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撕毁双十协议,调集重兵,在美国人的支持,分陆海空三栖向我解放区攻击前进。
当时,国民党仗着美国的后勤保障,嫡系部队清一色的美械师,生活物资一应俱全,还有美国的牛肉罐头伺候着。
相比之下“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生活条件倒没有国民党嫡系部队那么好,但是却比很多国民党非嫡系部队要强。
那么,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伙食条件怎么样?
其实,不管是抗日战场,还是解放战场,我军的伙食条件,是有肉、有菜和有蛋,一直远高于普通的国民党军队,算是当时战场是幸福指数最高的人。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里,以为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前期,我军的伙食条件都是比较差,但是事实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伙食一度优于日军,解放战争时期也是秒杀国民党军队。
你可别不信,我们接着往下看!
先说一下抗日战争后期,八路军战士的每日伙食标准是一斤八两小米,每个月还有2斤肉,若干油盐和40余斤蔬菜。
按照相关数据,八路军战士的单日食物份额超过1.5千克,各类营养食物全面,完全满足战士执行任务所需的能量摄入标准。
还有一点,我军自成立那天起,便坚持着官兵一致的原则,同吃一锅饭(除开特殊伤员和孕妇),基本就是有粮一起吃,从来不会给军官独立开小灶的做法,就是发扬同甘共苦的精神。
再说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确实没有国民党嫡系部队那么豪横,有着美国的牛肉罐头和烟酒伺候着,但是比抗战时期的伙食条件那可是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当时,在解放军四大野战军里,人均开支较高的是东北野战军,每个战士每年的各项伙食费用相当于6000余斤小米,就算开支少的华东野战军,每个战士每年的各项伙食费用累计在3600余斤小米。
解放军除开主食外,也是有一些副食补给。就比如豆、油、菜等副食,一个战士每月300元的菜金标准。
同时,每位解放军战士,每个月还可以领取100元的津贴费,这每个战士的月费合计就是400元。
这样算下来,每位解放军战士每个月都生活费就是在400元,而按照1948年时期华中地区的一般物价计算,400元的生活费,至少可以买到30斤小麦。
和抗战时期相比较,解放军战士的伙食条件已经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其实,很多人以为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背后有美国支持,麾下军队的伙食条件自然是优于解放军的。
但是,在国民党军内部,可没有官兵同吃一锅饭的道理,军官吃着大鱼大肉,士兵们便只能粗茶淡饭,也就嫡系部队的伙食在国民党军队里算是头部。
这些国民党军嫡系的美械部队,军用口粮包括牛肉、猪排、猪肝、午餐肉,甚至还好巧克力、葡萄干、咖啡、香烟之类,生活还算富足。
当时,装备美械的国民党军并不多,数量更多的还是地方军队,比如川军、桂军、西北军等。这些士兵,每人每顿只能吃到一些青菜和主食,一旦没有菜,大多数人就只能盐水泡饭。
淮海战役时,我军靠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运送大量军粮和水源到前线阵地,伙食补给得到老百姓支持,最终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总之,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伙食条件,基本上都是高于大部分国民党地方军队,而取得于老百姓的支持,使得解放军的伙食补给供给充足,而且还要源源不断的后备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