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有多残暴?屠尽全城300万人,自己妻儿为何也没放过

走入世史界 2025-03-27 19:48:19

明末农民大起义时,有两个极其出名的起义军领袖,一个是一路杀进北京,逼死崇祯皇帝,建立大顺王朝的李自成,另一个是转战西南,建立大西政权的张献忠。

这些农民起义军,最开始可能都是打着为百姓考虑,打倒地主和贪官,平分土地的口号。但等起义军有战果后,尝到血腥味时,很多都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原本的同胞举起了屠刀,张献忠就是其中的典例,他在攻下四川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

张献忠有多残暴?屠尽全城300万人,自己妻儿为何也没放过

东征西战、打破明军的张献忠

张献忠,字秉忠,名忠心、字忠,他却对大明王朝没有一点忠心。

1606年出生于陕西省农村,父母给他取了献忠二字,希望他能好好读书,长大后报效朝廷。

张献忠从小就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读了点儿书后,就开始讨厌书本上这些繁文缛节,认为那些圣贤都是掉书袋子的庸才,因此,他很快辍学,成了村里出名的恶霸流氓,张献忠父母没办法,只能将他送到军队,希望他能把那些“精力”,用到和敌人的战斗中去。

到了军队里的张献忠依旧不省心,到处违犯纪律,甚至差点因为违犯军律被杀,最后因他身材魁梧,作战勇猛,才被留了下来,没想到,这一举动,给大明王朝留下了无尽的祸根。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24岁的张献忠看到各地起义不断,心中积攒已久的野心终于爆发,他偷偷逃出军营,参加米脂起义,不久,他因为作战勇猛,无所畏惧,很快就在起义军里积攒了极高的威望,他和另一位著名的起义军将领李自成,秉性相投,且都是杀伐果断的人,很快就获得军队的领导权,一起投奔当时规模巨大的高迎祥军。

得到李自成和张献忠军队的高迎祥,声势越发壮大,自称闯王,张献忠和李自成则自称闯将,接连挫败明朝军队,剑指北京,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张献忠和李自成逐渐在军中,都有了自己的亲信和威望,自然不可能再同心同德干下去。

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李自成和张献忠决裂,各自带领部队,一个在北方且战且退,一个在南方游走拼杀,张献忠不像李自成那样凭着硬实力,在北方和大明王朝决战,他选择了大明军力相对薄弱的,湖南、湖北一带游走,很少和明朝军队正面决战,通常和正规军打游击战,数年下来,竟然获得了“常胜将军”称号。

不仅如此,他还发挥了这么多年来的“流氓”技术,前脚说要归顺朝廷,后脚就撕毁条约,偷袭明军,刚和李自成说要合作,事成之后平分天下,马上就使用阴谋诡计,蚕食和打击李自成的势力,这样一来二去,张献忠的军势很快就超过了李自成,一时间席卷华南、湖南、湖北,两广等地都成了张献忠的势力范围。

此时的张献忠并不满足于这些土地,但他也知道江东是大明王朝的龙兴之地,不可能打败那里的明军,因此他将目光看向了川渝地区。

攻克川渝、杀人无度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正月,张献忠进行了简要的整顿后,率领大军由湖南一路杀向川渝,张献忠十多年的血战,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麾下的军队更可以说是一支虎狼之师,在入川作战初期,也算是连战连捷。

正当张献忠以为,他可以像之前在湖南等地,轻松拿下川渝地区时,在重庆,他的军队遭到了激烈的抵抗,重庆山城,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明军凭借优势地形,接连挫败几次张献忠的进攻,张献忠恼怒之下,亲自上阵,以半威胁半鼓舞的方式,激励军队向前,最终,重庆守军寡不敌众,物资不足,重庆沦陷,进入重庆后,张献忠三十多年来滋生的残暴,此刻终于暴露了出来。

他怒斥重庆官兵不识时务,居然敢阻挡他的进军,下令一口气砍断所有俘虏的右臂,带着物资和药物,继续进攻四川,可怜这些为了朝廷拼死抵抗的军人,被砍去右臂后,不仅得不到救助,还没有一点粮食,37000名士兵,最终在痛苦中慢慢死去。

张献忠还觉得不解气,他认为这些军人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重庆的老百姓一定也是不识时务的“流民”,他走后,在重庆设立特务机制,采取军事化管理,一旦有百姓口出怨言,就株连满门,这样残酷的统治,老百姓自然是要反抗的,他们想着,张献忠也是农民起义出身,应该能理解老百姓的苦楚,只要反映意见,他肯定可以听进去。

可是,他们怎么能想到,此时的张献忠已经不是当时那个,喊着为百姓考虑口号的张献忠了,三十几年的征战,他从一个平民百姓,一路成为名扬天下的“闯将”,在李自成都接连被明军击败的时候,他可以屡战屡胜,席卷华南,此时的张献忠,已经成为压迫平民的当权者,他的血性早就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从小就展现出来的残酷。

