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
01
“孝顺”,这两个字对我们来说,想来都不陌生。
一直以来,从父母到亲朋,甚至是我们读书时的课本和老师的谆谆教导,都少不了一句:“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
不可否认,作为子女,成年以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是应该向父母尽孝的,毕竟,父母辛苦养育了我们,没有父母的付出就不会有我们后来的成就。
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在养大了子女后,不管怎么做、对子女是怎样的态度,都可以拿着以前的“养育之恩”、肆无忌惮地索取,一点也不顾及子女的感受。
父母和子女之间,怎么样才是最正常的、又最容易被接受的状态?
私以为很简单:父母慈,子女孝。
可能有人会说,父母能做到慈祥,但子女却不一定都孝顺。
可,真的是这样吗?
有多少父母能真正地对每一个子女都是慈祥有爱?那种适度又有温度的爱?
其实,说到底,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也是要“有来有往”的:父母真心爱着每一个子女,不过分宠溺,也不顾此失彼;子女亦能看到爱、接受爱、并回报爱。而不是任何一方,在该付出爱的时候未曾真心给予过,却在“有需要”的时候又一味地以“道德、责任”作为裹挟。
02
因为“尽孝”而发生的一场争执41岁的唐梅(化名)因为不愿在医院陪护生病的老母亲,以及拒绝老母亲出院后到她家休养身体,被母亲和大哥指着鼻子大骂“没良心的白眼狼、不孝女,白养一场!”
对于母亲和大哥的责骂,唐梅并没有往心里去,相反,她还微笑着直接怼了一句,“只要你们心里开心,怎么骂都行!只不过,你们骂一句,我就会把拿来的钱减掉一百!放心,我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算数还是可以的!”
说完,唐梅便从准备好的钱中迅速地抽走了几张。
老母亲见状,虽然扯着嗓子喊了句“真是长本事了!以为有点钱、连老娘都说不得了吗”,但终究没有再骂下去。
看到老母亲因愤怒而气喘吁吁的神态,唐梅无动于衷、没有一句安慰,她只是一脸平静地放下了手中的2700块钱,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了病房。
不过,还没走几步,大哥的声音再次从身后传了过来,“生她养她那么多年,老娘都躺到了床上,她竟然还视而不见!这几年每次需要她了,她不是不关心就是推脱责任,一个女人心怎么能那么狠!我就没见过这么无情、不孝的人!”
唐梅觉得很是可笑,谁都可以说她不孝,但她的大哥是最没资格开口的那一个。
这几年,老母亲一有点头疼脑热,的确是动不动就打电话找她,她是没出过力,还时不时推脱、不管,至少每次或多或少都给老母亲转了些钱,可大哥呢?作为最受宠的儿子,他又做了多少?
不是动动嘴皮子说两句好听的话哄一哄老母亲,就是太忙了、抽不出空到老母亲身旁尽孝,就连钱,也别指望着他能出一分,全把责任推给了唐梅的二哥,美其名曰“你们压力小,条件也好点,就辛苦一下,帮老母亲分担一些!”
“说实话,我们家,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我母亲和我大哥!就连话,我都不想和他们多说几句!”唐梅冷笑着,一点也不掩饰自己厌恶的情绪,“他们真的伤我太深,直到现在,虽然我年纪不小了,日子过得也不错了,但想起以前,我仍然心痛难忍……你说,为什么越是至亲,对你就越狠?”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唐梅和母亲、大哥的关系变得那么差?
还是要从唐梅的婚姻说起。
九年前,因为再也忍受不了丈夫总是在酒后发酒疯摔摔砸砸,唐梅鼓起勇气和丈夫离了婚。
在镇上开超市的丈夫,也算财大气粗,非但没有一丝愧疚之心,反而恶狠狠地指着唐梅的鼻子,让她收拾好行李,带着她五岁的儿子一起滚出去。
唐梅明白,丈夫之所以敢这么“猖狂”,除了他家里有点钱外,更多的是,他觉得以唐梅家人的态度,过不了几天,一定会让她哭着求着要回来。
当初,就是因为看上了丈夫的家庭条件,唐梅的母亲不在意这个左腿有点跛、又比唐梅大五岁的男人,听了媒婆的蛊惑,执意让她嫁过去,声称“男人大点会疼人,他的腿是进货时磕碰的,也不是先天的,影响不到后代,找这么一个婆家,总比你在外累死累活、打工的强!就连家里人也跟着你沾光!”
