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这两天大众的注意力要么在泰国的泼水节,要么就是科切拉音乐节,所以昨天香港第41届金像奖开幕,几乎可以用“默默无闻”四个字来形容。

杨紫琼来颁奖都没用,还不如她自己带着小金人祭祖来得有话题度。



有关金像奖的热搜也有,只是在揭晓最佳男女主角前,混入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姜涛红不过罗湖”。


一开始真心觉着是俩不知名爱豆在撕掰人气。原来罗湖是深圳与香港的口岸,而姜涛正是港区的现任顶流爱豆,出自组合MIRROR。

好吧,还没有来得及分清毛舜筠旁边那两位到底谁才是顶流姜涛,想想又觉着算了。

这么一比,咱内娱争做顶流的那几位明星爱豆,最起码脸是不是看起来规整多了?

心念电转间我就为我的这一比较做出了反思并流下悔恨的泪水。比烂确实要比摆烂可怕,稍不留神就要掉进去,望各位以我为戒。
就虽然看起来默默无声,但这次的金像奖也更为具象化地为我们展示了港娱的断层与降级有多么严重。


还是要先恭喜郑秀文,自28岁起提名十次,陪跑22年,终于在50岁时拿下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她获奖时说好开心今天终于冲线不再陪跑。

比起郑秀文等到花儿都谢了后的喜极而泣。

第三次获得金像奖影帝的刘青云显得淡定得多,由同样提名n次但从未获奖的吴镇宇为他颁奖。

在这样略带讽刺意味的安排下,刘青云的获奖感言带上了一股奇妙而又意味深长的味道。他说只要愿意努力且命长,梦想终究有天会奇怪的,又带着遗憾实现。

那就祝吴镇宇在不远的将来,也能有机会在金像奖舞台上唱“我等到花儿都谢了~”

刘青云还说,掌声也好嘘声也好,他都接受,因为总好过无声。



因为这些年在内地上映的港片质量不比当年,去年由刘青云主演的《神探大战》虽然叙事节奏上维持着往日水准,但冷静下来一想故事情节其实逻辑有硬伤,所以最后这部影片的评分并不高。

如果说刘青云能获得最佳男主,是得益于他在影片中的精彩表演。
那么影片同时获得的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就很难不令人质疑,这是“同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的结果。


所以刘青云的这句掌声嘘声总好过无声,在解释《神探大战》在这一届金像奖奖项圈全揽的同时,同样也适用于如今的港圈。
好像没落不是走势而是成了既定的事实,大家对此连生出期待的念头都觉得多余,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但你也不能说港圈甘于就此没落,今年3月英皇电影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上举办巡礼活动,并公布了2023年度电影片单,一共有25部作品。

其中比较令人瞩目的,就是2004年由成龙、谢霆锋、杨采妮、阿sa和吴彦祖合作的电影《新警察故事》要拍续集了。

《新警察故事2》主演除去第一部就噶了的阿祖都是原班人马。

不同的是续集中成龙和谢霆锋都将身兼数职,成龙监制,谢霆锋导演。


除了让人联想炒冷饭,这种青黄不接更令人齿寒。不管是故事理念还是演员都是旧人,自陈木胜后港片老一代导演难以为继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新生代却迟迟没有出现。

至于谢霆锋当导演如何,只等明年见分晓,说是连续集的故事内容也都是他写的。

我相信辉煌时代走过来的人有着现在人难以企及的精力,仿佛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来支撑他们在新时代里续写篇章,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大家对他们所能焕发的新的可能有所期待上。
这种期待是消耗品,辉煌时有多少基础,现在就能被消耗多少。张艺谋都73了,还坚持每天快走5公里风雨无阻。


为的就是年年有产出,拍的咋样另说,反正还是那句话,掌声嘘声都能接受,没有关注才恐怖。
成龙也是,他未来要拍一个是谢霆锋导的《新警察故事2》,另一个是刘德华导演,他和吴京主演的新片。

