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零年四月那会儿,中共山东省委冷不丁地收到了一封从北京飞来的信儿,说是帮着找找一位名叫“牛宝正”的哥们儿,可问题是,这位老兄到底住哪儿,信中愣是一点儿线索没给。
哎哟喂,这山东省大得跟个迷宫似的,手头就攥着那么丁点儿人名信息,上哪儿摸去?省委的哥们儿一看那信,直接懵了圈,跟丈二和尚似的,摸不着头脑,愣是不知道该怎么下爪子。
哎,您猜怎么着?这可是中央大领导亲自给咱下的活儿,甭管这事儿多棘手,咱也得咬牙顶上,不是吗?得了,二话不说,立马打发人手,满世界地搜罗消息去了。
嘿,您知道吗?没多久,有这么一位同志,耳朵可灵光了,一听闻这事儿,立马就跟组织嘀咕上了:说他早年间在渤海那疙瘩的抗日根据地混的时候,跟一个叫牛宝正的哥们儿有过点头之交。据说这老兄是无棣县城关那一带的土著,但至于他是不是中央大佬们要找的那位大腕儿,嘿,那可就说不好了,咱也不敢乱猜不是?
那会儿,山东省委手头也没啥像样儿的线索,心想死马当活马医吧,就随手甩了一份公文到无棣县委那旮旯的办公室里。
得嘞,最后啊,这找“牛宝正”的活儿,不偏不倚,就砸到了县委办公室那位张学德老兄的头上。
张学德老爱往基层溜达,啥事儿都门儿清,一听风声不对,立马动手查起来。那会儿,无棣城关区委正聚在一块儿开乡村干部的小灶会呢,张学德二话不说,蹬上他那辆老自行车,嗖嗖地就往会场窜。
得了城关区委头头脑脑的点头,张学德大踏步上了主席台,一把抓起扩音喇叭,冲着底下一帮子开会的人说开了:“嘿,各位老少爷们儿,我这儿有个特别的‘找人广告’,给大家念一念啊!”
嘿,您猜怎么着?过了半个月光景,有人跟张学德嘀咕上了:说是在咱县城东关那儿,拘着个名叫牛宝正的家伙,您瞅瞅,是不是您心里头惦记的那位?
张学得一听这话,二话不说,撒腿就往城关公安局跑,心里琢磨着得赶紧摸清这个人的底细。
按城关分局的头儿张权温的说法,这位“牛宝正”啊,那故事可曲折了。早些年,在无棣县警察局混过队长,后来还跑到外地,给国民党看监狱,当了个班长啥的。解放后,因为他那身份,历史问题一箩筐,就被归为了得严加看管的“反革命分子”。
张学德心里头猛地一咯噔,心想:这位咋可能是中央大领导要找的人呢?!起初他琢磨着扭头就走,可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把这哥们儿叫出来唠唠,也没啥大不了的嘛。
嘿,张学德呢,他就假借着“审查员”的大旗,溜达到了审讯室里头,跟那个叫“牛宝正”的家伙碰了头。他开门见山地说:“来,牛宝正,给咱聊聊你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说说你的老底儿。”
嘿,你猜怎么着?牛宝正那么一“吐露”,竟然扯出了一段早年的革命斗争往事,那可是藏着掖着,少有人知的惊险篇章啊!这事儿,说来话长,但简而言之,就是充满了刺激和曲折。谁能想到,平平常常的牛宝正,肚子里还憋着这么一段传奇呢?革命斗争那会儿,真是步步惊心,险象环生,可咱们平时哪儿能听得到这些?所以说,人生真是无处不惊喜,就像这牛宝正,不显山不露水的,一开口,嘿,直接把咱们带回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这事儿,得细细品,越琢磨越有味儿!
