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能源汽车上市以来,各个车评人一直都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各种测试。毕竟从以前燃油车的油耗表现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宣传续航里程也确实不太让人放心。比如宣传400km,结果能有个300km就算谢天谢地了。
不管是买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大家对于车辆的实用性和实用费用都是相当重视的一项,比如新能源车的续航能力和燃油车的百公里油耗表现等,肯定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部分。对于功耗的测试,国内和国外通用的标准也越来越多,比如NEDC、CLTC、WLTC等等测试法,但实际情况大家都知道,这些测试出来的数据是我们日常在用车时基本不可能达到的能耗表现,那么这些不同的测试法到底都有什么不同呢?众多测试法,到底哪个才是更准确、更贴近日常用车的表现呢?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一直存在一个疑问,人吃下去食物,经过消化把需要的营养吸收完然后剩下的以粑粑的方式拉出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科学家不直接从食物中提炼出人体所需的营养精华,然后吃了直接吸收了就不用拉屎了,这样不就不用争公共厕所了吗?
实际续航难以达到官方公布的标称值的主要原因在于标称续航是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车辆的各种行驶阻力以及行驶工况得到,无法完全贴近实际条件下更为复杂多变的驾驶场景。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常用测试方法主要为CLTC(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中国轻型汽车测试循环)循环测试法与WLTC(Word Light Vehicle Test Cycle,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循环测试法。
等速工况一般是指电动汽车在时速60公里的工况下匀速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续航里程。该工况下测出来的续航数据参考价值非常低,这完全是厂商为了给出一个“最大化的数字”来蒙骗消费者的。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NEDC的工况加速平缓,对比三者的加减速度,大家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NEDC真的是一个最缓的驾驶循环,而CLTC是最为激烈的。但是由于CLTC目前最要用于EV,相对来说,EV对激烈驾驶或者说急加急减不敏感,对续航影响有限。平均速度:CLTC<NEDC<WLTC,CLTC在这里意外垫底,不过也正常,毕竟我们各地都很堵,算是客观反映了驾驶的情况。较低的平均车速让EV采用这个工况做测试的时候占了不少的便宜,甚至做出了比NEDC时代更好的续航表现,比较可惜,其实可能的话,个人觉得用WLTC还是比较合适的。不过这里MIIT有自己的考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EV生产和消费地,他们希望EV上我们能够有自己的标准,以便日后在EV时代有自己的话语权,毕竟弯道超车的不仅仅是技术,标准也要的。
影响汽车能耗的因素很多,只看厂商公布的能耗,肯定难以了解到真实情况。购车之前,可以在各大平台,从车评博主、消费者口中了解一款车的真实能耗。另外,小通极为反感当前某些车企玩文字游戏,虚标车辆油耗的情况。此类问题通常出现在插混车型,车企给汽车标的能耗居然是百公里不到2L,甚至不到1L。他们能够得出这种数据,是因为车辆行驶时采用EV模式,能耗只是为汽车补电,车企又不把耗电量算进油耗,所以才能得出如此夸张的百公里油耗数据。可是电池的电量总会被耗尽,馈电油耗才是体现一辆插混车真实能耗的数据。这些车企的行为,甚至有点让我感觉,将车翻过来空转轮子测能耗有可能是真的了。最后,也希望国能车企可以采用EPA这种更贴近真实情况的测试方案。毕竟,消费者按照宣传买了车,结果发现真是续航与宣传不符,消费者该有多失望?
家用中小型电车(前驱轿车),日常百公里电耗14-16度(年均值),插混百公里12度+1 0.8升(年均值)。以上按家用市区计算。高速能耗高50%,但是基本不用考虑,就像在家吃饭,偶尔去饭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