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热衷上岸不在下海,因为大环境已彻底改变

鹏城风物志 2024-03-09 07:25:02

年轻人所热衷的上岸这个词其实并不陌生。上岸这个词对应的是下海,如果上岸你觉得很陌生,那下海就不陌生了,因为在几十年前听最多的词就是下海,那个时候太多的人从国有企业体制内辞职,去民营企业或自己做生意当个体户非常普遍,当然也不乏成功者和佼佼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在过去几十年下海成为褒义词,下海的人让人觉得成功的榜样,以前为什么要宣传呢?因为以前鼓励大家下海。

当然90年代开始下海的人是很容易成功的,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外贸大肆发展,经济大环境下,从体制内下海很多人是不错的,当然有个人的聪明智慧,更多的是大环境的产物,20年前下海的人成功,90%是要归功于大环境的。

90年代你去深圳开个饭馆卖个快餐想不赚钱都很难,开个饭馆排着队来吃饭,而且成本极低,蔬菜批发市场几毛钱菜一斤。

20年前开工厂的那批人,只要你开工厂都能赚到钱,因为大环境好,外贸订单一个接一个,工人一个月才100美金的工资,是欧美成本的1/10,怎么可能不挣钱?珠三角长三角几万人的工厂那么多,几千人的工厂就更数不胜数了,大厂的订单做不完就给你小厂,20年以前你到广东找一个倒闭的厂都很难,20年前下海做工厂的人肯定赚到钱了。

十几年前下海做房地产的人也肯定挣到钱了,买一块地放在那里10年能翻个几倍上去,你说跟你聪明有关系吗?没有关系,盖个房子就能赚到钱,当然盖房子的人基本上都是下海的,基本上是从国有企业体制内出来的人。盖房子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复杂,最起码你得知道去哪里盖章。

今天环境就变了,经济下行在海里游泳的人是挣不到钱了,不但挣不到钱,反而过得还很凄惨,跟体制内人比差得远了,今天我们看民营企业工作的人,做小生意个体户,跟国有企业公务员没法比,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成仙的人跟拉磨的驴之间的区别了。

现在下海的这批人不但挣不到钱,还要失业,还要承受高物价苦不堪言,根本没有幸福而言,更不要谈什么成功了。

物极必反,整个社会就变成了追求下海到上岸转变,以前的下海今天变成了上岸,今天上了岸才可以脱离苦海,已经没有人鼓励下海了,因为海里根本就不缺人,也没有多少机会。

端铁饭碗就已经超过99%的人了,那你还去下海干什么呢?上岸不是年轻人发明的东西,它是一个社会大趋势,社会人才的回流而已。中国社会特别大,发展周期特别漫长,走到一定的极端掉头是需要几十年的,看不懂方向很容易判断失误,上岸已经是趋势,是大环境决定的,跟你个人选择无关。

1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