【一】
一八八六年那会儿,牛宝正呱呱坠地在了山东无棣县的后牛村,他老爹老妈都是地道的庄稼汉,老实巴交,勤勤恳恳,就靠着给地主老爷种地,勉强糊口过日子。家里头没啥家当,就指望那几亩租来的地,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也就图个温饱。
牛宝正家里头穷得叮当响,书本儿还没摸热乎呢,一年级刚念完,就得回家扛大个儿干活儿了。没多久,一家老小打包打包,投奔了远在无棣县东关的亲戚,在那儿扎下了根儿。
一九一九年那会儿,牛宝正走狗屎运了,歪打正着地进了无棣县警察局,成了一名威风凛凛的骑兵。眨眼三年过去,凭借着上头的信任和青睐,嘿,这家伙还一步登天,升为了警察局的分队长。
那会儿,国内军阀们跟斗鸡似的,年年掐架,山东那疙瘩更是乱得跟一锅粥似的。牛宝正这家伙,心里头明镜似的,不想给那帮子乱折腾的当权者当马前卒。琢磨来琢磨去,最后他一拍大腿,得了,辞职回家,另起炉灶找活路去喽!
一九三一年那会儿,牛宝正多亏了铁哥们的帮忙,在北京草岚子那疙瘩的监狱里捞了个看大门的活儿。你说这事儿巧不巧,他就这么成了监狱里的“把门大将军”。
草岚子那地界儿,那会儿是国民政府在北平临时搭的个“小客栈”,里头住的多半是从平津一带拎回来的共产党哥们儿,于是乎,大伙儿还给它起了个别名——“北平军人想事儿所”。
哎,你说这事儿,真是让人窝火!就因为有那么个吃里扒外的叛徒,咱们中共河北省委书记殷鉴,还有省委里的几位大腕儿,安子文、薄一波、刘澜涛、杨献珍这些北方的秘密党员高手,全给逮住了。他们一个个的,都被关在了这儿,跟串儿糖葫芦似的,串一块儿了。
牛宝刚一来这儿,性格老实巴交的,打上班头一天,就没跟那些个看守员似的,装腔作势,对着监狱里的“政治犯”们大呼小叫的,这么一来,“犯人”们瞅着他倒是挺顺眼。
嘿,您猜怎么着?有那么一天,牛宝正收到了来自山东老家的一封信,信封上那股子乡土味,直愣愣地告诉他:家里头的老娘亲,身子骨儿不争气,突然间就病倒了。现在全家上下正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四处借钱想给老人家瞧病呢。信里头说了,让牛宝正赶紧把手头的宽裕银子寄点回去,救救急。
牛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琢磨着让别的看守帮忙给回封信。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这事儿不靠谱。跟这帮家伙混了这阵子,他算是把他们的底儿给摸透了,一个个都是“揣着死老鼠,愣充打猎的”货色,没一个靠谱的。
嘿,您知道吗,他们那些人,势利眼儿可重了!要是哪天不小心让他们窥见咱家现在这手头紧、穷得叮当响的光景,那指定得逮着机会,好一顿冷嘲热讽,往死里挤兑您。往后啊,甭提了,更是得拿鼻孔看人,瞧不起咱了……
哎,你说这事儿闹的,牛宝正他大字不识几个,回信?那简直是让他上天摘星星嘛!这可咋整呢?
这天儿,牛宝正在监狱里头晃悠呢,溜达溜达就到了一间牢房前头。一瞅里面,嘿,杨献珍那家伙正嘀嘀咕咕,满口的外国调调,牛宝一听,耳朵跟长了草似的,愣是一句没听懂。他心里头那个小算盘,立马就开始噼里啪啦地打上了主意。
牛宝悄悄把杨献珍拽到牢房门口,眯缝着眼上下一瞅,打趣道:“嘿,哥们儿,贵姓啊?瞧你这斯斯文文的模样,八成是个肚子里有墨水的吧?”
嘿,您瞧我这肚子里有几滴墨水,也就那么几本书的功夫,别笑话我啊。长官,您找我这是有啥急事不成?杨献珍瞅着牛宝正,眼里那股子提防劲儿,直接就问上了,咱也不拐弯抹角。
牛宝伸手摸了摸头顶上的军帽,脸上带着点腼腆,咧嘴笑道:“嘿,其实也没啥大事儿,就是想麻烦你给俺代写一封家书,咋样,能给俺搭把手不?”
嘿,这事儿啊,小意思啦!杨献珍一听,心里头那叫一个轻松,张口就来:“没问题,不就是芝麻绿豆大点事儿嘛!”
嘿,说真的?那明儿个俺可得找你给俺写写喽!牛宝正心里头那个美呀,别提多乐呵了。
成,别忘了揣上纸跟笔哈。
“得嘞!”我爽快地应了一声,心里头那个乐呵劲儿,就跟吃了蜜似的。这事儿,成了!
