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学者眼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明朝末期,虽然内忧外患,但是大明灭亡的根源还是财政危机。正因为没有钱,裁撤驿站,丢了工作的李自成才率领农民军起义,一路打进紫禁城,崇祯帝自缢;正因为没有钱,明朝军队发不出军饷,士气涣散,大明士兵无力抵抗清军;还是因为没有钱,为了对抗辽东的清军,明朝政府疯狂敛财,人民不满的呼声愈来愈强,导致明朝灭亡。
李自成起义路线图但奇怪的是,这一切都在1644年发生转折,清军入关后,掌握的领土比明朝更少,大片土地还在南明政权手里,人也更少。即便后来攻下了江南地区,江南地区的破坏也非常严重,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大清政府是如何化解财政危机的呢?
一、捉襟见肘,毒瘤根源
要说明朝明朝后期为什么没钱,那有点冤枉后期的皇帝,其实明朝从建立伊始就比较穷,这源于朱元璋订立的明朝制度。明朝的商业和工业虽然非常发达,但是工商的税收却很低,还有经常有偷税漏税的。原因就是商人和士大夫阶层的相互勾结,巨大的赋税全部都压在了耕地的农民的身上,大明每年的农业税极限就是200万两,没有能力增加“收入”,当然无力应付“支出”。
第二个原因是朱棣迁都北京。朱棣夺取皇位后迁都北京,当时北方的经济落后,无法供养庞大的政府机构、皇室成员和军队体系,要从江南调运大量物资,补给压力大增。郑和下西洋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重重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藩王和权贵的花销太大。朱元璋建国伊始,就用两幅面孔对待大臣和宗室成员,对官员“贪污零容忍”(这个大家想必都知道),对宗室是供养却是唯恐不足,每多出一个朱家子孙,国家就多给一份待遇,不像汉唐那样皇帝五服之外的宗室国家不再理会。当时王室的俸禄规格是:“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公主二千石,郡主八百石,县主六百石”。这种待遇没有人数限制,王室就可劲儿生孩子,儿子生孙子,孙子再生曾孙子,王室子嗣繁衍壮大,导致开销越来越大。
万历三大征到万历年间,宗室在籍共计13万人,地方每年供养朱家宗室的禄米为852万石,缴纳给朝廷约400万石,差了两倍还多,有些地方一年收入的禄米全部用来养宗室都还不够。万历初年,全国财政支出为1854万多两,其中宗藩俸禄551万多两,占29.76%。而万历三大征的军费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多万,导致征讨辽东都没有了军费。
除了禄米,还有赐田。明朝皇帝对宗室非常大方,每次赏赐都是几千顷起。比如万历之弟潞王有田四万顷,万历想要给儿子福王四万顷土地,因官员强烈反对,最终仍配给近两万顷,宗室自行兼并土地后,这些田地的收入相当可观,是一笔大钱。在禄米和赐田之外,宗室们还凭借身份带来的特权经营商业,是欺行霸市的垄断性经营,挤垮民营店铺,成为经济毒瘤之一。
第四个原因,万历时期爆发了“万历三大征”,也就是所谓的“播州之役”“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有对付倭寇的战争,战争是烧钱的。后金崛起,萨尔浒之战13万明军几乎被扫荡一空。为了弥补这个巨大的窟窿,自万历四十六年到天启七年,明朝在辽东花费6000万两白银修筑了一条巨大的“关宁锦防线”,可以说把明朝所有的积蓄都扫荡一空。
综上所述,尽管万历朝张居正改革出现过短暂的辉煌,但终究是昙花一现,挽救不了大明二百多年积累的弊病。
二、锦绣山河,烫手山芋
清廷入关之后,当时的清廷面对的困境比明末崇祯面对的还大,根据清廷的财政主管张玉书的记载,当时清廷的财政状况非常紧张:“除存留项额外,仅一千九百六十万,铜额缺至四百万,而各项经费犹不与焉,国用之医乏,盖视前代为独甚。”
耗费巨资的“关宁锦防线”清朝初年甚至还实行了一项特殊的“以钱赎刑”政策。例如史料记载:“因边疆为靖,师旅频兴,一所所入不足供一岁之出,今议开监生、吏、典、承差等援纳;给内外僧道度牒,准徒杖等罪折赎。”足以见得当时的清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困难程度。
三、开源节流,屠刀财政
所以疑问就紧跟着产生了:清廷到底怎么化解危机的?
1、严厉打击贪腐
从顺治十四年开始,清廷连年清扫各地的满洲八旗,轻则抄家,重则杀头,一年下来超过一百万两银子都流入国库,可以说解了燃眉之急。对收受财物的官吏,清政府给予严厉的处罚:“凡官吏枉法不枉事者,罢官,不再起用。凡出差巡查官吏,在出差巡查地受贿,以婪赃纳贿例治罪,同时,其所在总督巡抚以不查之罪处之。”
贪赃数额达十五两的人,处以杖刑一百。贪赃数额在一百二十两以上的人,处以杖刑一百,流放三千里的处罚。以顺治十七年(1660年),山东巡抚耿焞贪污一案为例,耿焞已经死亡,涉案人员杨桂英贪赃数额在十两以上,遭到革职查办,杖四十,并流放至宁古塔的处罚。这个处罚力度,震慑住了清朝官场。
2、重新开征三饷
仅靠打击贪腐,财务远远不够。所以清廷不得不重新开收三饷。三饷的加派反映了明末统治的腐败,使激化的社会矛盾更趋尖锐,清朝初年,摄政王多尔衮在总结明亡原因时,直言不讳地指出,明末所谓的“三饷”就是导致明朝败亡的最大弊政。
为此,满清入关后,为笼络人心,曾下诏蠲免三饷。不过说归说,做归做,待政权稳固后,清政府又开始重收三饷。特别是辽饷中的九厘银,不但没免反而还和他们残酷推行的易发令一样,被编入《赋役全书》,成为田赋的正式份额永久固定了下来。
3、降低截留钱款
上面介绍了,明朝王氏宗亲人员庞大,他们占据了明朝财政的一大半,再加上王爷们的大量田地也占了天下耕地的一半,所以明朝的中央其实最多也就调动全国一半的实力,清廷来了之后立刻让这些人把吃了二百多年的肥肉统统吐了出来,这招立竿见影。所以,虽然清廷只有明朝50%不到的纳税人口,但是收上来了比明朝还多的税银,可见明朝王氏宗亲占用了多少资源。
清兵入关4、开源节流
最后,“开源节流”。清政府在“节流”方面的做法主要有两种,裁汰官兵;停兴土木。如顺治六年五月,朝廷下令:“裁天津、凤阳、安徽巡抚、巡江御史、天津饷道等官,以裕国家经费之用。”精减人员,缩减机构,效果相当理想。
总之,在清朝初年的种种努力下,出现了“康乾盛世”,而大明的灭亡,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好像清朝不养八旗似的,还不是东林不与民争利.在他们眼中的民都是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士绅乡绅.要是隆万大改革能够持续下去还有清朝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