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孟长宁的宫廷风云与情感纠葛

暗焰骑士 2025-04-29 08:21:05
1 蜀地动荡,王朝飘摇。 为了稳固太子兄长的东宫之位,我不得不在暗处布下棋局,利用诸多棋子。 可未曾料到,一朝真相大白,满盘皆输。 三皇子孟昭对我恨之入骨:「宫中唯有皇姐对我真心相待,可到头来连你也是在利用我。」 少将军伊争手染鲜血:「宁宁,事到如今,你只有我这条退路可选。」 然而,棋局未终,胜负未定。 执棋之人永远留有后手,我或许会败,但绝不会让他人得胜。 书名【蜀宫棋局险】,内容来自 「纸糊」。2 冬日阴寒,宫中炭火旺盛,令人昏昏欲睡。 我合上棋谱,正欲唤人侍奉小憩,宫女绿袖匆匆来报:「公主,三殿下身边的福安求见。」 孟昭? 他派人来此作甚? 我示意绿袖将人带进来。 隔着珠帘,一个瘦小的太监扑通跪地,声泪俱下:「求公主救救我家殿下。」 救? 孟昭虽不受宠,但毕竟是皇子,他的小太监求到我这里,必然是出了大事。 「发生了何事,你速速讲清楚。」 福安哭道:「今日伊美人召侍棋院的周大人入宫学棋,结果伊美人说周大人趁宫内无人意图轻薄于她,陛下知道后龙颜大怒,当即就要把周大人处死。我家殿下跟周大人是至交好友,听闻此事后立刻去陛下面前求情,结果陛下说,说要把殿下一起处死。」 福安磕头如捣蒜,「满宫上下无人在意殿下,奴才只能来求公主,恳请公主大发慈悲,救救殿下吧。」 往日父皇为她所迷做出的荒唐事已经引起后宫不满,今日伊涟漪居然蛊惑父皇杀子,当真是胆大包天,不知死活。 我冷声道:「孟昭现在在哪?」 小太监连忙回答:「殿下在太华殿前跪着呢。」 我思索片刻,对小太监道:「安心回去等着吧,孟昭不会有事的。」 小太监千恩万谢,又磕了十几个响头后抹着泪退下了。 绿袖微微皱眉,道:「公主可是想到了什么法子?」 我若有所思笑道:「伊涟漪这出戏唱得还不够响,一人唱戏有什么乐趣,我们去帮她搭个更大的戏台。」 我对绿袖耳语几句,绿袖点头示意明白。 伊涟漪,其兄为护国大将军,是助父皇建立蜀国的股肱之臣。自她入宫以来,独享父皇恩宠,前段时日父皇为讨她开心,甚至掏空半数国库为她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寒香楼。 寒香楼高耸入云,远观宛如云中仙境,黄金为柱,玉石为窗,极尽奢华。 而进楼后,只见满屋之物耀眼生光,叫人头晕目眩。 方觉刚才在外面看的那些又不足为奇了。 伊涟漪在内间小榻上,见我来并不起身,柔声笑道:「这是什么风把公主给吹来了?」 我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地说:「我是为孟昭来的。」 伊涟漪听了后恍然大悟:「原来是为这。」 说完她语气略带诧异,「公主身份尊贵,乃中宫嫡出,三殿下这样的人居然与公主有交集吗?」 伊涟漪话有所指,宫里皆知孟昭生母是被父皇掳回来的,十月怀胎之期未满就生下了孟昭,是以宫里一直对孟昭的身份议论纷纷。 他也一直不被父皇喜爱。 我说道:「孟昭是我弟弟,我如何不能为他而来?」 见我有插手此事的意思,伊涟漪慢悠悠道:「我知道公主顾念手足亲情,但这件事我着实是无能为力。」 说着她好像真为我着想似的,建议道,「公主若是想救三殿下,不如去求求陛下。诸位皇子公主里陛下最疼爱你,你去求情陛下肯定会听的。」 我微微笑道:「本宫是要去找父皇的,但不想绿袖先前撞到了一些不该看的东西。」 说着我给绿袖一个眼神,绿袖立刻跪下,声泪俱下:「奴婢今日路过棋室听到里面传出声响,便看了几眼,没想到正看见美人对周大人投怀送抱,还要去解大人腰带。周大人不从,美人恼羞成怒,便高声呼喊,而后……」 「胡说八道。」伊涟漪怒声道,她目光如箭直直看向我,「公主这是要诬陷本宫吗?」 「何为诬陷,我的宫女只是把看到的真相说出来罢了。」 伊涟漪冷笑道:「你不会以为陛下会信这种假话吧?」 「真真假假有那么重要吗?」