母亲苦口婆心的规劝加上大哥信誓旦旦地保证“咱家男人多,他敢欺负你,大哥、二哥定带着村子里的男人去找他算账”,让唐梅松了口,终是嫁了过去。
一开始,对于自己的婚姻,和大多数女人一样,唐梅也觉得只要自己懂事一点、贤惠一点,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虽然丈夫和婆家人看不起她这个“村子里没见过世面的穷女孩”,除了使唤她、就是指责她笨手笨脚,但想到自己毕竟是吃婆家的饭,她常常劝自己要忍,要有所长进,争取让婆家人高看。
可,不是所有事都能靠“忍”就过下去的。
和丈夫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唐梅发现他极爱喝酒,而且每次喝完酒后都会耍酒疯,还劝不得,越劝脾气就越暴躁,甚至在唐梅怀孕将近六个月时,他还动了手。
后来,有了孩子,丈夫非但没有任何收敛,反而还变本加厉,有时候,当着孩子的面就打打砸砸、骂骂咧咧,唐梅还未开口说一句“别吓着孩子”,他的巴掌立马就甩了过来。
因为受不了丈夫的坏脾气,唐梅曾回娘家寻求过帮助,也曾表达过自己想离婚的诉求,可每次,她的母亲不是劝她“哪有两口子不吵架的?你多顺着他,别和他犟”,就是告诫她,“一个女人因为男人喝酒就离婚,说出去了多丢人!岂不让别人笑话咱家!”
就连曾说要当她靠山的大哥也嘲讽她,“没出息!男人喝个酒、说个脏话都看不惯,碰一下吧,还闹着要离婚!又不是从小到大没有磕伤过!就问你,离了婚你还能找这么好的婆家不?”
就这样,忍耐了一年又一年,眼看着孩子逐渐大了,丈夫还没有一点“长进”,唐梅又气又无语,终于有天晚上,在丈夫发酒疯时,她忍无可忍、抱怨了一句“这几年我过得都是啥日子”,被丈夫打了两拳后,她提了离婚。
离婚后,带着儿子、拎着行李箱无处可去的唐梅,一时便回了娘家,她本想着自己结婚那几年没少攒私房钱“帮助”娘家,如今看在她娘俩儿困顿的份上,娘家也会暂时帮一把的,可谁知,踏进娘家门的她,刚把自己的情况说出来,母亲和大哥顿时就把她骂了个狗血淋头。
“离婚这么大的事儿,你都不和家里人商量,既然如此,你还回来干什么?你那么有主意,就别带着孩子给娘家人添堵啊!也不知道你咋想的,自己一个人走就是了,还非要带着一个拖油瓶,到时改嫁都不好找人家!”
唐梅很是心塞,她的右脸被打青了一块,午饭也没吃上一口,母亲和大哥一句安慰都没有,竟然还接连指责她。
还是一旁的父亲和二哥看不过去,劝了句,“让她们娘俩先填饱肚子!离都离了,还说那么多干什么?不管咋说,男人动手打女人就是不对,还是当着孩子的面,这日子过下去有啥意思?让小梅先住家里一段时间吧,其他事等她找到工作再说。”
这一番话让唐梅的心里温暖了不少,就在她感激地对父亲和二哥道谢时,一旁的母亲开了口,只不过,她并不是支持留下唐梅,而是让她再另找地方。
“离了婚的女人呆在娘家算啥?还带着别人的孩子,这不净是让人在背后嚼舌头吗!人家还以为是我们做啥对不起人的事儿了!这家里总归还有她俩哥呢,不能让她坏了哥哥们的风水,有能耐离婚,咋没能耐想好后路呢?去外面租个房子吧!”
“妈,我不信什么风水,妹妹也是不得已,就别……”二哥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大哥上前打断,“你懂啥!这些习俗听老娘的总没错!她主意那么多,就让她自己去想办法!”
看着家里人因为自己而争来争去,唐梅心里五味杂陈,她不愿再做无谓的“挣扎”,于是拉着行李、带着五岁的儿子,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娘家。
谁知,刚走出大门口没多远,二哥追了上来,他硬是塞了一个小包裹(里面有4152块钱),拍了拍唐梅的手,说了句“别和妈、大哥计较,他们也是一时想不开,以后难了就给二哥打电话!”
