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政界领袖,是中国革命的领军人物,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泰斗,是左翼文学的领军人物,两位伟大的人,虽然一生未曾谋面,留下小小的遗憾,但两人的心灵是相通的。
鲁迅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对毛主席所开创、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十分支持、欣慰,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代表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并坚定支持毛主席所领导的革命斗争。
毛主席也十分推崇鲁迅,对鲁迅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主席曾坦言:“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因此,鲁迅逝世后,为了纪念这位文学巨匠,在一九三八年二月,毛主席与周总理领衔倡议在延安成立一所以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艺术学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鲁迅艺术学院”,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毛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和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后来,鲁艺并入延安大学,组建延安大学文艺学院,抗战胜利后,延安鲁艺迁往东北,于一九五八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现在的沈阳音乐学院,也是缘起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而在一九九六年,延安大学又恢复重建了鲁迅艺术学院。这些院校,都是缘起于一九三八年的鲁艺,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培养了众多的人才。
毛主席所题写的“鲁迅艺术文学院”这个校名,笔力清劲,儒雅新逸,与毛主席以往的题字题词大不相同,我们来欣赏一下。

毛主席所题写的这几个字,字形取纵长势,骨力挺正,用笔洒脱直率,点画清爽流逸,结体内敛与外拓相结合,非常独特。
如“鲁”字、“艺”字和“术”字,竖笔明显地向内收敛,笔画却又自然直率,摒弃小点小钩,显得内秀爽利,非常耐人寻味。
而“迅”字、“文”字、“院”字等,又写得舒展大方,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展示出豪逸的一面。
这幅校名题字,也展示了毛主席书法艺术的多样性,以及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