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继Model 3和Model Y涨价2000元之后,Model S&X也同步上涨1.9万元。
是屈服于压力而不得不通过上调车价的方式来让价格战休止,还是有其他的考量?
似乎从北京商报接连发表十余篇批评特斯拉汽车的文章之后,关于特斯拉降价以造成行业恶性竞争的说法就没有休止过;特斯拉俨然成为众矢之的,成为抢友商奶酪的罪魁祸首,随后自然会成为被口诛笔伐的对象。所以很多网友都认为特斯拉是扛不住舆论压力而不得不上调车辆售价,然而这显然不可能;如果特斯拉是一家会在意友商看法的汽车厂商,马斯克是一个会在意这些的人,他还会收购Twitter并搞出星链吗?不要小看特斯拉和马斯克,只要有利于其品牌的操作,哪怕是得罪全球汽车行业也会在所不惜,毕竟特斯拉是一家美国车企。
特斯拉的价格调整有自己的想法,北京商报看似是在批评特斯拉,但如果细读其文章则不难发现其对特斯拉的态度其实有些暧昧,字里行间对于内部电动汽车产业链倒是不无讽刺之意。
想一想特斯拉最需要的是什么?
非常简单,特斯拉近一两年来都深陷于其Autopilot&FSD(辅助驾驶系统和完全自动驾驶系统)相关的、有争议的交通事故里;这些交通事故案例到底基本都没有明确的结论,绝大多数都是存在争议的。这对于特斯拉的品牌形象打击很大,因为在核心三电方面其并无特别之处,主要卖点就是智驾系统;那么在这个最大的卖点成为争议焦点之后,特斯拉最需要做的级就是转移焦点。
而且要重塑品牌形象,如何重塑会是个问题。
回过头再看北京商报的一系列报道,针对的焦点完全不在这一个焦点上;集中的是针对特斯拉降价,可是只要非行业外部因素推动的补贴和降价就是合理的,是会得到市场用户支持和认可的。只不过会招致友商的攻击,此时各大品牌的粉丝都会有些迷惑,到底谁做得对呢?哪怕其也认为降价没有错,但是在各种不同观点存在对立的时候也往往不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除非大家的观点接近一致。
对于大多数观望者而言,降价是没有错的。
此时只需要一个引导就能激活这个情绪,于是从第三方视角来看北京商报,这个做法是典型的“坎宁安定律”的操作。
坎宁安定律说白了就是用说错话的方式来激发沉默者,在通透一些的来说,就是给出一个明显错误或违背常理的结论——比如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随后就能让沉默的观望着再也压不住情绪,让观望者、非特斯拉粉丝的看客去站特斯拉的台。
凡使用一个明显违背常理的标题或方向去发文的操作都是明显的利用坎宁安定律来实现引流推广的目的,不论北京商报是主观上有目的的去搞这一系列的文案,还是真的蠢到不懂得常理去推了这些文案,最终都符合坎宁安定律的操作与流程。
所以这一个周期里所有针对特斯拉降价的批评,客观上都是在淡化智驾系统和特斯拉汽车的焦点话题,并将特斯拉塑造成一个“有担当又很无辜”的、容易招致同情并让同情转化为订单的角色。
结果导向的结论可以这样总结:这是一次完美的品牌营销,助力特斯拉重塑了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重塑之后,想要进一步巩固品牌形象就需要产品重新定位。
特斯拉从品牌诞生开始就以高端品牌自居,可是Model 3和Model Y的接连降价已经失去了高端品牌的形象和气质;现在正需要通过价格一步步的回调来重新拉升产品与品牌的双重定位,可是在智驾系统争议较大的阶段里涨价则适得其反,反之,在特斯拉品牌变成一个被普遍同情的品牌之后,涨价又有了客观理由——“扛不住压力”的时候,涨价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现在还认为特斯拉的涨价是被逼的吗?
当然以上都是基于结果的反向推导,逻辑上是说得通的。
别把企业家看得太软弱,尤其是美国大亨;马斯克的业务版图非常庞大,看一看星链吧,这是一个狂人才会做出的业务;再看一看马斯克在金融圈和加密圈的操作,这么一点网络舆论对于马斯克和特斯拉而言,怕是连隔靴搔痒的程度都达不到,上调价格只是其一个品牌营销战略里的战术执行罢了。
: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