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宣称,他们正计划对四个东南亚国家征收高达3521%的太阳能电池板关税。
在此前一年,美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指控中国企业向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廉价产品,并且对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进行政府补贴。
而目前四个即将被征收巨额关税的国家,分别是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由于柬埔寨拒绝配合美国调查,所以柬埔寨产品将会面临最高额的顶格关税,也就是3521%,而马来西亚的关税仅为41%,泰国则是375%,越南也被征收了395.9%的关税。
此外,晶科能源从越南出口的组件将被征收245%的关税,从马来西亚出口的组件则会被征收40%的关税。
天合光能泰国工厂面临375%的关税,越南工厂则是200%的关税,晶澳太阳能从越南出口的组件将面临120%的关税。
特朗普政府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通过高额的税率,逼迫这些企业停产或者转移产能。
美国本土的制造商长期抱怨这些来自东南亚的低价产品,挤占了其生存空间。在此之前,美国已经于2012年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了高额关税,这导致中国部分龙头企业纷纷前往东南亚建厂,也就是说美国看似在打击东南亚,实际上还是在打击中国。
然而讽刺的是,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太阳能市场,80%的组件依赖进口,其中77%来自东南亚四国,其实也就等于是来自中国企业。
2024年,美国光伏龙头企业SunPower公司陷入破产危机,因为该企业最大的客户,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公司宣布不再与其合作。
而SunPower已经是2024年下半年第三家被破产清算的美国大型光伏企业,2023年美国甚至有数百家光伏企业破产。
其核心原因在于,美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之一,甚至还是少有的高价值市场,但是其消费者对美国本土生产的光伏产品并不买单。
这也就是为什么SunPower公司的主要客户,甚至是一家法国企业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原因还是老生常谈的成本问题,光伏企业本身的一大问题就是经营成本过高,而美国本身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就不低,再加上美国政府不断的打压我国的光伏产业,导致美国相关领域无法从中国进口零件,这进一步拉高了其经营成本。
美国光伏企业本身就投入了巨额资金,而为了收回这部分投资,他们也不得不拉高了自己的市场售价,如果美国市场仅仅只有美国厂商,那么这样的售价,消费者恐怕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然而现在的问题在于,美国市场上还有着大量的外来商品,消费者对本土产品并不买账。美国光伏产业内部也存在乱象,很多销售人员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甚至私自抬高价格,中饱私囊,这种情况在行业内其实非常普遍,而对人员管理的不到位,也是美国光伏产业遭遇重大危机的一个原因。
因为行业内有着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只要你有本事让消费者接受高价,那么2万美元的东西你卖到4万美元也没有关系,而这样的结果就是销售人员只卖高价,企业的营业效率和销量反而降低了。
而且美国的光伏企业能够撑到今天,说句不好听的,根本就不是市场决定的,而是政府决定的,美国政府一直在不停的对相关企业进行补贴。
2023年,美国最大的光伏企业,其净利润为8.31亿美元,其中6.6亿美元来自于政府补贴,占比超过80%。美国的光伏企业,压根就没有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进取之心,他们只想靠政府补贴混日子。
然而即便是有了高额补贴,美国的光伏企业依然完全无法和中国竞争。我不想说中国在光伏产业有多么多么的厉害,总是歌功颂德也没有意思,但是就以美国光伏产业的现状,只要中国光伏企业在认真的做事,就一定能够赢得竞争。
美国对我们的光伏产业打击了十多年了,我们的对美出口也早就是零了,今天特朗普又下大力打击转口贸易。但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了东南亚四国,还有巴基斯坦,老挝,印度尼西亚和拉丁美洲国家,我们依然可以继续做转口贸易。但是美国呢?美国能够拦得住四个国家,难道能拦得住四十个国家吗?
参考资料:
《反制中国跨国补贴 美国拟对东南亚四国太阳能板产品加征最高3521%关税》 法广
《巨额补贴难有起色 龙头企业接连破产 美国光伏产业持续低迷》 中国能源报
《美国对东南亚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高达3521%的关税》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