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背竹立柱补光:冬季方案及其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龟背竹,这可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绿植。它的叶片特别大,而且叶子上有着独特的不规则孔洞,就像龟背一样,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龟背竹在很多地方都适合作为室内观赏植物,在办公室、居家、咖啡厅甚至健身房前台等场景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冬季,龟背竹面临着一些挑战。冬季的光照时间短而且强度弱,很多地方特别是北方地区,室内的光照条件对于龟背竹的正常生长来说是不够的。比如说在华北地区,冬季室内的光线比较阴暗,龟背竹如果仅仅依靠自然光照,可能会出现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的情况。
就拿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来说吧。我的朋友小李,在天津的一家办公室里养了一盆龟背竹。天津的冬天可是相当冷的,而且日照时间特别短。小李的办公室朝北,那光照就更少了。一开始,小李觉得龟背竹挺好养的,也没太在意光照的问题。可是过了一个月左右,就发现龟背竹的叶子开始变得暗淡无光,新长出来的叶子也特别小,整体的生长势头很不好。这其实就是光照不足导致的。
在健身房前台放置龟背竹也是,健身房的客流量大,人员走动频繁,照明设备主要也是为了满足人员的活动需求,可能无法给龟背竹提供充足的光照。从地形地貌方面来看,在一些比较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健身房,这种问题就更加明显了。
那对于龟背竹立柱补光,在冬季有什么好的方案呢?首先,我们得选择合适的灯具。不能随便拿个普通的灯泡就去补光。现在有一种全光谱的植物生长灯就不错。这种灯的光谱比较接近自然阳光,能满足龟背竹生长所需的各种光线成分。
在补光的时间上,要分情况来看。如果是刚开始补光的龟背竹,每天可以给予3 - 5个小时的补光时间。就像在我的老家江西,有个花友在网上分享说,他家的龟背竹之前也是因为光照不足叶子发黄,在知道了这个补光时间后,每天给他的龟背竹补光4个小时左右,过了大概7天,就能看到叶子有点起色了。随着龟背竹适应补光环境后,可以逐渐增加到每天7 - 10个小时的补光。
那关于立柱的设计呢,要考虑到龟背竹的株型。如果龟背竹比较小的时候,用那种比较细小的立柱就可以,但是随着龟背竹的生长,可能就需要更换更粗更高大的立柱。立柱的材质也有很多选择,像木质立柱会比较自然,但是要注意防潮,不然容易腐烂;金属立柱比较坚固,可是可能会有生锈的风险。在一些湿度比较大的南方地区,像广东,木质立柱就需要做好防潮处理。
我们也可以把龟背竹和其他绿植放在一起比较,看看它们在补光方面的不同。比如散尾葵,散尾葵也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但是它的耐阴性比龟背竹稍强一些。在冬季,如果光照不足的时候,散尾葵可能比龟背竹多坚持几天才会出现生长问题。再比如虎皮兰,虎皮兰比较耐阴,它对光照的要求没有龟背竹那么高,在同样的弱光环境下,虎皮兰可能只是生长稍缓,而龟背竹可能会叶片发黄。
还有琴叶榕,琴叶榕也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室内绿植。它在充足的光照下,叶片会更加翠绿有光泽。但是琴叶榕在冬季补光的时候,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比龟背竹更高一点。如果光照强度不够,琴叶榕的叶片虽然没有龟背竹那样会明显发黄,但是会缺乏生机。
另外就是幸福树,幸福树的生长比较缓慢,在室内养护的时候,它需要的光照时间和强度都比较适中。和龟背竹相比,幸福树在冬季稍微少一点光照可能也不会马上表现出很糟糕的状态,而龟背竹如果没有足够的光照,很快就会出现问题。
对于在咖啡厅这种场景下的龟背竹,除了补光,还得考虑整体的搭配。咖啡厅的氛围比较温馨、优雅,龟背竹的摆放要和周围的装饰相协调。如果周围是比较复古的装修风格,那选择一盆叶片有一些残缺痕迹、更具自然古朴感的龟背竹会更好。而且咖啡厅的人流量比较大,要避免顾客不小心碰伤龟背竹。
在办公场景下,龟背竹除了进行立柱补光和美观的考量,还可以对员工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在有绿色植物的办公环境中,员工的压力感会降低。但是如果龟背竹因为光照不足长不好,那这种积极的影响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是在居家场景下,在不同的房间里龟背竹的养护也不一样。在朝南的房间里,可能龟背竹对补光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大,偶尔补补光就好。但是在朝西或者朝东的房间里,根据季节光照角度的变化,要灵活调整龟背竹的位置和补光的时长。
从3天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可以看到龟背竹在合适补光方案下逐渐的变化。刚开始3天的时候,可能还不太明显,但是到了7天的时候,就像前面提到的江西花友说的,就会有初步的改变。15天左右的时候,龟背竹的生长状态会有更明显的提升,叶片开始变得饱满,新叶也会长得比较大。到了一个月的时候,整盆龟背竹就会有全新的面貌,生长速度会明显加快,而且健康状况也会大大改善。
在寒冷的东北地区,冬季室内取暖设备较多,空气往往比较干燥。这时候龟背竹除了补光,还得注意保湿。可以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或者定期给龟背竹的叶片喷水。而在相对温暖的西南地区,虽然冬季气温不是很低,但光照依旧是个问题,在补光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光照过强灼伤龟背竹。
在加工效益方面,这里说的加工效益不是指把龟背竹加工成什么产品,而是指在养护管理龟背竹的投入和产出方面。比如在购买补光灯、立柱材料等方面投入一定的成本,但是换来龟背竹健康生长,在视觉上给场景增添美感,同时在空气净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就是一种好的加工效益。在一些商业场景像咖啡厅、健身房前台等,龟背竹长得好,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这其实也算是一种效益。
那在不同的季节,龟背竹的补光需求也不一样。夏季的时候,虽然光照充足,但是也要避免中午很强的阳光直射龟背竹,不然容易灼伤叶片。而在秋季,光照强度逐渐减弱,也可以适当给龟背竹补充一些光照,但时间和强度都不需要像冬季那么多。
龟背竹在生长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病虫害。比如叶斑病,龟背竹的叶片上会出现一些小斑点,这时候要及时处理。如果不及时处理,在低光照、高湿度的环境下,比如在潮湿的南方地下室场景中,叶斑病会迅速蔓延。还有介壳虫,一旦发现,要用专门的药剂进行处理。
对于龟背竹立柱补光的冬季方案,每个地区、每个场景都有不同的情况。像华北地区的室内冬季非常寒冷,龟背竹除了补光还要保暖;而华东地区可能在温度上相对好一些,但光照问题还是很突出。在居家场景中,可能更注重美观性和和家庭成员生活的协调性;在商业场景中,更关注龟背竹对顾客的吸引力和对整体环境氛围的营造。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龟背竹这种绿植在场景中的放置和养护理解是不是也有所不同呢?比如说在一些东方文化中,人们可能更注重龟背竹在家庭风水方面的寓意,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更多的是从装饰美学的角度去看待龟背竹。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或者经历呢?这也是我们在养护龟背竹过程中可以思考的一个有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