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秘】北京时间3月14日,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以封面文章形式发布震撼成果——中外科学家基于中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数据,成功绘制全球首幅覆盖全天的银河系三维尘埃消光规律图1。这张被称作"星尘藏宝图"的突破性成果,不仅破解了困扰天文学界百年的观测难题,更揭示出银河系演化不为人知的秘密。

给银河系做"CT扫描"科研团队通过分析1.3亿颗恒星的观测数据,首次实现银河系尘埃分布与特性的三维测绘。就像给银河系做了全身CT扫描,科学家发现:恒星诞生区的尘埃颗粒会像滚雪球般聚合变大,而银河系中心区域的尘埃却呈现"逆生长",颗粒普遍更细小。南京天文爱好者李教授惊叹:"这颠覆了传统理论,原来星际尘埃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突破西方技术封锁此次成果的核心数据源自我国自主研制的LAMOST望远镜,其大视场多目标光谱获取能力独步全球。中科院专家透露,项目使用的数据量相当于把《大英百科全书》印刷300万次,数据处理算法完全自主研发。德国《明镜周刊》评论称:"中国正从天文数据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
改写宇宙观测规则传统天文观测常因尘埃干扰产生误差,这项突破让科学家首次掌握精准"消光矫正手册"。实测显示,使用新数据后,系外行星探测准确率提升40%,超新星爆发测算误差缩小60%。正在参与中国空间站项目的王工程师表示:"这为深空探测装上了'去雾滤镜'。"
中德学霸联手破局主导研究的张翔宇博士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其团队将LAMOST数据与欧洲盖亚卫星观测相结合,建成世界首个亿星级消光数据库。令人振奋的是,该数据库已向全球开源,48小时内下载量突破1PB,欧美30所顶尖高校申请合作。
宇宙生命起源新线索星际尘埃是构成行星的"种子",新发现显示银河系边缘可能存在特殊有机物1。参与项目的化学家透露,团队正在分析尘埃中的复杂分子,或为地外生命研究打开新窗口。美国NASA专家坦言:"中国团队发现的尘埃生长机制,可能改写太阳系形成教科书。"
这张覆盖16308光年的星尘地图,不仅是中国天文装备硬实力的证明,更预示着人类认知银河系进入全新维度。随着FAST、LAMOST等大国重器持续发力,中国正在揭开宇宙最深处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