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315晚会一曝光,厨房里的酱油瓶都成了"定时炸弹"。老抽、生抽、味极鲜……那些耳熟能详的大牌集体翻车,看得人后背发凉。别慌!今天就带你挖出藏在超市货架上的"漏网好鱼",手把手教你自制古法酱油,从此告别科技与狠活!


在食药监局最新抽检中,千禾、李锦记、珠江桥等品牌经受住了考验。千禾主打零添加,虽然价格小贵但吃着安心;李锦记的薄盐生抽适合控盐人群,珠江桥的草菇老抽上色自然。不过要注意,买酱油不能只看牌子,得翻到配料表看仔细:水、大豆、小麦、食用盐是基础四件套,要是出现"谷氨酸钠"、"焦糖色"这些"神秘代码",赶紧放下!


当酱油暂时缺席时,你家厨房还藏着这些"调味高手":广东主妇最爱的普宁豆酱,一勺就能唤醒白切鸡的灵魂;日式料理的灵魂味噌,煮汤炖肉别有风味;还有泰国菜必备的鱼露,凉拌菜滴两滴鲜味直窜天灵盖。不过要注意,蚝油开封后要冷藏,虾酱含盐量高要减量,别让替补队员变成健康杀手。

准备500克非转基因黄豆,提前泡发8小时。上锅蒸到豆子能捏碎,摊凉后拌入200克面粉。用干净棉布包好放在25℃环境,等长出黄绿色菌丝就是成功发酵。加入20%浓度的盐水,白天晒太阳晚上收进屋,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三个月后滤出酱汁,小火熬煮到浓稠,加点冰糖提鲜。切记所有器具要高温消毒,发酵过程发现黑毛立即弃用!

说到底,选酱油就像找对象,不能光看"颜值"(包装)和"甜言蜜语"(广告)。多看看配料表的"身份证",偶尔给味觉换个新面孔,实在不放心就自己动手。毕竟一日三餐吃进肚子的东西,多花点心思总没错。下次逛超市别急着抓促销款,多在调味品货架逗留五分钟,说不定就能找到你的"本命酱油"!
等你学会了 他那边又该改配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