我看向伊涟漪,缓缓道,「父皇相信谁,那谁说的就是真的。美人不也说父皇最宠爱我,我去求情肯定有用。那我便遂了美人的意思,好还孟昭跟周大人一个清白。」 伊涟漪表情扭曲,恶狠狠道:「孟长宁,连皇后都不敢得罪我,你可想好了这后果?」 我知道伊涟漪最大的底气就是在外征战的兄长,我也知晓母后曾多次叮嘱我要忍耐,但伊涟漪不该把心思动到皇子身上。 即便只是个不受宠的潦倒皇子。 我与伊涟漪平静对视:「后果如何要到最后一刻才知晓,但我要告诉美人一句话,你再受宠也是外姓之女。」 伊涟漪眼瞳收紧,我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视线落在她平坦的小腹上,轻声道:「血脉有多重要,美人比我还清楚,不然也不会天天都喝太医署的秘药。」 父皇子嗣单薄,伊涟漪进宫就是为了生下一个孟姓皇子。 「这事情真相到底是伊家教女无方,不守宫规使龙威蒙羞,还是一场误会,就看美人怎么选择了。本宫还要去母后那请安,就不打扰美人休息了。」 我带着绿袖离开,跨出宫门,身后传来摔杯子的声音,伊涟漪喊道:「孟长宁,你迟早都会嫁给阿争,你终究也会是外姓之人!」 我停住脚步,脸色难看。绿袖也恨恨地回头,我平息情绪,跟珠帘后面的伊涟漪对视。 她美丽的脸上浮现得意嘲讽的笑容,我轻动嘴唇,用唇语道。 「你做梦。」 书名【蜀宫棋局险】,内容来自 「纸糊」。3 这件事以伊涟漪说了个风寒头晕的理由糊弄过去。 父皇盛怒后也觉得处罚皇子的旨意过于草率,便顺着伊涟漪的话饶恕了孟昭。那位周大人虽然逃过死罪,但在刑狱短短半日也够他一个文臣受的了。 冬日阴冷,我经常在暖阁看书。 正读到一处有趣时,绿袖来报,说孟昭前来谢我。 「快让他进来。」 绿袖便引孟昭进来,他衣衫单薄,进来后立刻跪下道谢:「孟昭多谢皇姐出手相救。」 我叫他起来,他低着头,看着拘谨无措。 因他生母的缘故,孟昭自小便不受父皇喜爱,我上次见他好像还是在去年的除夕宴上。 「姐弟之间不言谢意,再说那伊涟漪本就嚣张跋扈,我正愁没机会教训她。」 孟昭眼底泛泪:「皇姐恩情,孟昭永记于心。」 我仔细打量他全身,身形偏瘦,眉眼清秀,只是看着腼腆胆怯,像个女孩。 如今眼眶红着,更像个被欺负哭的小姑娘了。 我看着孟昭委屈的模样,昨晚的梦忽然就涌上脑海。 梦里我回到父皇叫我跟着太子哥哥一起念书的时候,春光明媚,柳长莺飞。 我翻开书本,不想里面赫然是一只已经死了的虫子。 与此同时一个声音响起:「这就被吓哭了,宁宁将来可怎么嫁给我做媳妇啊?」 …… 「皇姐? 「皇姐?!」 我思绪纷乱,是以没听到孟昭几次叫我的声音。 「怎么了?」我在回忆里恍神清醒。 孟昭道:「淮安说有一份礼物要送给皇姐,托我问问,何时皇姐得了空他亲自送来,以表谢意。」 我头疼得厉害,随便应付了几句,就让孟昭走了。 梦里那个声音是伊争的。 昔日伊大将军随父皇起事,铁军悍马拥护父皇建立蜀国,是以父皇许下婚约,只待我及笄后就嫁给伊争。 但在我及笄那年战火纷乱,伊家为保国境出征,伊争也请命出战,临走前对我说,要拿赫赫战功来当娶我的聘礼。如今已经这场战争已经快打了三年,听兄长说终于有了平息的势头,估摸着不用几个月,大军就能还朝了。 所有人都在欢天喜地,唯独我忧心忡忡。 他回来了,婚约便避无可避了。 耳畔似乎又响起伊涟漪的叫喊声:「你迟早都要嫁给阿争,你迟早也是外姓之人。」 我不愿嫁给伊争。 事在人为,我长到这么大,若每次都向命运低头,恐怕早早就死在纷乱的马蹄下了。 一连几天,母后见我无精打采,张罗来几位公主陪我打牌。她们年纪小,叽叽喳喳地围在我身边,一边说着内府司少给了几匹缎子,一边又给我看新得的宝石手镯。 我一个头两个大,绞尽脑汁也想不到离开的好办法。 幸而这时太监来报说侍棋院的周大人来了,说有要事求见。 我不记得有什么要事,但这位周大人来得可真是时候,比及时雨还要及时。 我匆忙拿了手炉,叫太监告诉他去御花园等我。 冬天的风似乎能吹进骨缝里。 我到御花园时,周淮安已经在恭候了。