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谦卑一点,没成绩的时候要谦卑,有了成绩更要谦卑。
我很喜欢琢磨这一段话:千万要记住,任何东西到手的时候,任何目标达成的时候,人家都是看你不顺眼的。
你考试拿到第一名的时候,就已经得罪了很多同学。长得最美的花,往往是第一个被摘掉,只要树长得很直,通常也第一个被砍掉。
只要人有才能,有成绩,被盯上被打击是必然发生的,只是或早或晚而已,所以人再怎么了不起,再怎么有本事,都记住要谦逊低调。
谦逊低调总是稳妥的,骄傲高调是非常危险的。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见不得别人好,是一种病。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得了这种病,当你取得成绩、生活越过越好时,他们非但不替你高兴,反而满是看不惯。
所以,做人最忌讳是稍微有点本事,就得意忘形,到处炫耀,迟早会招来他人的嫉妒和不满。
满罐水不响,半罐响叮当,越是有真材实料的人越谦逊低调,还特别接地气,而那些趾高气扬、故弄玄虚的往往是半桶水,越是摇啊晃啊。
再往深处想,为什么这么多人看不得你好呢?
因为在人类社会里,任何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人,都难以逃脱一场心理竞争的游戏。
什么是心理竞争呢?
简单来讲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展开的相互较量,其目的是确保自己在心理上占据优势地位。
心理竞争并非字面上理解的对心理活动的竞争,而是对心理优势的争夺。
心理优势对应着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档次、品位等等。
在一个会对价值进行排序、使价值呈现层级特征的社会中,地位、档次、品位等因素都是这个人价值的体现,只要拥有了这些,就拥有了心理优势。
因此,进行心理竞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价值排序上尽量向上攀升,而如果能把别人通过口诛笔伐、鄙视打击弄下去,自己内心自然就更好受。
虽然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但也是事实,你得看到并承认,而且在实际生活当中,心理竞争早已泛滥成灾。
人们在消费方面相互攀比,生怕自己吃喝穿用的档次比不上别人,当某一样东西成为流行后,过去的就会被替代、遗忘,也会贬值,人们之后会继续找到或发起新的,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满足攀比心理。
人们在日常交往里努力维持着体面,不希望自己的寒酸和不堪被别人看到,在社会沟通发生时,努力让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避免被人当作异类。
人们在各种能比较的地方做着比较,而比较通常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把跟自己相近的人比下去,另一种是仰视着成绩远超自己的人,但内心却是说着“如果我有他/她的机会,我做得更好”,这两者的本质都是让自己感到舒服。
所以,莫要人前炫耀,财富越炫耀越危险,越秀恩爱越死得快,特别是有些事情快要成的时候,更要保持谦虚谨慎。
真正有修为的人,都不会张扬跋扈,反而把自己姿态放得特别低,宁在人前全不会,莫在人前全都会。
真正厉害的人,做人不显山不露水,事以秘成,语以泄败,成于心思,谋于深思。
俗话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
越懂得低调做人的人,越容易在人生路上取得成功,学会了低调,方能赢得人生。
幸亏你现在还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