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靖江曾经是长江里的沙洲,并不与北岸相连,所以当时就是归属江阴管辖。后来沙洲经过冲击,和北岸连到了一起,就单独出去,设靖江县。明清两代,曾经有一段时间,靖江和江阴同归常州府管辖。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两地的居民来往依然非常密切,以至于后来无锡、泰州一直在探索如何加强两地的合作,实现共赢。从黄田、八圩轮渡到江阴大桥,再到今年即将通车的靖江江阴长江隧道,两地的交通是越来越便捷。
本文主要回忆的是,20多年,两地之间开通的,全国首条城际公交线路。为便于读者阅读,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半世纪轮渡史
跨市跨江园区
首条城际公交
未来无限畅想
1、半世纪轮渡史虽然靖江地处江北,理论上来说去泰州更加方便,但实际上,很多靖江人还是喜欢到江南的江阴去消费。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依然有很多靖江人在江阴打工和生活,两岸的居民互相通婚的也很多。
1970年之前,江阴和靖江之间的交通工具主要还是渡船,为了让两地的居民来往更加方便,1970年5月1日,江阴和靖江之间开通了长江上首条汽车轮渡,首次通航的轮船是“向阳号”,长约20余米,可承载8辆卡车。
但当时,两地都是没有正式的渡口的,仅有两个简单的石头砌成的码头。直到1974年,两地才分别建成了黄田汽渡码头和八圩汽渡码头,而这两个渡口,陪着两地的居民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

2018年8月,全新的江阴汽渡和靖江汽渡启用,黄田、八圩两个渡口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们见证了两地居民无数的悲欢离合,数不清的“长亭古道”和“桃花潭水”,在漫天风雨中,永久伫立于人们的脑海。
2、跨市跨江园区1999年9月,江阴大桥通车了!这是中国第一条跨度超千米的特大桥,也让两地的居民来往更加便捷!以前走渡口坐船,需要40分钟到1个小时,现在走江阴大桥,能节约一半的时间了!
从那时起,更多的靖江人不再赶往泰州市区,而是纷纷到江阴发展,毕竟苏南和苏北之间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而且,最关键的是,从靖江去江阴,真的是太方便了!

2001年,江苏开始实施沿江开发,靖江人意识到,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光靠自身的能力已经不可能了,必须眼光向外。不出意外,这次还是选择了江阴,当时两地进行了数次的会议,也创造了很多的新名词,比如“跨江开发”、“联动园区”等。
很快,这些梦想就成为了现实。在省里的支持下,2003年,双方共同成立了“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江阴在靖江初步规划60平方公里,首期投入1亿元,江阴出资90%,靖江出资10%。这是当时全省唯一的一个跨地市工业园区,为后来靖江的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更加促进了两地的人员流动。

时至今日,靖江的造船业,依然是国内的翘楚,甚至享誉世界。能有今天的成就,这个跨市跨江工业园区功不可没。
3、首条城际公交其实在1999年江阴大桥通车之后,两地的居民就梦想着未来是否有可能在靖江和江阴之间,开通类似于公交车之类的班次,但在当时,这样的梦想是面临着很多的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无锡、泰州两地之间的公交和长途客车之间的管理体制,存在很大的不同。
为了这个事,当时的扬子晚报还专门发声,呼吁靖江和江阴共同推动这件事。很快,解决这件事的契机就来了。

2003年,江阴靖江园区成立之后,江阴、靖江的三家公司联合投入400万,购入8辆汽车,用于两边的公交线路。当年9月13日,第一趟公交车早上6点出发,就这样,全国首例城际公交线路通车了!
当时的运营时间到晚上20:30,约25分钟一班,靖江范围7个站点,江阴范围5个站点。公交线路初开通的那几年,每天的客流基本都能达到3500+!最令人自豪的是,当时靖江和江阴市内的公交车都是没有空调的,但这条城际公交线路上的8辆车,全部都是空调车!

2017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好工业园区,两地开通了“园区专线”,这条线路停靠站点更少,通勤时间更短,也为在园区工作的人提供了更好的交通环境。
2018年12月,江阴大桥收费站拆除,从此过桥的速度更快了,当时还曾经探索过,江阴、靖江两地的车辆过桥不收费,不知道后来有没有成功施行。
2023年,江阴高铁站建成,无锡至江阴的地铁S1号线也正式通车,这条城际公交线路很快进行了调整,将终点延伸至江阴高铁站,联通了地铁、高铁。

2025年12月,江阴靖江之间的过江隧道就将正式通车了!未来也许江阴大桥,每逢节假日必堵车的局面将迎来改变,届时,两地的出行就更加方便了!
靖江、江阴,虽然地处江南、江北两个完全不同的城市,但历史的紧密联系、几代人的努力奋斗,让双方走上了融合发展的道路。如今的江阴,稳居省内前二,而靖江,也在苏中苏北排名靠前。
未来已来,依然值得期待!
文中说的是靖江到江阴2003年开通的
我大港城和南通早就有了
常州府何时能崛起
在学校造大桥时收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