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黑人外教被判死刑,狱中说的一番话令人脊背发凉!

粤城时刻 2025-03-26 09:24:54

2021年,宁波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大案子。一个来自美国的黑人外教,名叫沙迪德·阿布杜梅亭(Shadeed Abdulmateen),因为故意杀人被判了死刑。这事儿不仅在中国掀起了轩然大波,还上了国际新闻。

这家伙在狱中撂下的一句话,冷冰冰地让人听了直冒冷汗:“她必须完全属于我,得不到就毁掉。”

这话听着就不像正常人能说出来的,透着一股子偏执和狠劲儿,直接把他的真实面目暴露得一览无余。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的前因后果,看看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个地步的。

先说说这个沙迪德是啥来头。他1984年出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干体力活儿的工人。小时候也没啥特别出彩的地方,上学成绩平平,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啥好大学,就跑去读了个在线课程,拿了个凤凰城大学的专科文凭。

这学校后来被曝出是个“文凭工厂”,也就是说,那文凭水分大得很,含金量低得可怜。

毕业后,他在一家连锁店卖手机,干的是最普通的销售员活儿,每天站柜台、推销产品,日子过得挺寡淡。按理说,这种背景的人跟“外教”这俩字儿八竿子打不着,可他愣是通过一条歪路走上了这条道。

2014年,沙迪德偶然接触到一家中介机构,这中介专门帮人弄到TESOL证书,也就是教英语的资格证。培训没几天,交点钱就能拿证,门槛低得离谱。他看这机会不错,花了点钱弄了个证,就这么摇身一变成了“外教”。

2016年,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招外教,这家中介把他推荐了过去。学校也没咋认真查他的底细,看了证书和简历就签了合同。

2019年初,他正式来到中国,进了这所学校当英语老师,教的是国际交流学院的学生。一个没啥教育背景、没教学经验的手机销售员,就这么站上了讲台,成了学生眼里的“美国老师”。

刚来的时候,沙迪德靠着流利的英语和外籍身份,在学生里混得还挺吃香。他上课喜欢讲点美国的事儿,比如节日啊、电影啊啥的,学生们觉得新鲜,挺买账。可时间一长,他的毛病就露出来了。

他老爱找借口跟女学生单独接触,动不动就说要“课后辅导”,还喜欢在课堂上聊些乱七八糟的观点,比如“美国式自由恋爱”啥的,甚至还暗示自己单身,对跨国婚姻很感兴趣。这话听着就让人觉得不对劲,可学校那边压根没当回事儿,觉得他是个外国人,可能就是文化不同,没啥大不了。

这时候,23岁的陈某就撞上了他的“雷达”。陈某是学校大三的学生,学的是会计,英语不太好,平时挺腼腆。她想着提高成绩,就主动找沙迪德帮忙。他一看机会来了,立马答应单独辅导,还三天两头约她出去。

慢慢地,俩人的关系就超出了师生界限。沙迪德拿出一份所谓的美国离婚证明,说自己单身,陈某信了,稀里糊涂地跟他好上了。她本来是奔着一场浪漫的跨国恋去的,可压根没想到,这一切都是沙迪德编的谎话。

事情到2021年5月彻底翻车了。陈某刷社交媒体时,无意间看到沙迪德跟妻子和孩子的合影。她一查才发现,这家伙压根没离婚,老婆孩子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好好的。她气炸了,直接找他对质,问他为啥撒谎,还说要分手。

沙迪德一听就不乐意了,先是动手推搡她,后来还威胁说,要是敢分手,就把她的私密照发出去。陈某也不是好惹的,忍不了这口气,就跑去学校投诉。

可学校呢,碍于他是外教身份,只让他“注意言行”,啥实质性的措施都没采取。这态度简直是火上浇油,陈某更坚定了要甩了他的决心,还放话,要是他敢发照片,就法庭上见。

沙迪德眼看控制不住局面了,表面上装得挺配合,说愿意和平分手,可背地里已经开始琢磨更狠的招儿。2021年6月初,他在网上搜怎么弄到趁手的家伙事儿。因为国内管得严,他最后只搞到一把15厘米长的折叠刀。

