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李丁:去世11年后,儿子也离开了人世,妻子贾九霄痛不欲生

瓜妹探娱 2024-12-23 10:23:27

李丁,在中国影视界举足轻重的“老戏骨”,用毕生的热爱与执着,塑造了无数个经典角色。在光影之下,他的生活却并非一帆风顺。战争、政治风波、家庭困境接踵而至,但他总能以幽默与坚韧笑对人生。在他去世11年后,噩耗再次降临,唯一的儿子也离开了这个世界,妻子贾九霄面对接踵而至的失去,陷入深深的痛楚中。今天,让我们回望这位艺术大师跌宕起伏的一生,走近那段深沉的悲欢。

戏剧梦起,一步一个脚印

1926年济南,李丁(原名李守海)出生在一个商贾之家,家境富足。幼年的李丁生活无忧,每日置身于家中客厅那雕花的窗棂下,听着父亲与来访客商谈论生意的声音。

他最喜欢的,却是家里逢年过节请来的戏班子。在大红帷幕的背景下,锣鼓铿锵,演员们唱念做打,扮演着千姿百态的角色。这些舞台上的人物让年幼的李丁目不转睛。他的母亲曾打趣道:“你可别天天看傻了,戏台上的人可不能当真!”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兴趣竟成了他一生的梦想。

到了中学时期,李丁对戏剧的热爱日益浓烈。每当夜晚降临,他会将一本戏剧杂志偷偷压在课本下面,借着微弱的灯光仔细阅读。他将从书上学来的台词念得滚瓜烂熟,还在课间模仿戏班演员的表演。他对身边的同学说:“这些演员台上一站,就是整个世界。”少年李丁的这句话,俨然是他人生追求的初宣言。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组织话剧演出,原定的导演因故缺席。老师无奈之下将任务交给了李丁。于是,这个瘦弱的少年挑起了大梁。

他设计情节、安排道具,甚至亲自教授同学们表演技巧。他们排演的话剧《湖上的悲剧》在校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虽只是小小舞台上的稚嫩尝试,却让李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兴奋感。也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决心走上戏剧之路。

1946年,20岁的李丁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加入话剧团。作为一个年轻新人,他的外形条件并不出众,也没有深厚的舞台经验。在剧团里,他只能出演那些不起眼的小角色,站在舞台的一隅,充当背景中的行人,或为主角递上一壶酒。

面对这样的境况,有人劝他放弃:“这点天赋,怕是撑不到出头。”但李丁却将这些小角色视为磨炼自己的机会。他琢磨每一个细节,从手部动作到面部表情,力求在短短几分钟内让观众记住自己。他常对同事们说:“没有小角色,只有不用心的演员。”

1947年,剧团排演话剧《巡按》,李丁意外得到了一个重要角色。在这一部聚焦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话剧中,他饰演一名看似不起眼的差役,却凭借生动的肢体语言和鲜活的台词,将这个人物的狡黠和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时间,剧团里的同事们都对他刮目相看,观众更是纷纷议论:“这个年轻人不错,戏路很宽!”这一年,李丁正式从无名小卒跃升为话剧界的“台柱子”。

1949年,新中国即将成立,举国上下都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怀着对国家未来的希望,李丁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加入共产党,参与地下工作。为了保护家人,他主动向组织提出改名。

在一次简短的会议上,长官问他想改个什么名字。他随手翻开桌上的报纸,闭上眼睛,手指随意一指——却指到了“肉”字。他不禁摇头苦笑:“李肉?怎么听着不太妥当。”旁边的人调侃道:“那就叫李丁吧,肉丁,干脆利落。”从此,“李丁”这个名字伴随着他走过了生命的每一个舞台。

人生起伏,戏台转生活场

1957年,李丁正值事业的黄金期,出演了一部又一部广受好评的话剧与影视作品,他的表演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就在他以为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命运却与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反右运动”的浪潮中,李丁因在剧团内部的一次讨论会上发表了“过于激烈”的观点,被打成“右派”。这顶帽子来得突然又沉重,几乎一夜之间,他从备受尊敬的艺术家变成了人人避而远之的对象。