他一身官服,见我来恭敬行礼:「微臣拜见公主,多谢公主救命之恩。」 声音温润如缓慢流淌的河水,我听着耳朵很受用,道:「不用多礼,举手之劳罢了。」 周淮安静静站在一边,我打量他,身形修长,眉如墨画,有青竹寒松之姿,单是站在那里,便与他人不同。 这样一个赏心悦目的臣子,或许我那日叫绿袖编排的话也并非全是假的呢。 我问他:「你跟孟昭是怎么认识的?」 周淮安回答:「三皇子爱棋,偶尔会去棋院求教。师兄们没时间,正好我有空闲,一来二去便熟络起来了。」 跟绿袖打听到的一致,周淮安清高,不愿投机取巧贿赂行事,是以多年仍在棋院领一闲职。 「我记得孟昭说你要送我份礼物?」 周淮安立刻拿出一对棋盒,打开呈在我面前,我看过去,发现居然是普通石子磨成的,颜色不匀。 见我疑惑,周淮安解释道:「这副棋子是家师亲手所制,以清溪中的山石打磨而成,古朴自然。家师嘱托一定要送给公主,以报答当年恩情。」 我:「你家师是?」 周淮安说了一位作古名士的名字,我有些耳熟,他继续又道:「家师数年前曾奉命进宫修补残缺棋谱,不想被人责难,是公主路过善心相救,家师才能幸免于难。」 我对此事全无印象,不过多了这层缘故在,倒显得这棋子比玉石做的更为贵重。 我不想回去,又没什么事情做,就让周淮安陪我下棋。 我下棋水平一般,周淮安端坐在对面,低眉颔首,修长的手指捻子落子,宽大的袖袍中露出劲瘦的腕骨,晃得我无心棋局。 我们有一句没一句闲聊。 「你平时只下棋吗?」 周淮安回答:「除了研究棋局,也会整理孤本棋谱。家师未做完的事情,微臣理当继续完成。」 「周大人难道没有想过谋个好出路吗?如今这世道,守着一方理想真心可没有升官发财来得实在。」 周淮安轻轻摇头:「总有些事情比金银富贵更重要。」 我微微一笑:「是我浅薄了。」 周淮安静静地看着棋盘,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谄媚之言。 我心想,在这样的乱世,还能有人安安静静地坚持自己内心所想,挺好的。 几盘过后绿袖来请,说母后那边传午膳了。 竟然已经过了这么久,我恍然不觉。 周淮安起身告辞,他一站起来离开,一阵凉风就吹了过来。 「微臣告退。」 绿袖给我换了新手炉,我看着周淮安离开的背影,他走上拱桥,棋院衣服色彩款式简单,但穿在他身上自有一股名士风流。 这样一个容貌清俊,风姿如竹的棋手,能在宫里遇到,倒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缘分。 自从上次伊涟漪在我这里吃了亏,便日日寻我不痛快,夺了许多父皇本欲赏赐给我的物件。 我对那些东西本也不感兴趣,就随着伊涟漪折腾。 她见我如此反应,自觉没趣,回回都憋了一肚子气回去。 年节将至,我要帮着母后准备除夕宫宴,每日忙得焦头烂额。御舞坊又新送来了舞曲册子,我刚打开,绿袖进来禀报,说伊美人来了。 这次看着更加春风得意,笑容都比往常灿烂。 这是又在父皇那得了什么宝贝要来跟我炫耀? 我刚想叫人寻个借口把她打发走,伊涟漪已经不请自到,她笑吟吟地进屋来,打量了一圈道:「公主这怎么不摆些玉石翡翠,都是些字画棋盘,看着冷冷清清,少了些女儿家的热闹。」 她生得娇艳,今日又穿了一身红梅白袄,更加衬着容光焕发:「改天我让奴才给公主送点好东西,添添喜气。」 「美人今日是有什么好事?」我敷衍搭话。 伊涟漪笑吟吟拿出一封信:「刚刚收到争儿的家书,说大军不出一月就能还朝,正好能赶上除夕宫宴呢。」 我心微微收紧。 伊争要回来了…… 伊涟漪装作看不见我冷掉的脸色,接着笑道:「阿争归心似箭,人还没回来,书信先到了。只是问候我这个小姑的就两三句,后面都是关心公主的近况。单看这句,劳烦小姑操心,代问宁宁可还好。」 听到这个熟悉的称呼,我手收紧,金贵的衣裙布料被攥出褶皱。 伊涟漪继续笑说:「说起来整个天下也只有阿争敢这样称呼公主,不过你们迟早都是要成为夫妻的,阿争这样叫倒也无妨。」 绿袖先听不下去,她添了杯冷茶道:「美人说得口干舌燥,喝杯茶润润喉。」 