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孩子应该没少犯错吧?
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都怎么教育呢?
看到这两个问题,父母们的话匣子怎么都管不住,因为养娃实在太难了,犯错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至于如何教育,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方法。只不过大部分父母看到孩子犯错,就难掩自己的坏情绪,对着他们一通吼叫。
被父母吼叫之后,孩子们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需要知道的是,有些特定表现不是好事,是讨好型人格的信号,父母要注意。
孩子的这三种表现,父母要当心
第一种:迅速道歉和妥协
对于孩子被吼叫后迅速道歉,或者妥协的行为,很多父母沾沾自喜,以为是自己的吼叫起了作用,殊不知,这是孩子在讨好自己。
在没有完全理解错误的情况下,孩子就快速妥协、退让,是因为他们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受到更重的惩罚。
第二种:过度取悦他人
孩子被吼叫之后,若是变得更加顺从,甚至想办法取悦父母,试图通过表现良好来弥补之前的错误,父母也要警惕。
这类孩子,他们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会过分关注父母的情绪变化,努力让自己表现得完美,以换取父母的认可和喜欢。
第三种:沉默寡言,避免表达
也有一类孩子,他们被吼叫后选择沉默寡言,无论父母怎么说、怎么问,他们都不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孩子之所以不想表达,是害怕再次引发父母的愤怒和不满,试图用保持沉默的方式避免和他人产生冲突,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
讨好型人格,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1、自我认同感低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他们在生活中很容易迷失自我,因为他们很难明确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需要以他人的需求和期望为导向。
很多时候,他们过于依赖外界的评价和认可,才能建立自己的价值感。为了这份认同和价值感,孩子就会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选择迎合别人。
2、情绪不稳定
长时间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会出现焦虑、抑郁的倾向,每天都处于情绪不稳定的边缘。
一旦出现心理问题的话,孩子一辈子很可能就毁了,未来也很难融入社会,这难道是父母想要的结果呢?
3、人际关系紧张
对于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来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永远都是被动的那个,总是讨好别人而失去自我,到头来吃力不讨好。
在社交场合,他们很多时候都会闭口不言,生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然后影响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
如何让孩子走出讨好型人格?
首先:父母要控制情绪,避免过度吼叫。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过度吼叫的情况出现。就算孩子犯错,也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和态度指出他们的错误。
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认识错误,然后再慢慢改正错误,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能认识到错误,说明父母的教育已经成功一半,远比吼叫的效果要好。
其次:鼓励孩子多表达,说出内心的观点和感受。
就算是判处死刑的犯人,他们也有为自己辨别的权利。所以说,父母要允许孩子说话,哪怕他们做错了、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鼓励他们多表达,把内心的真实感受都说出来,这样才能促进教育。对于孩子的想法,父母也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
最后:培养孩子的自信,让他勇敢起来。
教育路上,父母可以赋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决策权,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没有父母的要求和约束,孩子会成长的更快。
当孩子开始变得自信,他们就不会想着去讨好别人,他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当然,父母别忘了多给孩子夸赞,就算做错了也没关系。
养娃路上,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让孩子变优秀的法宝之一,只可惜很多父母都未能拥有这件法宝,硬生生把孩子“逼”到了对立面,却在背后埋怨着孩子不听话。
不想让娃成为讨好型人格,就努力跟他们成为朋友,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能解决很多问题。有父母做后盾,孩子还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