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住宅交易领域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即从传统的按建筑面积交易转变为按套内使用面积交易。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公摊面积”的处理上。传统上,中国住宅建筑以建筑面积作为交易标准,其中包括了电梯井、楼梯间、变电室等公共区域的面积,即公摊面积。然而,公摊面积的不透明性和不一致性常常使购房者感到困惑和不满,因为他们为这部分并不直接使用的面积支付了费用。
湖南省衡阳市近日宣布,从2025年开始,商品房将实行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这一举措再度引发了关于是否应该取消公摊面积的讨论。实际上,公摊面积并非越小越好,因为公共区域面积的减少可能意味着居住品质的降低。关键问题在于公摊面积的不透明性和不一致性,这使得购房者在拿到房子时,常常发现实际使用面积比预期小。
住宅建筑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具有多种益处。首先,这是国际通行做法,有助于提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与国际通行做法的一致性程度。其次,按套内使用面积交易有助于住房交易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可以解决套内建筑面积相同而住户使用面积不同的问题。此外,从技术角度明确按套内使用面积交易,能减少交易中的面积纠纷,让老百姓明明白白购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
然而,住宅以套内面积交易的趋势,可能会对未来房价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按套内面积交易使得购房者的实际得房率提高,减少了因公摊面积带来的额外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缓解购房者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开发商为了保持利润,可能会将减少的公摊面积成本转嫁到房价上,从而导致房价上涨。
以下为几个可能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
成本转嫁:开发商在减少公摊面积后,可能会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房价上,使得房价上涨。
供求关系: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购房者对住宅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按套内面积交易的住宅可能更受欢迎,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土地成本:土地成本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土地成本不断上升,进而推动房价上涨。
建筑材料价格:近年来,建筑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建筑成本增加,这也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总之,住宅以套内面积交易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房价上涨。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背景下,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平衡各方利益,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购房者也应理性看待房价走势,根据自身需求和能力做出合适的购房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