伊涟漪占据上风,也懒得发火,她笑眯眯看我:「公主,昔日你说我是外姓之人,如今只等阿争回来,您就要跟我成为一家人了。」 说罢她想到什么,抚摸上自己的肚子,像一条花纹艳丽的美女蛇,冲我吐出红信子,笑吟吟道,「我说错了,我的孩子姓孟,而公主您的孩子要姓伊。公主你才是那个外姓之人。」 我见伊涟漪这个动作,脑筋紧绷,伊涟漪什么时候有孕的? 我为何丝毫不知? 我默默收紧手指,回讽说:「十月怀胎,美人能生下才是好福气。」 伊涟漪:「刚查出有孕之时陛下便下旨不许声张,说要等过三个月胎象稳定才行。今日正好满三个月,我心里实在高兴,忍不住在陛下宣告后宫前就来告知公主。」 我盯着伊涟漪的肚子,她身段苗条,便是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也看不出分毫。 若这肚子里的是个皇子…… 我心微微沉下去,这孩子不能生下来。 伊涟漪见我脸色难看,便知此行目的已经达到,说了几句风凉话后耀武扬威地走了。 绿袖在旁安慰我:「宫里那么多娘娘,总有一个能叫她孩子生不下来。」 4 伊涟漪有孕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后宫,整个后宫的嫔妃都恨得牙痒痒。 母后身子本就弱,如今更是一病不起。 我忙得一个头两个大,等稍稍缓过口气时,方察觉自己风寒多日不见好转,如今得了空闲,病根在体内一下子发作出来,夜里便起了高热,烧得我意识模糊,梦见许多陈年往事。 年少时父皇为一军统领,尚未称帝建立蜀国,一朝兵败无奈退守蓉州,而我与母亲及一干亲眷不幸被俘,被敌军囚禁长达半年。其间将领陆续投降,人心不安,父皇子女中当时唯有我跟太子哥哥稍稍年长,是以即便我们是孩童,也要拿出气势来,坚信父皇必然会东山再起,将我们救回。 童年的记忆过于沉重,我睡得并不好,次日清晨醒来,只见床边守着父皇母后,周围太监宫女跪了一地。 问了才知道,父皇要把所有宫人处死,治他们伺候不周之罪。 我连忙求情,终于劝得父皇宽恕,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在我痊愈之前,这些宫人要长跪不起,之后自去领十五大板,扣除半年月钱。 我还想再求父皇,但父皇怒气未消,我只好作罢。 父皇母后走后,宫里的嫔妃娘娘纷沓而至,初始我还有精力应付,后来便头脑昏沉,叫绿袖关了宫门,让我睡个安稳觉。 待我睡醒已经是接近傍晚,小厨房一直热着各样的饭菜,我嘴里尝不出滋味,喝了几口就没了胃口。绿袖见状想起来什么,不一会儿拿着包不起眼的东西回来。 「这是什么?」 绿袖打开:「回公主,是三殿下送来的酸杏干,说是自己做的,有些简陋,但很开胃。」 几瓣杏干吃下去,胃口果然大开。 绿袖拿出今日记录的礼品册子,其中不乏朝臣内妇送来的。令我有些不解的是,丞相府的名字也在其中。丞相夫人送来了一件狐裘,成色做工,天下难找出第二件。 丞相赵家,自诩清流,连太子哥哥也不曾讨好,为何会突然对我关怀备至? 绿袖在一旁说:「说到丞相夫人,奴婢今日见她跟三殿下交谈熟稔,仿佛相识已久。」 绿袖尾音略显疑惑,我知晓她意思。孟昭不受待见,却跟丞相府关系匪浅。他何时跟赵家交好的?赵家此举对我又是何意? 我吩咐下去,说不日拜访丞相。 两日后,我前往丞相府。 静下心后,其实不难猜出丞相的意图。 父皇只有三个儿子,东宫太子为嫡为长,生母是父皇结发妻,但不幸早亡。 二皇子体弱,不善政事。 三皇子孟昭,他的处境众人皆知。 如此看来,太子继承大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只是作为蜀国朝堂两大势力的伊家跟丞相赵家,自然会更想推举有自己血脉关系的皇子登上皇位。 无奈后宫几年也没有孩子降生。 但没想到,这个微妙的平衡被伊涟漪打破了。 赵家没有皇子,便只好从现有的皇子中挑选一位。 书名【蜀宫棋局险】,内容来自 「纸糊」。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