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圣的大学
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
文理交融、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也是北大精神传统中重要的方面。在北大的学术传统中,一直有着继承全人类所有文化遗产的眼光和气魄。对于多元的中国文化,对于新的现代文化,对于西方文化,都鼓励学生培养一种开阔的世界视野。北大的精神传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追求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考,奋力开辟新的领域,投身国家和民族最为需要的事业。
群星灿烂的历史学系
考古虽然属于历史学科范畴,但因为考古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留存的各种遗迹和遗物,所以它的方法和手段同历史学研究主要运用历史文献的方法有所不同,必须采用科学的田野调查、发掘,并对发掘揭示的遗址和遗物进行记录、整理和研究。没有野外考古的实践和锻炼,就谈不上学会了考古。因此田野考古实习和专题考古考古专业学生性不可少的基础功课。
回忆苏秉琦先生
他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一个读书、考古、埋头写文章的知识分子。/他的“多元一体论”,即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古文化、古城、古国”,以及“多源一统论”,即中华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古国、方国、帝国”的学术理论,对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苏先生有非常敏锐的科学头脑,思考问题总是高屋建瓴,总览全局,还能够抓住重点,所以每次听他讲课都能给学生们莫大的启示。
宿白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宿白先生希望自己的学生不仅要研究实物,也要精通文献,因为文献掌握不好会影响一个人未来学术的发展。/宿白先生说:“大浪淘沙,你不要看现在。一二十年之后,谁能沉得下心,谁才能够做出大的学问。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人潜心做学问。”
北大的精神传统和学术氛围
北大的精神传统对我自己最大的影响就是坚持做人做事的准则。/
北大的精神传统中还包含着一种立足中国大地,对于社会、历史、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无论做任何事情,研究或教学,都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进去,和自己所做的事业融为一体,在自己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中,让个体生命不断得到新生和升华,而自己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北大人往往痴迷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痴迷到“傻”,常人把这样的人称为“书呆子”,但是在这样的调侃中其实是怀着对这样一群人的敬意,因为他们在事业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