嘿,您瞧好了,咱换个法子说说这事儿。原先那套咱就不啰嗦了,直接来点干货。您想啊,这日子过着过着,就跟老舍先生笔下的京城胡同似的,拐个弯儿,景致就变了。就说这事儿吧,它原本咋样咱不提,咱给它换个皮儿,内里还是那回事儿。就像老北京的豆汁儿,换个碗装,那股子酸香劲儿,还是直冲鼻子。故事里头的人啊,事儿啊,都还是那些个老面孔,只不过咱换了个说法,让它们听着更接地气,跟邻里街坊聊天似的,亲切又自然。就说这时间吧,它还是在那儿不紧不慢地走着,咱也没给它加快脚步,也没让它停下来歇歇。人名儿更是没变,一提起来,还是那股子熟悉味儿。总而言之,这事儿咱是换了个风格说了,但骨子里头,还是那份子情,那份子味儿,保证您一听就明白,一笑就记住。咱们继续,乐呵乐呵得了!
次日,牛宝正琢磨了个由头,悄没声儿地溜达到了杨献珍那牢里头,跟他嘀咕:“老杨啊,帮我个忙,给我家里人写封信呗。”
这俩人配合得那叫一个溜,牛宝正嘴里滔滔不绝地说着,杨献珍手里笔走龙蛇地写着,就这么一来一回,四十多分钟,活儿就利索地干完了。
【二】
这年头,国内那革命的风浪大得吓人,咱们这帮子人,一个个都跟坐牢似的,外头的世界,咱是摸不着边了。可你猜怎么着?咱们心里那股子革命的火,愣是一点没灭,信心比啥时候都足,跟吃了秤砣似的!
在老殷、安子文他们一帮人的张罗下,“草岚子监狱党支部”就这么热热闹闹地建起来了。咱们这些人啊,一块儿琢磨事儿,一块儿打气儿,就等着党组织伸手拉咱们一把呢。大伙儿心里头都有数,耐心候着,盼着那营救的大日子快点儿来。
可您瞧,他们就跟那井底之蛙似的,对外头的事儿一窍不通。日子一长啊,那些心里头革命小火苗不太旺的同志,思想上就容易晃悠,跟风吹过的草似的。这时候,咱就得有个“消息灵通人士”,给大伙儿通报通报外面的动静,好让他们心里有个底儿。
帮着牛宝正给家里写信,杨献珍多多少少摸清了他家的情况。这大个子汉子,一提他老娘病得不轻,自己却回不去照看,好几次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这事儿让杨献珍心里头有了盘算,觉得牛宝正这人,心眼儿不坏,值得拉拢拉拢,是个能拉入伙的料。
得嘞,杨献珍心里头那点子小九九,一扭头就跟监狱里的党支部念叨上了。嘿,您猜怎么着?大伙儿提起牛宝正,那是一水儿的好评,都说这家伙平日里挺靠谱。所以嘞,党支部的大佬们一合计,得了,杨献珍啊,你小子就试着去摸摸牛宝正的底儿,探探虚实吧!
打那以后,只要瞅见牛宝在岗上站着,杨献珍就老爱没事找事地跟他搭上两句,不是聊聊监狱里那些芝麻绿豆的小事儿,就是扯扯家里长短。一来二去的,俩人就慢慢混得挺熟了,心里头对彼此也多了几分靠得住的感觉。
这一天,牛宝正一到班上,跟往常一样,先溜达一圈,到各个牢房瞧瞧。溜达到杨献珍那儿,嘿,俩人就跟老熟人似的,立马就唠上了。
嘿,牛宝正,这几天你老妈身子骨硬朗点了没?杨献珍往门框上一靠,咧着嘴就问上了。
牛宝正摆了摆手,咧嘴一笑,回道:“嘿,我这心里头也没个准数儿,家里头还没捎信儿来呢!”
嘿,得嘞,您也别太揪心了。杨献珍左手一挥,跟赶蚊子似的,招呼牛宝正:“来来来,往这儿凑凑,咱悄么声地说。”
牛宝刚晃悠到跟前,杨献珍冷不丁地从兜里摸出几个光溜溜的银元,一股脑儿塞到他手里,咧嘴笑道:“嘿,这几个大洋你拿着,算我的一点小意思,赶紧打发回家给亲人们乐乐去!”