6月14日晚上,他给陈某发消息,说想“学做中国菜”,约她到学校南边的小树林见面,还说这是最后一次见面。陈某想着能彻底摆脱他,就去了。

结果那天晚上,她压根没回来。第二天,警方接到报案,在小树林里发现了她的尸体,身中48刀,伤口集中在脸和脖子上,死状惨得让人不敢细想。

警方一查,很快就锁定了沙迪德。现场找到的刀上有擦拭痕迹,但还是留了点纤维线索,跟他家的布料对上了号。

再加上他的购物记录和活动轨迹,证据链一条接一条,全都指向他。6月15日凌晨,他被抓了。审讯时,他起初还死不认账,可证据摆在面前,他扛不住了,承认是因为感情纠纷杀了人。

2021年7月23日,案件侦查完结,8月20日,宁波检察院正式起诉,罪名是故意杀人。

11月25日,宁波中院开庭。庭审上,沙迪德找了个美国律师团帮他脱罪,提了三条理由:一是说他不懂中国法律,应该轻判;二是说他有精神障碍,杀人时神志不清;三是说他是黑人,在美国能因为种族因素减刑。

这三条在法庭上被驳得体无完肤。中方说得很清楚,杀人这种事儿,哪国人都知道是错的,不可能因为不懂法就放水。精神鉴定也证明,他作案时完全清醒。至于种族问题,美国咋判是他们的事儿,在中国犯了法就得按中国法律来,谁也别想搞特殊。

庭审时,法官问他为啥杀人,他冷笑了一声,扔出那句让人毛骨悚然的话:“她必须完全属于我,得不到就毁掉。”

这话一出,整个法庭都安静了。这哪是啥爱情啊,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占有欲和报复心。

2022年4月21日,宁波中院根据《刑法》第232条,判了他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那天,法庭里坐了20多人,有政府官员,也有普通老百姓,大家都盯着他,看这个曾经披着“外教”皮的家伙彻底翻车。

沙迪德不服,立马找律师上诉。

2022年7月,浙江高院二审开庭,庭审现场气氛很压抑,旁听席上记者、外交官挤了一堆。他还是那套说辞,可证据摆在那儿,谁也翻不了案。

8月25日,二审维持原判,死刑没跑。之后,案件交到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这是死刑案的最后一道程序。到现在,2025年3月22日,最高院还没公布最终结果,但他这结局基本没啥悬念了。

这事儿一出,社会上的反响可不小。老百姓气得不行,都觉得这家伙太嚣张了,杀了人还想靠外国人身份脱罪。

网上吵翻了天,有人说警察一开始反应慢,就是因为他是外国人,还有人喊着绝不能轻饶他。陈某的家人更惨,女儿没了,跑学校拿遗物还被拦着,说是“影响不好”。这事儿传出去,大家都觉得学校也得背锅,咋能这么不负责任呢?

再挖深点,这案子还暴露了不少问题。沙迪德在学校里早就有前科,2018到2021年,至少五个女生投诉过他,说他发色色短信、强行要抱抱,可学校每次都拿“文化差异”当挡箭牌。

2020年,学生联名要求开除他,学校也只是把他调了个岗,没真处理。这种态度,简直是把学生往火坑里推。查他的背景才发现,这家伙压根没资格当外教,一个专科文凭,还是野鸡大学弄来的,之前也没教过书,全靠中介包装混进来的。

这还不算完,类似的外教乱象在国内不算啥新鲜事儿。有的中介花几千块就能给人弄个假资质,甚至有犯罪前科的都能蒙混过关。

宁波这案子一闹大,教育部坐不住了,2022年直接清退了全国高校3297个没资质的外教。学校也开始整改,招聘流程严起来了,得查学历、查背景,还得定期考核。这动静挺大,总算让外教这行规范了点。

说到底,陈某的命是回不来了,但这事儿至少敲了个警钟。高校老想着靠外教刷排名、搞国际化,可光看数量不看质量,迟早得出事儿。

沙迪德的案例也告诉大家,外国人不是啥金光闪闪的招牌,犯了法一样得收拾,不能因为身份就手软。这案子上了不少媒体,像《新闻周刊》《CNN》都报了,国外也挺关注,毕竟要是真执行了,他可能是1949年以来第一个在中国被处死的美国人。

沙迪德这人吧,说白了就是个靠谎言堆起来的“假老师”。从卖手机到杀人,他一步步把自己作死了。陈某呢,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就因为信错了人,搭上了命。这事儿让人唏嘘,也让人憋着一口气。

法律给了判决,可留下的教训还得咱们自己慢慢消化。外教这行以后咋走,学校咋管,学生咋保护,都是摆在眼前的问题。这案子不只是个新闻,更是个活生生的教材,提醒大家别光看表面,得看清楚人到底啥样。

0 阅读:9

粤城时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