“我二哥是家里唯一让我牵挂的人!我难的那几年,他背着父母和二嫂给我汇过好多次钱,当然,这些年,我条件好了后,都加倍还给了他。”唐梅笑着说,能看得出来,提起二哥,她是发自内心地开心。
带着儿子在外漂的那几年,日子过得非常艰辛,为了多赚点钱,唐梅几乎脏活累活都尝试过,从摆摊、发传单,到工地、饭店、超市,直到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她曾打工的一个饭店的老板娘,把她介绍给了自己做电商的妹妹,她的苦日子才算是到了头儿。
因为干活儿细致、又快,头脑也灵活,再加上还爱学习、琢磨,唐梅逐渐做出了点成绩,虽然她的工作越来越忙,但经济条件慢慢好了起来。
听说她在外混出了点“名堂”后,从不主动联系她的母亲,开始时不时打了电话,不仅如此,偶尔过节,母亲还会让她多抽出时间回家看一看。
最初,对于母亲的“热情”,唐梅没有太大的反应,难的时候没有亲情的支撑,如今熬过了那段苦日子,她自然就不再对亲情有任何的期待,只是,尽管她冷漠、抗拒,但在母亲一次次“我老了、身体也不行了,生你养你那么大,都不值得你回来看一看吗”的恳求下,她还是没能狠下心。
可能也是想到她心会软,这之后,母亲和大哥不是轮流劝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外面住,也没有个伴儿,太不安全,不如把妈接过去,还能帮你做个饭、接送一下孩子”,就是叮嘱她,是爹妈辛苦养大的孩子,到了爹妈老的时候,也该尽点孝心了。
特别是自从父亲过世后,母亲想跟着她养老的心思是越来越明显了:称病、装作身体不舒服,大病小病都非要往医院里闯,动不动就打着休养身体的名义想去她家,只不过,每一次,都是被唐梅用钱打发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哥会怒气冲冲地指责她,但凡老母亲有需要时,从来都见不到她。
“我是真的恨母亲和大哥太自私,可是又下不来那个狠心一点都不管!他们还说我对这一家人那么冷淡,以前他们怎么没想过,都是一家人,别对我那么无情呢?反正以后,钱我会按照一定的标准给老母亲,算是赡养她,但是其他的,我无能为力!就算被骂不孝、白眼狼,我也不会妥协。我真是忘不了离婚后回娘家被赶出门的那一刻,这么多年每每想起那一幕,总感觉自己在娘家妈眼里,好像连狗都不如。”唐梅噙着眼泪,一脸悲伤。
03
不知大家是什么感受,反正我在倾听的过程中,一度哽咽。
有对唐梅的同情,也有对唐梅老母亲的气愤。
实话讲,在我接触的案例中,因为离婚被娘家父母“拒之门外”的女人也有,但是大多是在过年时,说是“离婚的女人不能回家过年”,像唐梅这样,在平常的日子里都能因为自己离婚而被母亲嫌弃,我真的是说不出的难过。
不知为什么,虽然现在人的思想在进步,但是有些地方,有些父母还是会认为离了婚的女儿会给娘家人“蒙羞”,哪怕这个女儿一直都孝顺、听话,可只要她离了婚,曾经所做的一切在父母那里全都被抹去了。
而这些,仅仅是因为这个女人她的娘家还有兄弟。
很多人说这是“重男轻女”,为了儿子的利益,女儿就该做出“让步”。我不理解这所谓的“重男轻女”,但是既然儿子重要,一切都能优先为儿子考虑,为什么到了需要给父母尽孝的时候,不优先让儿子出钱出力,反而想到了那个不被娘家“认可”的女儿?被重视的儿子可以忽略“父母辛辛苦苦养大我们,我们要尽点孝心”,为什么到了被轻视的女儿这里,一旦做得不如意,或者没能按照父母、兄弟的要求去尽孝,就变成了“父母辛辛苦苦养大你,你却无动于衷,真是白眼狼”的责备?
真的,有些父母和兄弟是很双标的。
有好处的时候,女儿是外人,要“靠边站”,甚至还不能损害娘家人的“利益”;可一旦需要出力了,女儿就是一家人,就该顾及父母的养育之恩、兄弟之情,要好好“表现”。
这,真的是亲情吗?
如果一份亲情,没有它应有的温馨、暖心,反而展现的是肆无忌惮地索取、或伤害,那么,这样的亲情,真的不值得维系、或者是付出。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有这样一句话:“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愿,父母和子女都能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不是会破坏风水的嘛,原话还回去啊。以德报怨,何以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