“这可使不得,真使不得!”牛宝正一个劲儿地摆手,硬是要把银元往杨献珍手里塞回去。
杨献珍嗖的一下把手缩了回去,往背后一背,冲着牛宝正乐呵呵地说:“牛老弟,先把那玩意儿收起来,万一让人瞅见了,咱脸上可挂不住。嘿,我这儿还真有点事儿,得请你搭把手呢!”
一听杨献珍这话,牛宝正眼珠子一转,跟拨浪鼓似的迅速往四周瞧了瞧,麻溜地把银元塞进了兜里,这才开口,笑道:“有啥大不了的事儿?您直说吧!”
嘿,老牛哥们儿,我这人吧,说起来也算是个书虫儿,平日里就爱啃啃书本,瞅瞅报纸啥的。可这会儿呢,被关在这铁笼子里头,跟外界彻底断了线,哪儿也去不成。咋样,老兄你能不能受累跑一趟外头,到热闹的街市上捎点儿书刊报纸啥的回来?也好让我这心里头有个寄托,打发打发这闷得慌的日子啊。
牛宝正呢,虽说肚子里没几滴墨水,可读的书少,事儿可没少听。早先时候,从一块儿蹲着的哥们儿那儿套出话来,说这儿关的全是“思想犯”,看的书啊报的,大半都是号子里头不让碰的玩意儿。这一听杨献珍张罗要看那些个,心里头就开始犯嘀咕了。
“牛老弟,甭担心,就买那满大街都是,谁都能瞅两眼的报纸。”杨献珍瞧出牛宝正脸色不对,连忙又加了句。
牛宝低着头,琢磨了好一阵子,脚猛地往地上一剁,像是鼓足了十二分的勇气,这才咧着嘴,硬着头皮说道:“成!不过你得给我守着这秘密,千万别往外说,不然我这条小命可就悬啦!”
“那还用说嘛!”杨献珍干脆利落地答道,一脸的坚定。
打那以后,牛宝正就成了草岚子监狱中共党支部的“独一份儿情报大拿”。大伙儿还给牛宝正起了个洋气的英文外号,叫“OX”,听着就像“牛”的英文,奥克斯嘛。这事儿,连牛宝正自己都蒙在鼓里呢,压根不知道自个儿还有这么个洋名儿。
嘿,您知道吗?咱们那条隐秘的战线,悄无声息地就打通了,跟变戏法似的。这一来,牢里的兄弟姐妹们,那革命斗志,噌噌往上涨,心里头就跟揣着个大火炉子,暖和又坚定,都琢磨着:“咱得扛着那面鲜艳的红旗,大大方方走出这高墙大院!”您猜怎么着?接下来的四年光景,愣是一丁点儿岔子没出,顺溜得跟喝凉水似的。
【三】
一九三四年那会儿,牛宝正因干活儿卖力,嗖的一下子就被提拔成了看守班长。他这班长当得可不简单,不光借着职务的小便利,悄悄给狱里的党组织弄来些进步的书报看看,还兼职干起了送情报的活儿。这活儿,可比看书报刺激多了!
