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民国豪宅“车站路8号”主人之谜,网传乃开国少将董家老宅

天成谈旅游 2024-03-07 22:33:03

汉口老房子故事之一

《慕遇城迹·文旅行》出品

作者/郑望学

汉口民国历史文化风貌街区

20世纪初的汉口,曾是民国的政治和商业重镇,闻名遐迩的国际都会,与上海齐名。这里,曾是列强的租界区,如今成为“民国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充满异域风情的百年洋楼、洋房,美仑美奂,比比皆是,堪称优秀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足有上百栋之多。在这里,随便转个弯,拐角处,就能偶遇一栋建造精美的老房子,赶脚与“民国”撞个满怀。

粤汉火车站(今大智门火车站)

车站路是汉口最有历史浓度的一条老街,有着100多年历史。它起始于1896年建成的京汉火车站,另一头连接沿‬江‬大‬道‬上的粤汉码头。

上世纪初,车站路属于法国租界的主干道,有着东方“小巴黎”之称,法式浪漫复古的豪宅林立,车站路8号、车站路10号两幢公馆就是其中的代表,曾一度引领汉口风华。

今天作者先介绍车站路8号——涂瀛洲公馆,下期再介绍车站路10号——涂堃山公馆。

车站路8号公馆外立面

走进神秘的“车站路8号”一探究竟

一个春日的午后,作者city walk偶遇了这幢优秀历史建筑——车站路8号,眼睛放光,豁然开朗。

这是一栋红砖清水外墙带院落的二层豪华别墅,欧式复古风格,建造精美,气势恢宏。在春日暖阳下,透着一股肃穆庄重、典雅高贵的冷艳,充满了神秘色彩。

见院门敞开,不时有路人向里张望,作者怀着好奇心,走进大院里。发现院内一片萧条的景象,遍地凋零的枯叶,好像荒废了很久。

车站路8号大门

环视一圈,只见主楼大门紧锁,靠近院墙一侧的小门也是紧闭,不过贴着崭新的红色春联,貌似有人居住。

进一步发现,在主楼的外墙上,挂着“江岸区不可移动文物,车站路8号,近代建筑”字样的铭牌。另一块黑色大理石牌子则写着:

优秀历史建筑

HERITAGE ARCHITECTURE

车站路8号

属文艺复兴式建筑,建于1930年。系二层砖木结构,红砖清水外墙,饰以精致砖雕,水平向檐口,中部设有腰线,墙柱使外墙竖向划分。外墙连续的半圆砖券拱门窗极富韵律感。砖雕柱头别致、精美。

武汉市人民政府

二00六年八月十二日

车站路8号公馆

另外,在文物标牌上面的墙壁上,隐约可见“禁止破坏,举报电话501-69806,董家老宅”等红油漆涂写的大字,很是瘆人。

在主楼左侧的一间间空房里,透过敞开的窗户,只见里面一片破败不堪,阵阵冷风嗖嗖的冒出来,令人后背发凉。而屋后的墙壁上挂满枯萎的藤蔓,气氛诡异。

车站路8号附楼

作者不敢再往里走,匆匆地退了出来。再次站在这栋令人惊艳的民国历史建筑前,不禁感叹,多么好的老房子,为什么就荒废了呢?它的主人又是谁?

车站路8号公馆

另‬据网络上介绍:

位于今汉口车站路8号的涂瀛洲公馆旧址,建于1930年(时间有误,应为1917年,作者注),此建筑属文艺复兴式,方形屋基,红色坡状瓦顶,红砖清水外墙,饰以精致砖雕,水平向檐口,中部设有腰线,外墙连续的半圆砖券拱门窗极具韵律感,砖雕柱头别致、精美。

涂瀛洲公馆旧址院门入口,进院门后,右手边搭建的铁皮门,将通往临街立面的通道给隔断。一层的门窗设半圆拱顶,二层的门窗为平弧拱顶,窗外配以木质百叶,屋顶上开有老虎窗。

屋子左侧大门增建有一段向外延伸的长方形门廊,门廊上下二层,下层封闭式,二层为三面敞开式阳台。门窗全部采用欧式传统拱券顶。屋子正面为全封闭的房间,没有敞开式的游廊。

车站路8号主楼

看得出这一幢宅邸保存得非常好,历经100多年没有丝毫损毁,青砖和红砖相间在墙上拼成的美丽的图案,仍然如当年一样清晰。除了每一扇窗户上部凸起的拱券之下后来搭起的绿色塑料雨棚,破坏了原有的建筑风格。

时至今日,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宅虽已老旧,但建筑外形和外观依然散发着古典的美!