但大家也知道,后期烂片一部一部攒下来,成龙在国内的票房号召力早就不如从前了。



他这个月刚上映的电影《龙马精神》豆瓣评分6.1,就已经是他这几年难得的一部好片了。

可能是上映时间比较冷门,上映日4.7号是成龙的生日,或者是成龙这个名号打不响了,上映到第6天票房才破亿。

到现在这么些年下来,还是很难相信他拍这些片子纯粹是为了恰烂钱。
要知道当年他勇闯好莱坞那会儿,《尖峰时刻》系列大获成功,主持人都问他外面都传他片酬极高,说有没有2000万(美元!千禧年!),他没有正面回答,只笑着说那是个很惊人的数字。


2000万说少了吧?
少了。


好莱坞大咖的片酬一般都是分账式,而《尖峰时刻》系列的每一部在北美年度票房榜上都有位置。
所以加上票房分红,在当时成龙的片酬估计至少要有5000万。(美元!千禧年!)



你说他又不养小龙女,并发誓不给吴琦莉一分钱。


为啥这几年还要这么执着的在烂片里打转?总不会是怕房祖名饿死吧。
怎么会,这种育儿难题感觉不像是能让成龙考虑的东西,毕竟有一个算一个,他都没养好。


可能他就是不甘心,对自己就这么老去,隐在人后不甘心。
成龙是京剧出身,八岁开始学戏,按当时那个年代的梨园规矩,签的是十年为期的生死契,除了学戏还要学武术和四书五经。

(由左至右分别为:洪金宝、成龙、元彪)
在他打出来的那个年代,契约定的内容是“天灾病症,各安天命,顽劣不服,打死勿论。”

那是要咬碎了牙齿和血吞才能拼得出人头地的时候,一身功夫是他安家立命的本事。从旧时代到港片时代,他能顺利过渡,从《醉拳》到宜家战神。


靠的就是把拳脚功夫在电影里玩出花样,还有积极去剌双眼皮。

从港圈到好莱坞,他拼出了终身成就奖。

这是对他过往成绩的肯定。
接着再过渡到现在,他还是有无穷的精力,却恍然发现再也找不出第二个Jackie Chan,市场也不再需要他。

其实再早几年,我们看到成龙说这样的市场畸形,演员不再追求卓越而是只要长得好看,甚至连戏都不会要求太高的话题时,是很能引起共感的。




但是现在他再说,人们就只想问:这是宣传电影的手段吗?
就和他在《龙马精神》路演现场口误说很高兴和烂演员合作一样。(注:《龙马精神》主演为成龙、六号村、郭麒麟)



还有《龙马精神》路演时,被观众当场要求退票的乌龙经过。

其实是传媒的学生觉着影片拍的不好,他想说真话,但票是免费的,所以跟导演说“我的票钱可以给你们付过去。”结果传出了个成龙当场被要求退票的瓜。

到现在《龙马精神》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没多少人关注,不过因为影片中成龙和六号村是父女关系,有较多父女间的煽情环节。
导致媒体将《龙马精神》票房惨淡原因归结为,联想到成龙现实中对亲生女的态度引起了观众的反感。

以成龙的积累,他这一生估计都不用担心没人讨论他。只是在潮水退去后,那些在以前因为网络不发达而没有大面积传播的黑历史,即将在现在和未来支付当时就该支付的代价。
功夫曾是他的依仗,但现在已经不再被人关心,成龙正在错过他的新时代,让他不能像杨紫琼那样以演员的身份在职业生涯的后期更上一层楼。
他曾经拒绝的《瞬息全宇宙》在被提起时,也只是让人庆幸幸好他当初放弃了。

不然《瞬息全宇宙》可能会陷入和《龙马精神》一样的尴尬局面,因为成龙是真的有一个生活西化,宁愿待在多伦多领救济粮也不愿回家的女儿。




这么一看他比六号村还是幸运多了,就他俩的黑料来看,如果他俩一块出道拍电影,到底谁才会是那个“有ta不看”的票房毒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