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谜:孟姜女竟然是秦始皇的姑姑!秦始皇被冤枉了二千多年

九九过去 2024-03-15 00:35:38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相传孟姜女哭倒长城后,恼怒的秦始皇派兵捉拿,当看到孟姜女貌美如花,于是荒淫的秦始皇想占为己有,为得到孟姜女,甚至接受孟姜女提出的三个苛刻条件,可当秦始皇一一照办后,贞烈的孟姜女却纵身跳进海里……

​​传说毕竟是传说,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的,但我们可以根据众多历史地理的考察考证中,来还原孟姜女和秦始皇的真实关系。​早在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时期,强大的秦国决定战略东进,为维护后方的稳定,把生活在秦西北的戎翟驱逐到今临洮一带,并两端倚洮渭之天险,中间借东峪沟河谷地带修一道长城拒翟人于长城之外。

但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秦地发生强烈地震,长城受到严重破坏,于是秦将司马错率兵跨过倒塌的长城,在今临洮建立翟道,抽调筑守长城的秦兵沿岷江南下,联合巴、蜀兵“浮江伐楚”,攻下楚黔中(今湖南常德一带)。

而同在这一年,为了给修筑长城的丈夫范喜良送“寒衣”,孟姜女从家乡同官(今陕西铜川),历尽艰辛,不远千里来到陇西(今临洮一带)。却得知其夫死后被筑在长城下。孟姜女悲痛欲绝,伤心大哭,突然地动山摇,长城竟被“哭”倒了。从此,孟姜女一“哭”成名!成为那个时代“哭感天地、气感山河”的传奇式女子而被崇拜和模仿。

后来,秦楚战局稳定后,孟姜女随曾跟司马错一起“浮江伐楚”的乡邻在黔中定居生活,今天湖南津市还有孟姜女庙,相传为孟姜女故里。

秦始皇(前259—前210)在公元前221年38岁时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按公元前280年“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为16岁计算,若此时还活着,已经75岁高龄了。这与传说中秦始皇想霸占年轻貌美的孟姜女故事大相径庭。所以起初笔者认为孟姜女跟秦始皇在历史上是没有交集的,传说故事也是后人杜撰的。 ​​但笔者在实地走访考证孟姜女故事盛行的湖南津市、陕西铜川、河南新乡和绥中姜女坟等相关史料时,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湖南津市除了有孟姜女庙,还有个皇姑山,且在公元前220年秦统一六国后在此地域初设慈姑县;陕西宜君县哭泉镇姜女泉西北不到6里地有个皇姑庄村,该村村民现都已搬迁,只留下残破的房屋,在当地热心村民的指引下得知该村曾有一建制较大今叫庙台子的庙宇遗迹,发现残破砖瓦颇多,该村民讲有一石碑因修桥深埋在路下,无以考证,其西南方向不到5里有一仙姑庙梁,是当地最高处,上有一庙宇旧址,据当地人讲清朝时还香火唱戏不断,后因地震破坏,想必是皇姑庄村的庙宇搬迁到这里的;河南新乡有孟庄、孟姜女河、孟姜女桥等地名,看来在古代孟姜女传说也必盛行,在辉县百泉镇有一古寺名曰皇姑寺,寺内有北魏石刻造像碑,说明在北魏以前就已存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葫芦岛市绥中县万家镇止锚湾海滨发现秦行宫遗址,被相关专家确定为秦始皇驻跸过的碣石宫。碣石宫中轴线南端相距400余米海中耸立三座奇形礁石,称为碣石,是历代传说中的孟姜女坟。陕西铜川市宜君县皇姑庄村这些历史地理材料让我们不得不把孟姜女和秦始皇关系重新解读:若秦始皇尊崇“气感山河”、“哭”倒长城的民女孟姜女并有称谓的话,依他们的年龄只能是姑侄关系。事实果真如此,秦始皇尊拜孟姜女为“尼姑”(意为尊敬的姑姑,或为“尼姑”一词由来)。所以最初人们称孟姜女为皇姑,祭祀孟姜女的庙为皇姑庙或仙姑庙,北魏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后,有些庙则改名为寺。 ​始皇二十六年,在临洮发现高五丈,足履六尺,穿夷狄服的十二巨人,古人认为这种自然异象将受其祸!但这一年秦始皇却顺利兼并六国,反以为祥瑞之兆,于是销毁天下兵器,铸造十二个象他们一样的“金人”立于殿前。次年(公元前221年),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秦始皇携“通神灵,气感山河”被尊为“尼姑”、拜为奉常(官名,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的孟姜女率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西巡,其主要目的就是去临洮(今渭源秦王寺)孟姜女“哭”倒长城、“滴血认夫”的地方祭祀山川神灵,以答谢上天神灵给予的难得祥瑞之兆。

此后,孟姜女一直定居生活在秦帝国的“中心”河内郡(今河南新乡市辉县),例行日常的祭祀活动。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第二次东游,渡过黄河来看望孟姜女,在阳武县博浪沙还险被张良派人刺杀。

始皇三十二年,八十高龄的孟姜女病逝,秦始皇第三次东巡,亲自“披麻带孝”,以“虎贲执绋,鲛人送榜”国葬仪式,合葬孟姜女夫妇于碣石,封孟姜女为“贞夫人”,追封其夫范喜为“左军将军”。 ​在这里,有人会问:孟姜女传说故事在全国影响如此之深,传播如此之广,作为真实的历史,为何正史记载却极少呢?笔者是这样认为的:在信息闭塞的古代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在民间广泛流行传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奇异感人的事件、津津乐道的受众和统治者及官员的大力推广。而孟姜女集“美女、奇女、贞女”于一身,自然是人们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话题和崇拜的人物,而最主要的是因为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在全国统一后为了政治宗教文化的需要和个人心愿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大力宣传推广,并在全国范围内“坏城郭,决通堤防”之地立“皇姑庙”等大型祭祀活动,是孟姜女故事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所以在那个时代孟姜女已经是跟秦始皇“捆绑”在一起的一个“神”的存在,被人们以崇拜的神仙一样祭祀纪念,民间影响极大。​但众所周知,秦帝国在秦始皇死后只持续了短短的三年多就被灭亡,最终由平民出身的刘邦以武力征服天下,建立汉朝。时过境迁,但秦始皇在民间的影响还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民众的意识形态还不认可平民出身的刘邦称帝,所以西汉建立之初并没有在意识形态上马上进行改革,而实行的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政策。《史记.孝武本纪》载:“元年(前140年),汉兴已六十馀岁矣,天下乂安,荐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等到六十多年后社会安定,秦始皇的影响减弱、淡化后,在汉武帝时才着手意识形态上的变革,当然作为皇姑已被神圣化的孟姜女相关史实也尽量淡化、删去、甚至篡改,取而代之的是以姜女、贞女、杞梁妻等身份出现,直至后来民间演变成孟姜女是以死来反抗秦始皇暴君行为的典型代表!所以汉武帝时慢慢消除已被神圣化的孟姜女在民间的影响,也是为了统治的需要而进行的一场意识形态的文化运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