车站路8号后院

“车站路8号”主人之谜有待考证

网络上说“车站路8号”是涂瀛洲公馆旧址,如果确实,那为什么这栋老房子不直接命名为涂瀛洲公馆旧址?这位涂瀛洲又是何许人也?

据网友爆料,1916年涂瀛洲与德国人拉布葛满合作在黄石办富华煤矿,1936年富华煤矿与源华煤矿合并为富源煤矿。

亚细亚火油公司买办涂堃山

作者进一步挖掘发现,涂瀛洲是民国时期汉口实业家涂堃山的弟弟。1914年任职,直到1930年。

涂坤山,生卒年月不详,据说为湖北武汉人,据《武汉市志——外贸志》记载,也可写作“涂堃山”,系汉口亚细亚火油公司买办。

1917年,涂堃山在法租界克勒满沙街(今车站路一段)修建了自己的寓所(今车站路10号涂堃山公馆),也为自己的弟弟涂瀛洲建造了一幢公馆(今车站路8号)。

车站路10号涂堃山公馆

当年,两幢公馆共一个大花园,涂堃山公馆正面的大门朝街开,另一扇大门朝屋的右侧面开始,而涂瀛洲公馆的大门朝左侧开。两幢公馆之间相距不到10米,足见其兄弟关系之亲睦。

1948年,涂堃山携家人赴美定居。车站路上的这两处豪宅,解放后分别由武汉军区空军某部和武汉军区后勤部代管。1950年之后有关部门在中间筑了一道墙,分隔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两个院落。

车站路8号墻上的“董家老宅”字样

据网友爆料,开国少将傅传作、刘丰曾在车站路10号涂堃山公馆短暂居住过,开国少将董洪国曾在车站路8号长期居住过。如今在公馆外墙上涂写的“董家老宅”等字,即可佐证。

网友爆料车站路8号的历史

为了查实,作者进一步挖掘发现,网上有一则关于车站路8号的行政审批公告:

车站路8号产权纠纷

从公告上可以看到法定代表人“董中华”,经查实,董中华即是原武汉军区后勤部代部长、开国少将董洪国次子。

据了解,2022年董中华曾在车站路8号短暂开办过红色文化教育中心,后因涉及房屋产权纠纷而注销,直到房屋闲置至今。

车站路8号红色文化教育中心

延伸阅读:开国少将董洪国生平轶事

董洪国(1910-2001),安徽省金寨县果子园乡牛食畈村人。自幼家境贫寒,全家十口人无田无地,父母主要靠打草鞋谋生,16岁被父亲送到铁匠铺当学徒。

1927年春,为了改变穷苦的命运,董洪国加入了农民协会,并参加了农民自卫军。1931年,新婚不久的他,依‬依‬惜别恩爱的妻子,毅然参加了红军。

董洪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鄂豫皖苏区一至四次反“围剿”、创建川陕根据地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会宁会师后,参加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九死一生返回革命队伍。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中原突围、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和河南剿匪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武汉军区后勤部副部长、代部长等职(副兵团职待遇)。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上世纪60年代,董洪国将军因病离休。2001年6月29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董洪国有七个子女,长子董保华、长女董卫华、次女董新华、次子董中华、三子董国华、三女董汉荣、幺女董玉萍,前五个孩子姓名中的字连在一起就是“保卫新中国”。

据说,80年代,老将军过生日,女儿用个人工资购买的一件时髦的名牌衣服作为寿礼,他认为这样的奢侈是不可取的,坚持让女儿将这份礼物退回去。为了廉洁自律,他在这次生日的时候,戒掉了几十年的抽烟习惯。

董保华

七个子女长大后,军人出身的董洪国把他们全部送到偏远艰苦的部队,让他们接受锻炼和磨练,教育他们不搞特殊化。

其长子董保华,于1966年12月入伍,在执行援越抗美作战任务中,作战英勇负伤不下火线,1968年4月荣立一等功。

2020年3月4日,董保华同志在中部战区总医院逝世,享年71岁。

董保华(右)

除了董保华,董卫华、董国华在1979年都随各自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并且做出了积极贡献。

下期预告:民国汉口第一公馆——车站路10号(涂堃山公馆)

涂堃山公馆

作者简介:郑望学,笔名慕遇城迹,湖北汉川人,云南师范大学毕业,80后文旅作家,资深策划人,现定居广州北。

0 阅读:1

天成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