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团队打造的人工智能医院Agent Hospital将于2025年上半年面向公众开放。目前首批42名AI医生正在进行内测。Agent Hospital目前扩展至21个科室的300多种疾病,覆盖了绝大多数常见病和主要重大疾病。对于在支持疾病列表之外的疾病,系统也能够提供相当高质量的诊断分析。
2月9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通过AI医院内测版看到,作为一个医疗虚拟世界,Agent Hospital对真实医院的设施和流程进行模拟。根据分诊台护士的提示,“在本系统中,目前共建设了21个科室,每个科室都配有多位AI医生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0af9f431d532d53b871fdfff15330b.png)
针对每种疾病,系统都将依据最新的权威医学教材、学术期刊和诊疗指南进行精准地分类诊断和治疗。以肺癌为例,系统对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覆盖了指南中提及的关键亚型,并考虑其不同的分期情况,以提升AI医生诊疗水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d81939398c04067dc83a5f9cce5f663.png)
系统目前设置了三种模式:游客、患者和医生。在游客模式中,用户以游客身份了解医院;在患者模式中,系统对专业人士定向开放了“AI医生能力测试”功能,这也是此次系统内测的核心内容;在医生模式中,用户以医生身份进入医院。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海量患者是帮助AI医生进化的关键。真实世界中,一名出色的专科医生培养需要累积成千上万的案例经验,以及至少5~10年的临床经验,但在虚拟医院中,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完成。
记者注意到,除了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的Agent Hospital以外,上海等地也有人工智能医院领域的探索。2024年8月,上海微医人工智能医院率先成为“吃螃蟹的人”。目前,Agent Hospital系统已经构建了超过50万个来自不同国家地区、覆盖各个年龄段、患有不同疾病的AI患者。
随着AI医生的不断自我进化,未来将能够介入到真实的医疗应用场景中,辅助人类医生完成绝大多数工作,这也是智慧医疗领域最受关注的应用落地方向。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曾表示,倡导智慧医疗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否认AI医疗在某些方面能够超越人的生理和智力的极限,提升健康医疗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但在医疗实践中,不确定性是常态,这些不确定的事件,最终还是要留给人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