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博玉器:西周和春秋战国,龙纹均灵动,却又各有不同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 2024-03-01 06:03:54

东西两周(西周和春秋战国)这八百年,器物的纹饰,尤其是玉器上的纹饰极为灵动飘逸。这种飘逸一直影响到汉代。

山西出土两处特别重要的两周墓地:一是属于西周时期的晋侯墓地,一是属于春秋时期晋国重臣赵卿墓。两处墓地都出土很多龙形玉饰,部分在山西省博物院玉器馆中展出,正好可以对比着看,看到西周和春秋时期龙纹的变化。

【西周】

西周新出现蟠龙和扁平单体龙形佩。龙的主要特征为额头出方脊,口大张,卷鼻吐舌。多采用双勾、斜刀和阴阳线等技法,构图和线条更加舒展。

西周龙凤纹玉圭形饰,曲沃晋侯墓出土。

西周 龙纹玉牌,曲沃晋侯墓出土。

梯形,采用透雕及线刻技法,单面雕饰两条对立的S形双首龙,外轮廓镂空,以阴刻线装饰。构图对称,线条流畅。

西周 青玉双龙佩。

龙身上有阴刻线。一端龙作回首状,四边形眼,张口,发上卷,另一端小龙亦回首状,四边形眼,蘑菇角。

西周 人龙形玉饰。人龙合体是西周出现的新造型。

【春秋】

春秋时期,玦形龙已不多见,龙凤合体玉佩出现。龙形呈C形、S形、W形等,曲折多变,多以单阴线和浅浮雕技法琢刻。龙形五官简化,臣字目基本消失。

春秋 龙凤合体玉佩,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春秋 龙形玉佩,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春秋 龙形玉佩,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战国】

战国时期,双龙佩、龙凤佩最具特色。器身多片状或板状,龙体婉转多变,多作回首状,角和眼形状多变。通体多饰卧蚕纹、谷纹、勾连云纹及几何纹等。透雕、浅浮雕和线刻技法应用娴熟。

战国 龙形玉佩。

战国 龙形玉饰。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