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冬季催花,温度调控技巧,温泉酒店造景,花期控制要精准
在花卉世界里,睡莲是非常独特的一种水生绿植。它有着美丽的花朵,在水面上静静漂浮,那花瓣层层舒展,颜色也极为丰富,有纯洁的白色、娇艳的粉色,还有神秘的紫色等。睡莲喜欢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和其他水生花卉相比,它的根状茎在水下淤泥中生长,叶片漂浮在水面,花朵则亭亭玉立出水面开放。
先说说在居家环境里养睡莲的痛点吧。有朋友在自家小院的水池养睡莲,到了冬季,睡莲就进入了休眠期,原本生机勃勃的水景变得有些沉闷。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让睡莲在冬季也能展现出花期。这时候温度调控就很关键。比如说在华北地区,冬季寒冷,要是能把睡莲周围的水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花期就能有一定的保障。一般来说,把水温维持在15 - 20摄氏度左右,经过15天左右的适应期,睡莲可能会有萌动的迹象。
温泉酒店造景是很热门的一种景观打造。在华南地区的温泉酒店,有位负责人就找到我咨询睡莲的事。他希望在酒店的温泉池边打造一片迷人的睡莲景观,并且想控制花期,让花期恰到好处地与旅游旺季重合。我给他提了几个不同品种对比。像普通白睡莲,花期相对集中在夏季;而蓝星睡莲,花期稍微长一点,从夏季能延续到初秋。还有黄睡莲,它的花朵颜色独特,不过在低温下比较脆弱。对比之下,澳洲星花睡莲比较适合在温泉酒店这种环境下种植,它花期从晚春到秋季,在温度调控下,冬季如果能维持合适温度,也能有少量开花的可能。
说到温度调控技巧,这可是让睡莲冬季催花的关键。在江浙一带,有个老板在自己的农家小院里养了不少睡莲。他最初按照常规方法在冬季让睡莲休眠,但看到别人在冬季也能让睡莲开花,就前来求教。我告诉他,如果是刚从土壤挖出来的睡莲根茎,想要在冬季催花,要先让它在5 - 10摄氏度的环境里适应3天,然后再缓慢升温到10 - 15摄氏度,大概7天左右,让它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如果是在南方一些温暖地区,比如云南部分地区,冬季气温比较温和,在10摄氏度以上的天数比较多。当地的睡莲种植户李大爷分享他的经验,他发现只要冬季能保证睡莲接受每天3 - 4个小时的阳光直射,再加上水温在15摄氏度左右,不需要特别的催花处理,在一个月内可能就会有花朵冒出来。
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也会影响睡莲冬季催花和花期控制。在山区,比如湖南的一些山区农家,那里气温比平原地区低,而且昼夜温差大。一位农户说他之前在自家山泉水养的睡莲,冬天根本不开花,花期控制几乎不可能。后来他在水池周围加了一些保暖设施,像简易的塑料大棚,晚上在棚内加一些发热设备,将水温控制在合适范围。大概半个月左右,他惊喜地发现睡莲有了一些开花的迹象。
再对比不同品种的睡莲在冬季的表现。白睡莲花瓣洁白如雪,但耐寒性相对较差。在一些寒冷的北方地区,如果没有专业的控温设备,到了冬季它就基本告别开花了。而耐寒睡莲品种,像雪白睡莲,它能适应的温度范围更广一些。在山东的某个温泉度假村里,工作人员想打造冬季观花的特色景点,选择雪白睡莲,在冬季通过不断监测水温、调整水位等方式来控制花期。水温白天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晚上不低于10摄氏度,经过一个月的精心调控,终于在冬季看到了一些零星的花朵。
在咖啡厅这样的场景里,也有养殖睡莲的情况。有些咖啡厅想营造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在店里的水缸里养睡莲。但到了冬季,绿植状态不佳。这和当地的气候有很大关系。在北方城市,冬季室内虽然有暖气,但空气比较干燥。有位咖啡厅老板发现,他的睡莲在这个时候很容易烂叶。他尝试把水温稍微提高一点,同时在周围环境里增加一些加湿设备,大概10天左右,睡莲的状态就好了很多。
对于睡莲冬季催花和花期控制在温泉酒店造景中的具体操作。在四川的一些温泉酒店,周边的地形比较复杂,水温也受到当地水源和地质的影响。有位酒店经理想打造一个四季都有睡莲景观的特色区域。他们在冬季会定期检测土壤温度(因为睡莲根茎在底下土壤里),通过添加温水的方式慢慢提升土壤温度到合适的范围。这个过程大概需要7 - 10天。并且他们发现,不同深度的水位对睡莲也有影响。浅一点的水位,水温回升快一些,有利于睡莲的恢复和萌发新枝。当水温达到12摄氏度左右的时候,把水深调整到8 - 12厘米左右,持续一个月左右,睡莲就会有更多的花苞出现。
我们再看看办公室或者学校花房这种场景。有个网友分享她在办公室养睡莲的经历,她觉得把睡莲放在办公室很有趣。但冬季办公室暖气太足,空气流通又不好,睡莲有点萎靡不振。她按照网上的一些经验,把睡莲连盆放到一个大的塑料箱里,在箱底垫上一些加厚的泡沫来保温。然后每天定时打开箱给睡莲换水,让空气有一定的流通。大概持续3天,睡莲的叶子就又有精神了。但是到了开花这一步就比较难了,因为办公室环境很难精准控制光照和营养供给等花期关键因素。
