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曾经合作过的某规划设计院办公室主任打电话来拜年,一番寒暄之后才知道这家设计院已经将自己打包“卖”掉了!
不仅如此,这家地级市的规划设计院已经放弃了规划的资质,只求保住乙级的建筑设计资质。

我问难道不是该保住规划资质,放弃建筑资质吗?毕竟这是市规划设计院啊,而不是建筑设计院。
主任说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划业务,所以干脆就放弃了,建筑设计还多多少少有些活干,所以就保建筑设计的资质,哪怕只是个乙级。
而十年前这家设计院还准备升建筑甲级资质,如果不是设计院领导三天两头频繁更换,这个目标说不定早就已经实现了。
现在,这家设计院从原来的二百多人已经裁员到只有几十人,大部分一线设计人员已经离开了。

不仅这家设计院裁员、放弃资质,很多民营设计公司也在做同样的动作。
目前这种行情下保资质尤其是甲级资质成本相对太高了,而业务量又明显减少,只能断臂求生干脆放弃吧!
尤其有些设计公司原本有多项资质,也只能优化、瘦身,保留一项或两项主要的资质,其他的就只能放弃了。

一位朋友是建筑行业资深人士,从业三十多年的他手握多本一注、规划、咨询等证书,疫情那些年他一直计划离职,当时接猎头和中介电话都接到手软。
可去年到现在,他几乎没接到过任何中介的电话。他说一注的行情几乎降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即使那么低,也没有单位要证书保资质了。
设计院大规模裁员、放弃资质,至少是还在做蕞后的挣扎,如果这一步还不奏效,就只能关门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