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近40亿后,航空巨头做出“最强自救”:值得90%中国企业学习

O2O商学院 2020-06-20 22:00:00

2020年,疫情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黑天鹅”,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航空业成为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20年全球航空业预期损失将达840亿美元(约合5932亿元人民币),可谓“航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618当天,本来属于电商的狂欢节,却被东方航空抢了风头。

6月18日,东方航空上线“周末随心飞”产品:只要花3322元购买,从购买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就可以无限次乘坐每周末(周六、周日)由东航或上海航空执飞的国内航班经济舱。“周末随心飞”产品限量发售,售完即止,每位旅客最多限购10套。

“周末随心飞”产品一经上线,在企业未做大力宣传的情况下,迅速扩散开来,东航服务器一度被“挤爆”。

东航在6月18日晚间称,“周末随心飞”即日上线销售运营,市场认可度超出预期,并发量超出设计容量,造成线上拥堵。其向客户致歉,并表示技术人员一直在全力优化系统网络。

巨亏后“最强自救”?

618最火爆的现象级产品之一,竟然来自今年最困难的行业。东航“周末随心飞”产品走红的背后,是整个民航业在承受着疫情带来的重创。

根据东航公布的一季度财报:一季度营收为154.54亿元,同比下降48.58%;净利润为-39.33亿元,同比下降296.0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26亿元,同比下降214.83%。

面对疫情冲击,全球出行与旅游市场需求降至冰点,无论航空巨头,还是中小航空公司,普遍难以自保。据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2月份以来,全球共有17家航空公司申请破产或倒闭。

行业突然爆发的危机,使得民航业的发展矛盾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于出行需求的萎缩,行业发展成为以争夺市场存量为主,加之各大航空公司航线多有重叠,因此竞争态势会更加激烈。谁能争夺到市场上更多的有限资源,谁就能撑到最后迎来转机。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于是,民航业这个在大众看起来偏传统的行业,竟能在最困难的时候推出最出彩的产品,也是困境所逼带来的绝境求生。

尽管近期媒体热捧东航“周末随心飞”为行业“首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所谓的“无限次”套卡的营销手段,其实早在主题乐园、滑雪度假村等受不确定性环境因素(天气变化,降雪量等)影响较大的行业已经采用多年。并且,早在东航之下,国外多家航空公司为应对疫情,已经推出过类似“无限飞”产品。

今年2月底,亚航就推出过“无限通行证”产品,乘客在支付499令吉(约118美元)后,即可在一整年的时限内(2020年3月2日至2021年3月2日)无限次搭乘航班往返吉隆坡及澳洲、日本、印度等国家目的地;93美元,即可在马来西亚的国内网络内“无限飞”。

据民航资源网统计,目前共有5家国外航司推出了无限飞产品。

在此背景之下,东航“周末随心飞”产品之所以走红,并非由于产品设计多么精巧,更多是消费市场对于传统民航企业在绝境求生所做创新的一种认可。不过,虽然打出一张好牌,但是东航却没有做好后续的相应准备。

浪费的巨大机会

暂且不论东航“周末随心飞”产品性价比是否高,仅从运营层面来看,东航似乎并未做好产品走红的心理准备,以至于浪费了不少机会。

首先暴露出的是技术上的硬伤。

在推出创新性产品之前,就应该预料到后续走红的可能性,提前测试好服务器等技术问题。当天东航产品推出后,购买渠道被迅速挤爆,点击购买链接后显示:当前访问人数过多,请稍后再试……据网友反馈,从18日下午到晚上,多次尝试点击购买二维码均显示:当前访问人数过多,请稍后再试……

以至于有些头脑灵活的人想出一条“生财之道”。不少人玩起了“倒票”,一次性购买10套产品,趁着东航技术故障,利用信息差、时间差,在二手销售平台加价转卖“随心飞”。

其次是浪费了获取用户的机会。虽然此次产品设计堪称创新,但东航还是难逃传统企业的传统运营思维——以产品为主而非以用户为核心。

此次东航“周末随心飞”产品购买,用户必须下载东航App,在App上购买完成。下载App本身对于获取用户就是一个比较大阻碍,加上前期技术故障,用户无法完成购买,于是白白流失了部分用户。此次产品尽管火爆,但是最终获取的用户只能是成功购买“周末随心飞”的用户,极大浪费此次产品走红带来的品牌影响力。

如果前期产品设计时,东航能够以用户为核心,将产品购买与用户运营的重心从独立App转移到官方微信或者小程序,再辅助加入一些移动端裂变传播能力,相信后期产生的传播影响力将是目前的几何倍数级,由此带来东航不仅能通过此次策划卖出产品,更能收获一大波用户。无论这批用户是否产生了消费,但是只要能沉淀到东航的平台,配合移动端便捷的沟通能力,后期将成为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具备多次贡献消费的潜力。

诚然,东航此次市场营销并不完美,但是依然不妨碍值得中国90%中国企业学习,尤其是整个事件背后的一些思维方式,更是值得企业家和创业者们借鉴。

给创业者的启示1.产品“零售化”思维

民航业本来属于服务行业,此次东航“周末随心飞”产品就是将服务产品零售化,这样一来就能脱离时间、地点与销售平台的限制,极大地推动企业产品的增长力。

尤其是在当下新零售时代,一切行业、一切产品皆可“零售化”,需要创业者脱离固有思维桎梏,思考对行业人货场的重构,这样才能实现产品的跨界创新。

2.抓住确定性,时间换空间

疫情除了直接冲击行业之外,带来的最大风险就是不确定性,企业在市场中受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越大,自身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在当下市场,最大限度地存活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

东航通过产品设计,将未来一段时间的服务包装成产品进行销售,实际上就是将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变为确定,尽管有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的嫌疑,但是在当下市场环境中,确实不失为帮助企业度过困境的绝佳策略,以时间换取了发展空间。

3.在存量里寻找增量

此次东航“周末随心飞”一边受到追捧,另一边却受到不少吐槽。不少人吐槽产品使用条件过于繁多,殊不知这正是商家惊喜设计的“筛子”。对于东航来讲,此次产品首先要考虑的是避免高端商务旅客的“消费降级”,因此通过周末时间的限制将商务人群排除在外。

“周末随心飞”产品主要是在两方面的存量市场寻找增量,一是针对两地分居、异地工作和异地求学等相对低收入人群,通过看似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刺激他们产生消费需求;另外就是充分利用空余座位创收,本来一年只需要飞10次的旅客,一看交20次的钱就能无限飞,就能刺激他多掏钱增加频次。

民航业是重资产重现金流,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现金是生命,能比同行获取更多的现金流,就增加了自身存活发展的砝码,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更是如此。

0 阅读:365

O2O商学院

简介:O2O移动全媒体第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