在这场政治风暴中,他被迫离开了热爱的舞台。剧团里熟悉的灯光、道具、掌声,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回忆。他被下放到青海的一个农场,成为数千名“右派”中的一员。他在西北那片广袤荒凉的土地上,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这一去,就是整整十多年。

到达青海农场的第一天,李丁背着行李站在茫茫荒原上,眼前是无尽的黄沙和干裂的土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内心对舞台的深切思念。他对自己说:“艺术家也是人,能演戏,就能活下来。”

农场的生活异常艰苦。李丁的任务是开荒、种地,冬天挖水渠,夏天顶着烈日搬运沉重的沙袋。

每天的劳作结束后,其他人累得瘫倒在地,李丁却在帐篷的角落里默默掏出一本戏剧书。他一遍遍背诵剧本,抑或是拿着一根木棍模仿排练中的角色。他心里清楚,离开舞台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舞台。他曾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会回去。现在的苦难,就是为未来做铺垫。”

尽管身处逆境,李丁从未让艺术的火焰熄灭。他不断琢磨表演的技巧,还尝试创作一些属于自己的小剧本。有一晚,他从工棚的破窗望着夜空,喃喃自语:“戏剧的种子早已埋在我的心里,不管这片土地多贫瘠,它都会发芽。”

时间是最强大的见证者。随着特殊时期的结束,李丁终于等到了“平反”的消息。他可以离开农场,重新回到属于他的舞台。

回到北京后,他加入了中国儿童剧院,开始创作儿童剧。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政治风暴和劳改生活后,他对人性和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种经历使他的创作充满了独特的视角。他创作的《我要当冠军》《姑娘,跟我走》等儿童剧,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也开创了儿童戏剧的新篇章。这一时期的李丁,既是导演,也是演员,他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每一个作品之中。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他:“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您对艺术的坚持是否有过动摇?”李丁微微一笑,说:“艺术就像我生命中的阳光,它不一定总能照亮眼前的路,但却会一直温暖着我的心。”

爱与陪伴,患难见真情

1949年的一个夜晚,李丁的朋友邀他去看一场歌剧《买糖姑娘》。对于舞台极其挑剔的李丁,本想借口推脱,但朋友执意相邀,他便抱着随便看看的态度前往。当幕布拉开,灯光打在台上那位年轻女主角身上时,李丁的目光顿时被吸引了。

舞台上的贾九霄身穿粗布衣裙,唱着那句“筐篮哩,筐篮哩,我的筐篮哩?”她的嗓音清澈而富有感染力,那一声声仿佛扣响了李丁的心门。他在座位上呆呆地看着她,甚至忘记了鼓掌。当朋友问他对演出的评价时,他只说了一句:“她就是我心中的那个人。”

那天回家后,李丁辗转难眠。他已明白,自己陷入了爱河。但命运给他的这场爱情,注定不会轻易到来。此时的李丁,已身处一段无爱的婚姻之中。这段婚姻是家族安排的,尽管两人相敬如宾,却始终没有感情基础。

为了贾九霄,李丁毅然与妻子提出离婚。出乎意料的是,妻子并未对他的决定感到愤怒,反而轻声说道:“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淡如水,如果你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我成全你。”这番话让李丁感激不已。他郑重向妻子鞠了一躬,说:“谢谢你的成全,我永远感激你。”

离婚后,李丁展开了追求贾九霄的行动。贾九霄并不是那种容易被甜言蜜语打动的人。她自小失去母亲,性格内向且敏感,渴望一种稳重而可靠的感情,而李丁那种外向、幽默的性格在一开始反而让她感到不太适应。

为了赢得她的信任,李丁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真心。每次贾九霄下班,李丁总会默默跟在后面护送她安全到家,即便不被允许上前说话,也从未缺席。有一次,贾九霄的手被舞台道具不小心割伤,李丁立刻跑了十几条街为她买药。夜深人静时,他将药放在她门口,并留下简短的字条:“请照顾好自己。”

慢慢地,贾九霄被他的执着和真诚打动。两人开始通信,在信中聊彼此的生活和梦想。贾九霄发现,李丁并非只是那个爱讲笑话的大男孩,更是一个有责任感、内心充满柔情的人。他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让贾九霄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

