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已从单纯的性能比拼转向多维度竞争——制程工艺、架构创新、能效优化、成本控制与生态协同缺一不可。
虽然新机也需要在电池容量、影像能力、屏幕素质、功能特性等多个方面发力,但是芯片性能往往备受关注。
如果没有强悍的性能,也就意味着手机的硬件算力不达标,届时想在市场中取得高热度,也就成为了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这一背景下,高通推出的SM8845处理器成为行业焦点,以“次旗舰”定位切入市场,试图在高端与中端机型之间开辟新赛道,通过性能与成本的精准平衡,重塑行业格局。
需要了解,此前的市场中也经常传出关于这颗芯片的消息,而近期,海外媒体则是再次确认了此芯片的关键信息。
数据显示,高通公司计划推出一款名为SM8845的新处理器,这颗芯片旨在进一步加强其市场领导地位,且有望秋季问世。
而且这款处理器被定位为介于骁龙8s Gen 4和即将推出的骁龙8 Elite之间的产品,专为那些寻求性价比同时不妥协性能的用户设计。
因此放到中端手机市场还是很合适的,起码不会让其成本变得很高,手机厂商也能够在市场中更好的进行发力。
说到这里,此前的市场中已经公布了此芯片的详细规格,比如SM8845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nm工艺(N3P)。
相较于前代4nm技术,晶体管密度提升约15%,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12%,或相同性能下功耗降低25%。
这一工艺不仅为高频运行提供了稳定性基础,还显著优化了能效表现,使其在长时间高负载场景(如游戏、视频渲染)中仍能保持低温与长续航。
此外,首次将高通自研的Oryon CPU架构引入次旗舰领域,采用“2+6”全大核设计(2颗Cortex-X930超大核+6颗Cortex-A730性能核),彻底摒弃传统小核架构。
这种设计在多线程任务处理上表现突出,例如游戏场景中,8颗大核可动态分配资源,避免性能瓶颈。
而在日常使用中,能效核心的缺席并未显著影响功耗,得益于N3P工艺的优化,因此其竞争价值会有很明显的提升。
关键部分外围来自最新SM8850处理器,也就是骁龙8至尊版2芯片,目前这颗芯片还没有发布,但也有一些爆料传出。
为了让用户对其有更好的了解,笔者给大家汇总了此芯片的规格,那么话不多说,看看到底有多少的提升吧。
骁龙8至尊版2除了采用台积电3nm工艺之外,CPU核心组合升级为“2颗Prime超大核+6颗性能核”。
针对多任务优化,6颗性能核支持新指令集,AI运算效率提升最高达40%;缓存系统升级,总缓存达24MB,减少延迟、降低功耗。
同时GPU重构,引入光线追踪加速单元和VRS技术,适配生成式AI,AI算力大幅提升,可实时处理图像超分等任务,以及第二代目标让AI成底层算力核心驱动力。
不出意外,兼容LPDDR5X-9600内存与UFS 4.1闪存,数据读写速度比UFS 3.1提升近一倍,显著提升应用加载与多任务切换效率。
也就是说,高通在2025年推出SM8850(骁龙8 Elite2)与SM8845双平台,前者主打高端市场,后者定位次旗舰。
这种策略打破了“一代一芯”的传统模式,既避免单一芯片覆盖过广导致的定位模糊,又为子品牌提供灵活选择空间。
例如,部分品牌的Pro版机型搭载SM8850,标准版则采用SM8845,既保留高端配置,又控制成本。
只不过此前有消息称,红米K90系列不会进行采用,看来会下放到一加手机、iQOO系列以及真我手机上面了。
总而言之,SM8845处理器通过工艺、架构与生态的三重创新,重新定义了次旗舰芯片的价值——既非旗舰的“缩水版”,亦非中端的“性能阉割版”,而是平衡成本与体验的“最优解”。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对这颗芯片有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