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香港电影圈最自卑的影帝,多少年后我都不会忘记他们!

曾狄影画 2017-05-17 16:20:53

曾先森今天讲古,讲两个巨蟹座的香港男人。 第一个人,一九六二年的六月二十七日,出生于香港经济正处于腾飞的初期,此时的香港市民开始逐步享受到经济繁荣。

他的父亲将致富发达的希望寄托于市井的赌博行业,逐步他开始滥赌成性,赌输之后就郁闷酗酒,喝得烂醉返回家中喧闹!他的童年岁月,几乎在父母经常激烈的争吵中度过的! 十岁左右时,父亲开始常常外出不归,有时几个月甚至一年,他曾经回忆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很自闭,觉得很烦而不愿面对自己的家庭,也不愿向别人坦露心扉,尤其当时学校的老师经常让每个孩子,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述我的家庭时,使得倍感压抑!15岁辍学。 他的名字叫梁朝伟。

1982年,他20岁。有位朋友,建议他去投考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他生性犹豫,自卑,怕自己不行。但这个朋友就不断游说,最后想了一想,看电影也算是自己很痴迷的事情,如果自己真去做的事情未必不行!

这位朋友叫周星驰,就在参加复赛期间,梁朝伟和周星驰还相约喝酒畅聊,随后不久,梁朝伟接到通知被录取了,周星驰,最终没能过关而落选了。

周星驰比梁朝伟坎坷很多,1988年,已经26岁的周星驰依然在香港电影圈混得十分狼狈。演出机会虽然不少,但不是宋兵乙,就是各种节目主持,而他内心那股奋发图强的拼劲一直在贮备着。虽然这样的生活,他人就在坚持。有一天晚上,他到了一家酒吧买醉,一直观察着他的李修贤给了他一次机会,而这部电影,也让他拿到了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

《霹雳先锋》算是周星驰的大银幕处女作

在周星驰的电影中,他常常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失败者的角色,他的喜剧像是穿透世间冰冷人情,和炎凉世态的写实。 奋斗,几乎贯穿在他很多电影里。他想成功,就用更多的失败来附体于自己,其实周星驰演到底,还是在演那个被人讥笑、嘲讽、然后勉强露出奉承姿态的当年的自己。 最集中体现这种东西的是《喜剧之王》。吴孟达扔过来一个盒饭和一句“屎,你就是一坨屎”来加重他对自己对于奋斗过程的艰辛回忆。

更多时候,包括他不演戏,当导演的那些电影,《美人鱼》他会让邓超无地自容,颜面扫地。

他残忍的把喜剧包装成一种惨痛,《功夫》里抱怨没水,包租婆用穿上窗户的行为做出回应。

而且,接下来迎接他的是把他淋个落汤鸡的水。 《少林足球》他让自己被群殴,然后拿到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唯一的一个影帝,几乎都是用这种套路,却百试不爽。 周星驰电影还有一点,就是喜欢解释自己。世界上的自卑者,之所以喜欢解释就是因为他们不想被看衰,希望被看到。“其实呢,是这样子的”,这样的话在周星驰电影里屡屡出现,但迎接他的是砖头,是暴打,是哄堂大笑。

周星驰,似乎用这样的方式一次又一次来对自己的自卑做出回应。这种痛,更加自卑。 在梁朝伟的银幕角色中,你却看不到这种同样失败者,或者说这种自卑的成分。更多的是他本人的自卑,他的自卑是把自己活成了角色,没有一个角色是梁朝伟,但每个角色却都有那么一点是梁朝伟。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几乎贯穿在梁朝伟的角色里,他不想把自己的坎坷演出来,却通过角色逃离了这个他完全看淡的世界。这和他童年的经历多么相似,因为自卑,所以把自己包裹的紧紧实实。

曾先森觉得最能体现这种东西的电影,是他拿到戛纳影帝的《花样年华》。那种欲言又不止的暧昧,那缕缥缈的烟,和那个浅笑时略有翘动的嘴,是梁朝伟带给电影世界的经典。

当自卑演绎成暧昧,当所有的不动声色能演绎成复仇的时候,《无间道》的卧底陈永仁,为了打入警察内部,做了古惑仔,里因外合,不动声色。

多年后,黄秋生谈到这一幕,说感谢梁朝伟的这个反应,让他的角色死得多么有意义。 《伤城》的深藏不露的总督察刘正熙,为了复仇,娶了仇人女儿,一步又一步的杀人。 梁朝伟是内向的,走心的,一语不发。

周星驰是外放的,夸张的,手舞足蹈。

这两位自卑的影帝,反映了同样的性格,在表演这个外化形式上的迥异两极。两个好朋友,一个拿奖拿到手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沉默,一语不发,总感觉自己不好,还可以更好。一个无比期待拿奖,总是努力,奋斗的决心,他深怕世界不知道自己的呼喊,就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把心酸变成喜感。 在香港本土的金像奖上,梁朝伟拿了很多个影帝,周星驰只拿了一个影帝。但在星迷们的世界里,他或许是最好的,他真的就是华语电影的喜剧之王。

0 阅读:1

曾狄影画

简介:此用户有点懒,还没有正式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