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并且说这种自己没有损耗而达成目标,叫做“全胜”。孙子又说“上兵伐谋”。但要想以极小的、最小的成本来消灭敌人,现实中的很难的。即便采取“伐谋”的办法,也不能使得自己0成本。孙子接下来并没有针对“伐谋”展开讲解,所以我们补充一下韩信的案例,来论说“伐谋”“全胜”这一话题。
韩信通过背水一战,打败了二十万赵军,占领了赵国。战败赵军的韩信随后考虑进击燕国。燕国也原是战国七雄之一,是七雄中最弱者,一直没有什么表现,地处相对偏远的河北北部。
正在思考攻击燕国的事,这时候,李左车被军众高高兴兴捆来了,栓在了军旗下,然后士兵跑进去向韩信报告。
韩信大喜,奔到李左车跟前,立刻解开他的束缚,引着他进了大帐,让他坐在东向的上座上,自己坐在向西的下座,把他当作老师来对待。
原来,李左车是赵王首先的一个智谋之士。韩信善待他,说:“假若赵王听你的计策,我早已就被人所擒了。今日我愿意想你请教,愿足下不要推辞。”
李左车说:“嗯,臣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那我就作为愚者说说,供您参考。关于北伐燕,东击齐,我觉得是这样。如今将军涉西河,掳魏王,擒夏说,一举而下井陉,一个早晨还没过完就破赵二十万众,诛代王陈余,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们无不把耒耜扔了,缀耕在家,杀牛杀羊,把家里好吃的都吃了,好衣服都穿上——这是干什么呢,是看见您兵戈大动,北方欲有大战,恐惧地等着您打,不作长远打算,只顾眼前享受了。农夫们尚且吓得如此,燕齐的将官兵士们,更是惶惶不安了。能令敌人遑遑不安,这是您的优势所在。但是,您的军官疲劳,士卒疲敝,其实难再委用。如今将军打算拖着这些疲敝之兵,顿挫于燕国的坚城之下,恐怕久战却不能拔,情见势屈。”
李左车接着说:“攻城是件很难的事,您攻燕旷日持久,后援和粮食不济,而小小的弱燕不服,齐国见了,必然自信心加强。燕、齐与您相持都不肯投降,则汉王和项王的轻重高下之势,就一时难以区分。这些情况,就是将军您的短处(weakness)。所以,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以weakness取代strength,而是以长击短。”
韩信忍不住问:“那我该如何以长击短呢?”
李左车踌躇了一下,说:“这个,我的估计,为您考虑,不如按兵休甲,抚慰赵国军卒的阵亡者家属,使得他们一高兴,百里之内,每日愿意担着牛酒而来,给您的将官们吃,给士卒们喝。显示您大得赵国民心,然后您具兵向北,压在去往燕国的路上,做出攻击态势,然后派出能说会道的使者,带着您的咫尺之书(当时的信写在一尺长的木板上),劝燕国投降。这样,您暴您所长于燕(就是战胜之威势),燕国必然不敢不听从,拿到木板儿就得投降。燕国已服,跟着您走了。您再派一个辩士向东告诉齐国,则齐国惧于燕赵之势,必也从风而服。所以,您用尽您之所长,避其所短,如此,则天下可得。用兵固然有先声而后实,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韩信拊掌大喜,把咖啡一口喝光,说到:“善啊,善啊。”于是全按李左车布画,发使出使燕国。燕国见了木板,心中本来胆怯,果然从风而服。
史料对这个案例,也就讲到这里就结束的。
也就是说,如果要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即零成本获胜这一思想展开落地执行的话,那也只有李左车说的“兵固有先声而后实”了。
也就是说,只有不去打,才是零成本。不打,以威势促使敌人屈服,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过呢,这一策略,可能很大程度也是停留在纸面上。史书上说,燕国和齐国于是就服了。但史书上说是服了,实际这个服,是比较脆弱的,前提是汉国不伤害和攻击燕王(臧荼)的本土利益,燕愿配合汉军行动。至于齐国,虽然史书上说齐国也服了,但史料后面讲的其实是韩信带兵又进攻齐国,通过血战打败齐国和楚国援军。
我是意思是,史书上可能夸大了李左车的意见的效果。
人们通常把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解为使用计策,但看孙子本篇,并没有讲这个意思。它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实际上就是李左车说的“先声而后实”,利用前面战胜的声威或自己的优势的威慑,促使敌人屈服,这样才是自己没有损耗的“全胜”。
也就是“兵不顿而利可全”。因为没有打,士兵固然不会疲顿和消耗,不过,获得的利未必是“全”的。
这种思维方式后代一直有,比如在赤壁之战前,曹操要去打东吴孙权,谋士贾诩就劝阻,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贾诩说:“听说主公打算顺流东下,以攻东吴,我看其实舍此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主公昔日破灭袁绍,今又收取荆州,威名远著,军势甚大。如果能够凭借荆楚之丰饶,以养将士,安抚百姓,让大家安居乐业,则可不劳众发兵而江东叩首而服啊。”
贾诩说的,也是“先声而后实”“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但是曹操没有接受。我想,这是因为这种策略能得到的结果是比较含糊和有限的、短暂的。即便江东“叩首而服”,那也只是表面上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只是一种哲学思考,跟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维境界差不多,批评意义大于实践性。只是对“有为”和“有战”的否定性升华。
文/潇水:知名历史小说作家,历史战争特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