还有在农村庭院的场景。在山西的农村,有个庭院里有很大的池塘,池塘里养了睡莲。到了冬季,池塘大部分时间处于冰封状态。农户想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让睡莲开花。他在池塘一角做了个特殊的小区域,用砖砌起来,里面铺上厚的保温材料,然后将挖出的睡莲根茎放在里面,在周围放上一些发热的农膜,持续一个月,发现根茎没有冻坏,但是开花效果还是不太理想。这也说明睡莲冬季催花和花期控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我们再来看两种比较冷门的睡莲品种。一种是印度红睡莲,它的花朵颜色非常艳丽是那种浓郁的红色,它的花期在夏季较长,到了冬季比较难养护。在北方的室内如果想让它冬季开花,需要把温度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而且要保证充足的光照,这个光照时长要每天达到6 - 8个小时左右,大概经过一个月左右才能看到花朵孕蕾。还有一种是蓝睡莲,花朵成紫色系,它在低温下生长缓慢。在华东地区的一个小花园里,种植户发现蓝睡莲在冬季如果不采取保暖措施,基本处于停滞生长状态。经过摸索,他们在冬季将水温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并且每周给睡莲施一点稀薄的液肥,一个月左右,蓝睡莲有了一些缓慢的生长,但开花也很少。
对于睡莲冬季催花和花期控制在不同场景下还有很多要点。在公园的景观水域。在广州的公园里,水温相对较高,睡莲在冬季也能较好生长。工作人员发现,定期清理池塘里的杂物和残叶,能让睡莲更好地接受光照和空气。并且他们发现,在冬季如果能在水面撒上一点天然的有机肥粉末,大概每半个月一次,持续一个月,睡莲的生长会更加旺盛,花期也会相对提前。在四川的一个城市公园里,他们尝试用不同颜色的睡莲组合造景,在冬季控制花期方面,通过对不同品种的温度调控、光照调节等手段,让不同颜色睡莲在不同时间段开花,营造出一种延续性的花期景观。
回到温泉酒店造景这个话题。在海南的一些温泉酒店,那里气候温暖,冬季基本不用太多复杂的催花手段。但为了让睡莲在整个冬季都能有较好的状态。酒店的工作人员还是会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进行养护。对于比较娇贵的进口睡莲品种,他们会每天监测水温,根据水温调整周围植被的遮挡度来控制光照强度。比如水温在22摄氏度以上的时候,会适当减少遮阳,让睡莲有一定的耐热适应性锻炼。如果水温到了18摄氏度左右,就增加一些遮阳时间。经过这样细致的调控,整个冬季睡莲都能保持较好的观赏状态。
在居家养睡莲中,很多家庭没有专业的设备。像有个家庭在北方的公寓里养睡莲,到了冬季,几乎就放弃了对睡莲花期的控制。但如果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也能改善。比如把睡莲放在一个双层玻璃缸里,中间夹一层泡沫来保温。再配合室内的暖气调节,把水温维持在合适范围。有一个家庭尝试了这种方法,经过10天左右,原本萎靡的睡莲就又有了一些生机,虽然不能像在温暖的夏季那样盛花,但也能看到少量的花苞。
我们在种植睡莲的时候,不同季节对于土壤的要求也不同。在夏季,土壤肥力消耗快,需要及时补充。但在冬季,对于要催花的睡莲来说,土壤肥力不能过多。比如在湖南的一个小型睡莲种植基地,冬季他们在施肥方面特别谨慎。因为过多的肥会使睡莲在低温下烂根。他们只给少量的缓释肥,大概是每盆2 - 3克左右,持续一个月,发现睡莲根茎的状态还是比较健康的。
而且不同品种的睡莲对水质的要求也不一样。像香睡莲这种带有香味的品种,它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冬季,水温高的时候更容易滋生细菌污染水质。在上海的一个水生花卉展馆里,展示了很多睡莲品种。工作人员发现香睡莲在冬季要经常换水,大概3 - 5天换一次水,把水温控制在15 - 18摄氏度,这样能保持较好的状态,减少花期延后的情况。
在商业景观打造中,花期精准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些城市的商业街区的小型喷泉池塘里,也有睡莲的身影。商家想要在节假日等高峰期让睡莲盛花来吸引顾客。在华北的一个商业街区,工作人员在冬季尝试控制睡莲花期。他们先是给睡莲做了一个低温春化处理,在5摄氏度左右的环境里持续20天左右,然后慢慢升温,同时调整水位、光照等因素。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圣诞节前后竟然看到了少量的睡莲开花,给这个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亮色。
对于睡莲冬季催花和花期控制在不同地域、不同场景中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地方。比如在西藏的一些高原温泉酒店,那里的高海拔和特殊气候条件下,睡莲能否通过合适的温度调控等手段在冬季催花,还有待研究。而且不同品种的睡莲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可能又有不同的表现。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种植经验或者独特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