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汽车市场面临“地狱开局”,已基本成为业内共识,以燃油车为主导的传统车企,同样不能幸免。
日前,吉利汽车公布1月销量数据,乘用车销量达103452辆,同比下降29.3%,环比下降29%。结合其2022年行业销量第三的位次,兔年首月大考就迎来“双降”,显然谈不上满意。
不过,据乘联会统计,今年1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29.3万辆,同比下滑37.9%,环比下滑40.4%。从这个角度出发,吉利也算跑赢了市场大盘。
实际上,1月车企销量“挂倒挡”处于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这汪退潮竟如此汹涌。除特斯拉实现同环比双增长的行业反例,大部分车企月销甚至出现“腰斩”,特别是新势力阵营。
如零跑由去年12月份的8493辆将至1139辆,环比下滑86.6%;埃安由3万辆降至1万辆,环比下滑66%;AITO问界由10143辆落至4475辆,环比下滑55.9%;小鹏由11292辆降至5218辆,环比下滑53.8%……
至于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较去年,今年春节有所前提(2月份提到1月份),而为期一周春节假期则影响了车企的生产和销售;二是随新能源国补退出,去年底车企为了年底冲量,提前透支了今年1月的销量。
针对第二点,汽车头条APP曾在《新能源国补“退场”,连锁效应持续“发酵”》一文中提到:在行业转向市场驱动阶段的现实下,大多数国内新能源车企,只有像特斯拉一样,不断提升单车利润和交付速度,或许才能为明年Q1的市场增速“兜底”,也是“政策红利”消逝后,应对不确定未来的关键所在……
细看吉利新能源车型销量,在“政策红利”消逝后,同样开起了“倒车”。而站在宏观角度看,则折射出这样一个现实定律:在残酷市场环境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1月,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万辆。其中,纯电车型为10443辆,插电式混动车型为588辆。客观来说,吉利新能源车型的“颓势”也为整个集团销量拖了后腿。
关于这点,从销量构成中便能看出。
2022年12月,吉利燃油车销量为10.1万辆,新能源车型销量为4.5万辆,二者销量差值为5.6万辆,销量比值为2.2:1;今年1月,二者差值扩大为8.1万辆,销量比值为8.4:1。这样的车型结构变化,显然并不符合此前乘联会对1月份新能源渗透率走高的预测。
当然,2022年吉利新能源转型成效已开始显现,纯电、混动、换电及甲醇等多种技术路径均有所突破,未来随着相应新能源车型不断完善,仍有广阔市场增量空间,只是结合市场环境和产品规划,吉利需要经历一个暂时的“阵痛期”。
具体到品牌端,吉利新能源销量下跌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新能源“双子星”极氪和几何上。
今年1月,极氪品牌交付3116辆,同比下滑12%,环比下滑73%。要知道,在2022年下半程,极氪曾连续5个月取得交付量破万成绩。对此,极氪官方表示,极氪1月份有21天的停产升级,这意味着1月份极氪工厂开工仅有10天时间。
此外,几何品牌销量同比下跌43%,落至5825辆,而在去年12月,几何销量曾一度逼近1.9万辆,达到“胸斩”的环比跌幅(68.9%),也是导致1月份吉利品牌整体销量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较之下,睿蓝表现稍好,1月份销量达到2015辆,实现了20%的同比增长,但与去年12月份1.13万辆的成绩相比,环比跌幅却直指“脖斩”(82.2%)。
与2022年12月相比,今年1月,吉利集团总销量减少4.3万辆,其中,仅上述三家新能源品牌就合计减少3万辆,占比达71.5%。以燃油车为主力的吉利品牌、领克品牌,尽管受购置税减半政策退出影响到部分销量,但下滑幅度较新能源车型更小。
其中,吉利品牌1月累计售车87255辆,环比下滑14%。而燃油车型下滑主因,在于领克品牌的市场表现低迷。
事实上,领克的颓势在去年就有所显现,并和2018-2020年“一年一递增”的表现形成抢眼反差。
2022年,领克累计销量超18万辆,较2021年超22万辆的销量下滑18%,兔年开端,领克品牌则继续“萎靡”。1月份,品牌销量为11066辆,同比下滑40%,环比跌幅更是接近50%。
销量下滑的关键,在于新能源大潮下,领克将纯电系列产品让位给了极氪(此前极氪001就是领克ZERO),自身没有纯电车型,只能将新能源的发力重点放到混动车型上,但领克智能电混LynkE-Motive与吉利雷神电混属于技术同源,难以在体验和定位上形成差异。
并且产品布局看,领克眼下仅有领克03、领克01、领克09三款搭载领克智能电混的车型,而后者从定位出发并不属于“走量款”,前两者综合市场口碑和用车体验两个维度,又难以对比亚迪DM-i、长城柠檬DHT等主流混动技术想成绝对碾压,而市场,自然给了相对合理的反馈。
领克乃至吉利需要紧追的,是在DM-i,甚至柠檬DHT逐步占据消费者心智的情况下,该如何去解读出雷神智能混动体系的不可平替性,进而赋能产品,实现品牌增量。
万事开头难,只要肯攀登。
目前,吉利已完成年终KPI(165万辆)的6.3%,还需要大踏步向前。要知道,2022年同期,同样面对165万辆“这座大山”,吉利达成率达到了8.87%。
当然,由于每家车企产品规划、技术储备、市场定位,甚至体量等并不相同,所以仅通过几组销量数据对比,并不能客观反应车企的真实实力,车企能否趋势而行,关键要落在自身的势能和核心竞争力。
此前,中汽协曾预测,2023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年增长3%左右;中国汽车流通协则表示,2023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超2800万辆……
与绝大多数车企一样,吉利2023开局也堪称魔幻,但放眼未来,似乎依旧可期。
何况,手握多张底牌的吉利,则属于典型的大体系选手,有着强劲的后发优势,只是需要等待一个蓄力“起跑”的机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