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左宗棠,仅率6万湘军就收复新疆,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小松历史菌 2024-08-31 07:36:04

公元1875年,清廷为应对西北军事危局,特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赶赴新疆督办军务,而此时他已是65岁的高龄。

但是,他就率领着麾下的6万湘军,在酒泉誓师后便抬棺西征,仅一年多久就收复新疆全境,并彻底消灭了阿古柏势力,让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重归华夏。

那么,左宗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他背后究竟有何高人指定?

先说左宗棠这边的一些有利条件!

在1876年,左宗棠率领的这支清军,可不是普通的冷兵器部队,而是当时东亚最强大的近代化军队,清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和西方军队相差无几,比沙俄的武器装备还要好。

在重机枪方面,以加特林十管机枪为例,每分钟射速为200-600发子弹,俄军直到第二年的俄土战争才得以装备,再加上清军配备的开花炮弹和普鲁士后膛炮,直接让阿古柏和沙俄傻眼了。

在进行收复新疆之战前,左宗棠对于西征军队的武器装备格外重视,为清军采购装备了26000支德制M1871型毛瑟步枪,以及其他先进的单兵和单位部队武器装备。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左宗棠带领部队西征,便需要军饷和粮草补给,一方面维持军中开支,另一方面保障军队士气。

当时,晚清红顶大商人胡雪岩,通过个人的经济实力和信誉,分三次向外国银行借款1375万两白银,再加上清廷的其他地方借款,一共为左宗棠的西征筹措了近2000万的军费(前期)。

这里还有一个历史冷知识,就是左宗棠在整个西征期间总花费,接近4500万两白银,而其中的3600万两白银,主要就用来发军饷,以及花费后勤粮草上了。

说实话,左宗棠西征新疆,如果没有胡雪岩等高干朋友的鼎力帮助,收复新疆之战可能都会推迟甚至是搁置再议。

在西征期间,左宗棠自己还创造性地发明了商业运粮法,就近收购沙俄粮食数千万担,再加上清军本身的屯垦,一下子就解决了缺粮的局面,保障了数万清军的战斗力。

再说阿古柏部队,虽然说背后英国沙俄和英国人的撑腰,便想着和清军一决高下。

但是,其本身还是一群乌合之众,核心以浩罕人为主,兵力大概有3.6万人,配备80门大炮,以及1万战斗力很差的支援部队。

别看阿古柏有80门大炮,但是炮兵的训练非常低劣,真正投入到实战,根本起不了作用。枪支也是十分混杂,和现在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差不多,就是一圈万国牌。

其中,阿古柏军队装备数量最多的单兵火器,依旧是老式火绳枪,其次就是击发枪数量(比如恩菲尔德线膛击发枪,阿古柏军队装备有8000支)和连发枪(英国造大概4000支),燧发枪并不多。

虽然说,阿古柏军队的战斗力,确实不如沙俄和清军,但是经过土耳其军事教官的指导,还是比其他的中亚汗国军队的战斗力要强的多。

不过,由于阿古柏军中,有很多是被强征入伍作战的、所以很多士兵随时都会逃跑或者投降清军,成为阿古柏军的一颗定时炸弹。

特别是军事素养,完全没法和左宗棠麾下的这支清军相比较,再加上他本人在新疆的高压统治不得人心,左宗棠采取“剿抚兼施”的政策,进而迅速瓦解阿古柏叛军。

同时,左宗棠还利用沙俄和英国的矛盾,进军路线是先北后南,在筹措军饷和调集精兵的同时,一鼓作气进行快速度的歼灭战,并在沙俄和英国介入新疆事务前,直接先灭掉阿古柏势力,进而掌控新疆军政主动权。

其实,阿古柏反动军事集团,本身就是中亚的一群军事难民,只是沙俄横扫中亚的遗留品。

奈何当时西北边疆局势太乱,清廷抽不出时间和军队去应对西北战事,阿古柏也才能浑水摸鱼,差点就拿走了中国六分之一的陆地领土。

好在有左宗棠,好在有他的一群坚定支持者和追随者,好在新疆最终得以重归华夏!

所以啊,感谢左宗棠和当年清军将士的拼杀吧!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在新疆吃着馕,吃着烤串,还有美轮美奂的新疆佳人,欣赏天山风景,驰骋在那拉提大草原!

最后,左公千古!

1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