“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他们未见到诸葛亮,却遇见司马徽口中诸葛亮的密友崔州平。崔州平谈吐不凡,他称天下兴亡,在于数和理,要顺应自然,莫要逆天改命,徒费心力。
刘备第二次冒雪拜访诸葛亮,遇到传说中的石广元和孟公威。石广元高歌姜子牙、高阳酒徒和乐毅的事迹,孟公威则高歌大汉四百年的历程。

诸葛亮的三弟诸葛均也颇为不凡,开口唱出非明主不依,耕读以待天时的志向。他介绍自己的大哥诸葛瑾在孙吴阵营位居高官,二哥诸葛亮更是了不得的人物。诸葛亮不在家,正与朋友驾小舟于江湖之上、访僧道于山岭之间、寻朋友于村落之中、乐琴棋于洞府之内,神龙见首不见尾。
刘备第二次未见到诸葛亮,却见到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佯装睡了几个小时,将自己的高人姿态摆得十足。他再三拒绝刘备的征召,然后将自己三分天下的战略和盘托出,为刘备制定了占据荆蜀两州,联合孙吴以抗拒曹魏的战略步骤。
刘备又哭又求,说道:先生不出山,天下苍生如何是好!
诸葛亮无奈之下出山,辅佐刘备征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