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配置参数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影像能力已成为厂商突围的核心战场,不仅仅是影像算法的迭代,还和多方面有关系。
比如从多摄系统到计算摄影,从1英寸大底到潜望式长焦,每一次技术迭代都在重塑消费者对移动影像的期待。
关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竞赛迎来更具颠覆性的转折点:vivo与蔡司联合研发的“超级巨炮”镜头宣告了手机内置光学的极限突破。
面对这种情况,友商也开始进行发力,比如近期有博主爆料了友商下一款超大杯机型会带来外挂镜头、直屏设计、两亿像素。
需要了解,有很多网友指出博主爆料的新机是小米16 Ultra,但也有很多网友认为这里指的是OPPO,原因是IP地址是广东发布。
不过具体是哪款产品目前还是有一定悬念,这也是笔者为什么要用“疑似”二字来形容,这也是其卖点所在。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真的是小米手机,那么则意味着新机的发展节奏会大幅度的提升,毕竟博主称会年内发布。
再加上只会放到超大杯机型上,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其新机不仅节奏加快,配置参数上的堆料也是非常激进。
要知道即将发布的X200 Ultra将搭载与蔡司联合开发的“超级巨炮镜头”,据透露该镜头采用全新镀膜工艺与光学结构设计。
在保持手机轻薄机身的前提下,实现了等效135mm焦段下的F/2.0超大光圈,配合第二代V3影像芯片的实时景深计算,可输出接近单反级的人像虚化效果。
同时,超级巨炮镜头采用非球面镜片与超低色散玻璃的混合方案,将色差控制降低至传统方案的30%,配合纳米级多层镀膜技术,彻底解决手机长焦镜头的紫边与眩光顽疾。
所以仅从影像上来说,确实有着很独特的见解,这也意味着新机在发布之前,基本会引起不少的竞争价值。
但是,如果说vivo选择在手机内部挑战光学极限,小米则试图通过外接设备打破物理桎梏,比如雷军此前直播展示的模块光学系统,被证实是为小米15系列设计的“外挂镜头试验品”。
根据专利文件,小米外挂镜头采用磁吸+触点式连接,内置M43画幅传感器(面积是1英寸主摄的2.3倍)与F1.4超大光圈定焦镜头。
当手机吸附该模块后,系统自动调用骁龙处理器的异构计算架构,将手机ISP(图像信号处理器)与模块的物理光学数据进行深度融合。
小米工程师在内部技术沙龙中透露,外挂镜头模块未来将支持镜头组更换,用户可根据需求搭配广角、微距或电影镜头,而手机本体则承担“智能影像中枢”角色——通过澎湃OS的跨设备算力调度,实现多镜头数据流同步处理。
而且除了外挂镜头之外,小米16 Ultra的影像能力也不弱,据说会带来两亿像素,只是不知道是放到主摄还是潜望长焦。
因为小米15 Ultra就支持两亿像素镜头,只不过是一英寸大底主摄和两亿长焦,因此这点可以耐心期待。
不过无论是什么影像组合,小米手机应该都会继续和徕卡影像认证,并且其影像算法上的表现也是不会弱。
此外,在第二代骁龙8至尊版2处理器的加持下,硬件算力也是不弱,这也是促进影像体验的关键要素。
还有就是小米16 Ultra采用6.85英寸2K+分辨率LTPO OLED屏幕,支持高刷新率(如120Hz或更高),提供细腻画质与流畅视觉体验。
屏幕形态有望回归纯直屏设计,边框宽度进一步收窄,提升屏占比与握持手感,同时避免曲面屏误触问题。
同时延续LTPO自适应刷新率技术,兼顾流畅度与功耗表现,以及支持超声波指纹解锁特性,均衡性不会差。
至于电池容量有望搭载6000mAh以上大容量电池,加上百瓦有线快充和无线快充,整体的实力基本没短板。
总之,当vivo用蔡司镜头挑战手机光学的物理极限,当小米用外挂模块重新定义影像系统的边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家厂商的技术博弈,更是整个移动影像产业的破局时刻。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只需要耐心进行期待即可,所以问题来了,大家有什么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
屏幕保持6.73寸不变更好,体积小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