张献忠在得知重庆百姓,居然敢反对他的制度时,大发雷霆,下令如果有口出狂言、悖逆他意见的人,格杀勿论。

只是杀死,张献忠仍然不解气,他还将这些“逆民”抓起来,让刽子手将这些人剥皮。

抓来的人,被张献忠从背部剥到脊沟,再向两边分开,直到将整张皮剥下,而且,他还要求在行刑时,不能让受刑者中途死亡,要让他感受受刑痛的全过程再死,如果,行刑者剥到一半,受刑者就死了,那么行刑者自己也要受到同样的刑罚。

这些行刑者,多半也是从百姓一路跟着张献忠起来的,很多时候不忍心下手,就提前让受刑者死去,张献忠知道后,将这些心慈手软的家伙,全部以剥皮的刑罚杀死。

这些人里,不少都是一路南征北战追随张献忠的人,他都能下得去狠手,可见此时的张献忠,已经完全沦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重庆地区百姓从此人心惶惶,不知道哪天就会死在这个杀人魔王的手下。

张献忠屠四川、十室九空

张献忠在进攻四川途中,因战线太过漫长,军中时常缺粮,此时,他早就失去理智,缺粮不用运输,更不会老老实实买粮,而是去抢。

如果只是将百姓的余粮抢走,那他还算是有点良心,至少给他们留下了活路,但张献忠下令,在抢走百姓钱粮后,马上杀死,不留一个活口,这残暴的军令,使得他还没攻下成都,就已经杀害了不计其数的川地百姓。

拿下成都后,张献忠志得意满,觉得跨有“荆州、益州”,天下迟早是他的。因此,他改元开国,即皇帝位,建立大西政权,成为九五至尊的他,并没有吸取历代“开国皇帝”,与民休息,采取文治,反而变得越发残暴,杀人杀得更加理直气壮。

建立政权后,手下一大批归降的川地官员,经常劝谏他不要滥杀无辜,否则会引发平民的起义。张献忠却认为,这些文官每天聒噪地说这些事,是因为他们是四川本地人,所以不以理睬,甚至觉得他们势利眼、不忠心,他的怒火,在官员们依照惯例,迎接得胜归来的孙可望时,被点燃了。

他认为这些官员,为了一点权力就“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以后他稍微弱势一点,岂不是又要背叛他去投奔别人。

因此,他以这些官员在新朝还按照故朝陋习,来工作生活为由,一口气杖杀了两百多个官员,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时不时就因为一点小事,斩杀文官,前前后后,共有三百多个文官被张献忠杀死。

一段时间过去,张献忠发现,自己的朝堂上,怎么都没有几个官员可以办事了,这些蜀地才子,为什么都没有来归顺“朝廷”,打听才知道,蜀地文人,认为张献忠残暴不仁,不愿意为了他卖命,张献忠十分恼怒,但又没办法以寻常方式一口气杀光所有文人,所以,他想了一个恶毒的主意。

散播消息,说自己要开始“以文治国”,开科举,召集川地文人前来科考。

这些手无缚鸡之力,心中却又充满理想主义的文人,一听到消息,立刻跑到成都,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一柄柄冰冷的钢刀,张献忠拿出一张百尺大的旗帜,要求这些书生用毛笔,在旗上写上一个帅字。

世间哪有这么大的毛笔,无数书生为此丧命,只有一个叫王志道的人,想出主意,用茅草扎成笔,在一染缸的墨水里浸泡三天,终于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谁料到,张献忠却因此怀疑他这么聪明,弄不好背叛他,想办法杀死他,于是下令将王志道斩首。

张献忠面对文人如此,面对亲信同样如此,身边有一个叫张生的幕僚,出谋划策,阿谀奉承,让张献忠十分满意,还封他为状元,但有一天,张献忠却说,不知为何,我很爱这个状元,一刻也离不开他,不如杀了他,免得总是想着,张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在张献忠手上。

张献忠对待其他百姓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仅用女人的“三寸金莲”小脚,堆成两座大山,祈求自己的身体能康复,还将自己爱妾的脚砍下当作两座山的山尖。

他还喜欢杀死孕妇,剖出胎儿然后杀死,一时间,川地孕妇几乎被他杀了个遍,他的妻子、儿女,同样也被他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随意杀死。

在他攻打汉中不利时,以有内奸为由,几乎将成都百姓杀光,之后火烧成都城,带着金银财宝逃走,最终他还是被叛徒出卖,死在清军手中。

张献忠屠四川,连鲁迅先生看完之后,都感慨他的残暴,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见,生活在古代和动荡年代的百姓,是多么悲惨,我们更应该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安稳生活。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