在2002年贾九霄70岁生日那天,李丁亲手写了一首诗送给她。他在诗中深情地写道:“你是我的太阳,也是我的月亮,漫长的岁月中,是你让我学会了坚强和感恩。”

李丁晚年常对朋友说:“这辈子最大的幸运,不是我演过多少戏,而是我遇见了九霄。”而贾九霄也曾对儿子们感叹:“无论日子多么苦,有他在,我心里总是安稳的。”

2009年,李丁因病离世。在弥留之际,他紧握着妻子的手,对她说:“九霄,这一生,有你陪我,我无憾了。你要好好活下去。”这些话成了他留给贾九霄的最后遗言。他闭上眼的那一刻,贾九霄泪如雨下,内心仿佛被掏空了。

人间悲欢,命运的重重考验

时光流逝,贾九霄在孩子们的陪伴下,渐渐从丧夫的巨大悲痛中走出。就在生活似乎恢复了些许平静时,命运又一次将最残酷的考验降临到她头上。2020年12月,她的次子李小丁因突发心源性心梗离世,享年67岁。这一噩耗如同晴天霹雳,再次将88岁的贾九霄推入无边的深渊。

李小丁是李丁与贾九霄的第二个儿子,从小深受父亲影响,对艺术充满热爱。成年后,他走上了父亲的老路,成为一名演员,虽然不像父亲那样成名,但他对表演的认真态度得到了圈内的认可。他曾出演《水浒传》《一代廉吏于成龙》等作品,将一个个配角演绎得入木三分。

父亲去世后,李小丁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用尽心力照顾她,尽量弥补她失去丈夫的痛苦。他常常在饭桌上讲一些剧组里的趣事逗母亲开心,贾九霄也逐渐从儿子的陪伴中找到些许慰藉。

贾九霄在李小丁去世的消息发布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拄着拐杖来到灵堂,颤抖着点燃香火。那一刻,她的泪水像泉水般涌出,双腿一软差点倒下。孩子们赶忙将她扶住,她却推开所有人,喃喃自语:“老丁,连小丁也去找你了,我剩下的日子该怎么过?”

丈夫和儿子的离世让贾九霄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每天清晨醒来,屋子里安静得只剩下钟表的滴答声。她走到客厅,看着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照片,那是许多年前的一次家庭聚会拍的,照片上的李丁意气风发,李小丁微笑着站在父母身后,神采飞扬。如今,这些画面都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了。

贾九霄时常翻看李丁生前的影集和日记。那是李丁几十年演艺生涯的见证,每一张剧照,每一段文字,都仿佛在向她诉说他的点点滴滴。她会对着照片轻声说:“老丁,你在那边过得好吗?小丁去陪你了,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彼此。”

尽管如此,贾九霄并没有被悲伤彻底击垮。她依然坚持自己动手做饭,坚持每天到小院里晒太阳。有时候,邻居们会来看望她,她会笑着招呼大家喝茶。虽然眼角的皱纹深刻地刻画着她内心的沧桑,但她的笑容中透着一种隐忍的力量。

贾九霄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失去丈夫的悲痛、失去儿子的哀伤,像一块块巨石压在她的心头。然而,她始终没有选择放弃。或许是李丁乐观豁达的性格影响了她,她常常自言自语:“老丁是个爱笑的人,他肯定不希望我总是哭着过日子。”

在晚年,她将思念化为对李丁和儿子的祝福。每当清明节,她都会带着儿媳和孙辈去扫墓,为他们送去鲜花和家人温暖的问候。她也会对着墓碑喃喃低语:“等到哪一天,我也来了,我们就可以再见面了。”

尽管命运给了贾九霄无数次的打击,但她用坚韧的态度告诉世人,生活总要继续,无论经历怎样的痛苦,都要走下去。正如李丁生前所说:“九霄,你是我的太阳。”在丈夫和儿子的世界里,她的坚强与勇敢,定然化作了他们最深的欣慰。

愿这位坚强的女人,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找到更多温暖和幸福,也愿她的故事,成为一曲关于爱的壮丽颂歌,在人间久久传唱。

0 阅读:50

瓜妹探娱

简介:瓜妹探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