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选择延安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宝宝聊过去 2025-02-05 18:52:43

红军长征后,为什么把延安作为落脚点?

革命圣地延安

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周恩来提出,待创建的新根据地,要具备三个条件:地域宽大,群众条件好,人口较多。随后,毛主席得知陕北有一块相当大的根据地,表示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除阵地之外,那里还有各级中共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大批领导骨干以及刘志丹等人领导的红军,落脚于此,有利于实现北上抗日,这是历史的选择。

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

刘志丹,1932年后,创建了陕甘红军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西北办事处副主任、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1936年4月,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英勇牺牲。

谢子长(1897——1935)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

1932年同刘志丹等一起创建陕甘红军。1934年1月回到陕北后,任游击队总指挥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1934年8月在清涧县河口镇战斗中负伤。1935年2月逝世。

图为九月十八日在永坪镇举行红十五军团成立暨纪念“九·一八”事变四周年大会时的情形。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由鄂豫皖长征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北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並成立红十五军团。

长征到陕北的红一方面军一部。

长征到陕北的红二方面军一部。

长征到陕北的红四方面军一部。

初到陕北的毛泽东

初到陕北的周恩来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延安

红一方面军和红十五军团部分领导人合影。

红一方面军和红十五军团部分领导人合影。左起:王首道、罗瑞卿、杨尚昆、程子华、聂荣臻、陈光、徐海东、邓小平。

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南部,地处黄河中游,北连榆林,南接关中,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关中连接漠北的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人所谓“三秦锁钥,五路襟喉”之说十分形象。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延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延安也是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后,从此延安便成了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在此领导了抗日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