有那么一回,国民党那帮子人,动了歪脑筋,派俩特务,打扮得跟“政治犯”似的,溜进大牢里头,想探探风声,搞破坏,还想把大伙儿的心给搅散了,说服咱们跟着他们一块儿当叛徒。
牛宝一一听那消息,立马就跟做贼似的,溜边儿跟杨献珍嘀咕上了。打那儿以后啊,这俩特务在牢里头算是栽了,跟谁都搭不上茬儿,想探个风儿?门儿都没有!到最后,这场子“猫鼠游戏”啊,只能是悄无声息地收了场。
有那么一回,国民党手头得了点密信儿,心里犯嘀咕,觉得草岚子监狱里头藏着共产党的猫腻。得嘞,二话不说,直接派了个宪兵队,浩浩荡荡开进了监狱大门,跟串门儿似的,不过人家可不是来喝茶的。他们啊,是要给这帮“哥们儿”来个全身大扫描,审一审,盯一盯,生怕漏过啥风吹草动。
牛宝这一瞧,事儿可不小,他麻溜地溜到杨献珍跟前,跟做贼似的悄声说:“嘿,老兄,得提个醒儿,那边儿有点风吹草动了。”他让杨献珍他们心里有个数,好提前拾掇拾掇,防备着点儿。这样一来,监狱里的党支部那可是得了空儿,不慌不忙地筹备起来,跟玩儿似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跟那帮人斗上了。
老牛,牛宝正那小子,时不时还客串回“陪审员”。每当瞧见那些“政治犯”们在堂上受审,嘿,那股子英勇不屈的劲儿,答辩起来跟放鞭炮似的,响亮又带劲,直教他心里头翻腾。一来二去,他这脑袋瓜子里的想法,就跟那秋天的树叶,说变就变。不知不觉地,政治立场也悄悄拐了个弯,成了个心里头向着革命,同情进步人士的哥们儿了。
牛宝正文化程度不高,认不了几个字,但只要杨献珍一提书名,他保准儿豁出去也要跑到外面的书店去淘换。那些马列共产主义的大部头,硬是被他悄悄摸进了监狱的大门。杨献珍他们呢,就成了翻译抄写的小能手,把这些宝贝疙瘩变成了大伙儿的学习资料。这样一来,监狱里头竟也办起了学马列主义的“私塾”,的学习氛围浓厚得很。
嘿,您知道吗?后来啊,牛宝正这家伙,愣是豁出去了,不顾自个儿的小命,跟北平那地儿的地下党一块儿,玩儿起了“救援大作战”。他们啊,目标直指草岚子监狱,要把里头的同志一个个往外“掏”。这事儿,牛宝正干得那叫一个积极,真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九三六年那会儿,全国上下一条心,抗日统一战线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国共合作的宣言也跟着出炉了。中共这边呢,人手紧得跟啥似的,忙得团团转。北方局的刘少奇大哥一看这情形,嘿,直接给中央打了个小报告。他说啊,眼瞅着这局势,咱得把草岚子监狱里头关着的那五六十号党员兄弟给捞出来啊,这不正好能派上用场嘛!
中央那边儿麻溜儿地就给了准话儿。北平的地下党兄弟们立马儿找到了牛宝正,跟他说:“老牛,赶紧的,把这乐呵事儿跟狱里的党支部通个气儿!”
安子文、杨献珍他们几个,起初压根儿不信那套,心里直嘀咕:“这怕是敌人耍的花招吧?”愣是一口咬定,说啥也不肯干。
北平那帮地下党的哥们儿,实在是没法子了,只得又找上牛宝正,让他偷偷摸摸地传个话儿。还特地附了份中央批文的复印件,跟信一块儿塞过去。这一来,狱里的党支部才算是吃了颗定心丸,立马拍板,说干就干,准备实施出狱的大计。
那会儿,国民党为了拉拢民心,使了个招数,说草岚子监狱里的哥们儿,只要往报纸上大大方方地声明一番,表示自己以后“跟共产党不对付”的政治态度,嘿,立马儿就能打包走人,从牢房里解脱出来。
大伙儿琢磨着,要想痛痛快快地踏出这牢门,貌似就剩下那么一招儿了。可您要是往深了琢磨琢磨,嘿,这招儿敌人使得,那叫一个阴损!头一桩,这不明摆着是跟自个儿的革命信仰挥手告别嘛,往后啊,背上个叛徒的黑锅,可就甩不掉了。
二来,这么一搞,大伙儿都知道你站哪边了,出狱以后,党组织还能咋信你?其他同志心里头会咋琢磨你?你说破天大天去,怕是也没辙,就算一头扎进黄河里,那污水也沾身上了,洗不掉喽!
狱中那帮聪明的党员们,瞧着局势挺棘手,就琢磨着写了封挺长的信。这信呢,找了个机灵的家伙——牛宝正,让他悄悄给北平地下的同志们捎过去。嘿,您猜怎么着?这信最后还真就到了刘少奇大哥的手里头。
嘿,您瞧瞧,他们在信里头琢磨出仨事儿来,头一桩就是:万一党组织非拽着他们出狱不可,那登报唱那出“反共”的大戏,得组织自个儿扛起来,可别赖他们身上啊!
二呢,他们一旦踏出那扇门,党组织得认账,说他们还是正儿八经的中共党员,还得给他们找个活儿干。三嘛,这事儿得中央大佬点头才行,他们是奉旨办事,往后谁也别想着翻旧账查他们,更不能揪着不放。
刘少奇在审阅来信后,决定派专人去党中央请示回复,最终得到了按计划进行的肯定答复。紧接着,北方局将向中央建议的核心要点以及中央的批复文件,一一抄录并封装好,全部稳妥地送进了监狱之中。
草岚子监狱里的党支部啊,最后算是吃下了定心丸,认定这就是上头党组织的安排。得嘞,说干就干,他们这就琢磨起怎么逃出这鬼地方来了。
国民党大佬们猛地收到一大堆要求出狱的信儿,一时间跟丈二和尚似的,摸不着头脑,真假难辨,心里头直犯嘀咕。这一嘀咕,可好,事儿就给搁浅了,左等右等等不来个准信儿,跟石沉大海一样,没了下文。
安子文、刘澜涛、杨献珍这些监狱里的党支部头头脑脑们,凑一块儿琢磨了半天,觉得这事儿啊,急不得!一急,敌人那边就该起疑心了。咱还是得悠着点,分批往外溜,这样才保险。
嘿,您瞧,安子文、刘澜涛那帮子九个兄弟,又一回琢磨着跟牢头申请“放假”,嘿,还真就成了,大步流星地迈出了那扇铁门。没消停多久,也就半个月的光景吧,赵林、冯乐进带着二十来个同志,也跟着效仿,上书请求“释放证明”。这一波接一波的,跟赶大集似的,总共六十一号人,党员同志们,都靠着这招儿,心满意足地走出了那憋屈的地儿。
得了,一出那牢门儿,咱哥几个还得防着国民党特务那帮子尾巴跟着。所以啊,大伙儿都散了摊儿,各走各的路,就算在大街上撞见了,也是瞪大眼睛装不认识,话儿都懒得多扯一句。过了阵子,咱们才悄悄地,跟做贼似的,摸黑儿找党组织去,领了党给的任务,该干啥干啥去。
【四】
牛宝正啊,他那是十二分的小心,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时刻提防着。可您也知道,这世道啊,再精细的算计也挡不住老天爷的玩笑。为啥呢?就因为他跟那些“政治犯”走得忒近了,这不,监狱那头儿就开始嘀咕上了,心里犯起了嘀咕。
没过多久,国民党那帮人就把牛宝正给抓了起来,扔进大牢里。好家伙,那是一顿狠揍啊,就想从他嘴里撬出点啥来。可你猜怎么着?牛宝正那小子,硬气得很,打死也不开口,愣是让那些大佬们没了辙。到最后,没办法,就算手里没抓着啥真凭实据,也只好给牛宝正判了个死刑,算是了事。
老北平的中共地下工作者们,耳朵可灵光了,一有风吹草动就立马行动。这不,他们听说牛宝正那小子遇上麻烦了,二话不说,立马策划了一场火急火燎的营救大戏。经过一番周折,嘿,还真就把牛宝正从那草岚子监狱里给“捞”出来了,整个过程那叫一个顺畅!
而后,北平的地下党兄弟们,经过一番精心的琢磨和安排,悄悄地把牛宝正一家子给送出了城门。打那以后,牛宝正就跟咱们的党组织断了线儿,再也联系不上了。
回了山东老家,牛宝正跟全家人打了招呼,叫大伙儿都夹着尾巴做人,千万别跟外人露馅儿,省得惹来一堆乱子。
这些年,牛宝正就靠着摆个小摊,做点小本生意,硬是挺着养活了一大家子。要是有人不小心勾起了他当年在北平当看守所管事的旧账,牛宝正要么就嘿嘿一笑,扯点别的,要么就直接闷头不语。这么一来二去,周围的人都对他的那段对革命出过力的“光辉岁月”一无所知。
瞧瞧现在的牛宝,那双眼珠子直勾勾地盯着铁窗里头,自个儿成了笼中之鸟,还莫名其妙地戴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张学德那小子一审再问,牛宝没法子,只好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儿把事儿抖搂出来,盼着能早点从这劳什子管制里头解脱出来,重见天日。
张学德一五一十地把自个儿摸清的门道跟无棣县委说了个遍。没多久,上头就来话了,说这事儿得捅到中央领导那去,好给牛宝正的身份来个板上钉钉。
新中国一成立,安子文、杨献珍、刘澜涛这些老革命家,心里头还惦记着牛宝正呢。一大家子凑一块儿,聊着聊着就扯到了草岚子监狱那段日子,牛宝正的功劳啊,那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一提起来,大伙儿就直竖大拇指,说他那会儿可真是个能人!
一九五零年那会儿,杨献珍老爷子一拍大腿,说咱们得一块儿干点啥,就领着大伙儿签字画押,给中央写了封信。信里头说啥呢?就是求中央派人找找牛宝正这家伙,看看他到底跑哪儿去了。可这事儿难啊,年头太久,大伙儿就记得牛宝正是山东那片儿的,于是乎,咱们就把这难题扔给了山东省委,让他们帮着找找。
一听说“牛宝正”给逮着了,大伙儿心里头那个乐呵,跟过年似的。于是乎,七嘴八舌的,把监狱里头的那些琐碎事儿一股脑儿地往外倒,都让张学德接着去刨根问底,好好“盘一盘”。
琢磨了好一阵子,跟张学德聊了一回又一回,这才板上钉钉,眼前的这位被管着的“牛宝正”,嘿,可不就是中央大领导们心心念念要找的那位“大恩人”嘛!
张学德跟牛宝正透露,说那些往昔在铁窗里头的“难兄难弟”,眼下可都是新中国响当当的头面人物啦。牛宝正一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连珠炮似的念叨:“嘿,这事儿可真够邪乎的,压根儿就没往那儿想啊!”
无棣县委那边一点头,张学德就乐呵呵地宣布了,牛宝正这家伙,管制算是解了!按着上面的意思,接下来还得给他全家打包票,一块儿送往京城去嘞。
牛宝正心里头那个惊讶,跟吃了秤砣似的,直犯嘀咕,耳朵怕是出了问题吧?他又问了好几遍,确认无误后,嘿,这家伙,眼泪“唰”地就下来了,跟开了闸的洪水似的。他两手一使劲,跟铁钳子般钳住了张学德的胳膊,嘴里头“呜呜啦啦”的,愣是一个字没蹦出来……
嘿,您猜怎么着?无棣县委那边正紧着张罗,要给牛宝正一家子安排进京城的大事儿呢,可牛宝正这家伙,突然间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心里头打起了鼓,不想去啦!这事儿来得急,安排得也热闹,县里头的锣鼓点子还没歇呢,牛宝正这儿倒是先按下了暂停键。您说这事儿怪不怪?一家人眼瞅着就要踏上京城的红毯了,他倒好,脚底下一抹油,心思活络开了,不想去凑这热闹了!咱们也别瞎琢磨,牛宝正心里头那点小九九,估摸着也就他自己清楚。反正吧,这进京的戏码,眼瞅着就要开场,主角儿却跟大伙儿开了个玩笑,说不去就不去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张学德溜达上门,非要问个明白,磨破了嘴皮子劝了好几回,牛宝正这才咧着嘴,把实情给抖搂出来了。
按牛宝正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给党没添啥大光彩,心里头直犯嘀咕。再一个,这么多年在家乡猫着,冷不丁儿一进京,怕到时候水土不服,身子骨儿受不了。还有啊,他那小子一直在外地捣鼓水利,到现在连个影儿都逮不着,这让他心里更不踏实了。
张学德把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无棣县委那帮子人琢磨琢磨,拍板了:先让牛宝正单枪匹马闯京城,要是路上顺风顺水的,回头再把他的家眷给接过去。
牛宝一到京城,嘿,刘澜涛、杨献珍这些大领导们可热情了,一个个都亲自来见。大伙儿一块儿提起了草岚子监狱那档子事儿,就好像时光倒流,一眨眼又回到了十多年前。这一说起来,心里头那个滋味儿,真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呐!
嘿,你猜怎么着?牛宝正这家伙,最后还是被他那帮老哥们儿给说服了,脚底一抹油,又回到了北京市公安局草岚子监狱,干起了预审的活儿。这回可好,他还捞上了个干部行政十八级的头衔,待遇挺不错的。
一九五四年的那个十一月啊,牛宝正老爷子因为一场大病,医生也回天乏术,就在北京咽了气,六十八岁,一辈子就这么普普通通却又挺有嚼头地走完了。说起来,他这一辈子啊,看着平淡,可细细一品,嘿,还挺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