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爷养4000头牛却不卖,饲养几乎零成本,靠牛粪成为亿万富翁

九天揽月呢 2025-01-22 09:17:05

“他就是个疯子!养了4000头牛也不卖,天天就等着捡牛粪!”

在大部分的人眼里,黄炳权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明明已经有了一家远近闻名的小酒厂,偏偏还要折腾起了养殖业。

要是好好的养养牛也就算了,可他养的牛却压根不卖,反而把臭烘烘的牛粪当成宝,不过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黄炳权最终却因为这些牛粪成了亿万富翁。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说黄炳权家的牛粪是黄金做的?

剑走偏锋开牛场

2005年的时候,黄炳权就已经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老板”。

靠着一家酒厂,他的年收入早已超过了百万。

可意想不到的是,随着酒厂生意红火。

每天酒厂生产出的50吨酒糟无处可去,堆积如山,招来了无数蚊虫和刺鼻的气味。

起初他把酒糟卖给当地养猪户,但随着产量增加,猪场根本吃不消。

就在黄炳权面对这一堆酒糟焦头烂额的时候。

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既然猪吃不完,那就用这些酒糟养牛!

可是这个决定,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

“好端端的酒厂不管,偏要去养牛,疯了吧!”

就连最支持他的妻子都开始抱怨他,不让他进家门。

可黄炳权依旧一意孤行,把多年积蓄拿出来,一口气买了1000多头印度奶牛。

村里人也开始议论纷纷:“搞酒厂赚大钱还不够,养什么牛?牛吃了酒糟能吐出黄金来吗?”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狠狠给了黄炳权一记耳光。

他买的印度奶牛根本不吃酒糟,哪怕饿上一整天也只是闻一闻就走开。

而且这种牛来自热带地区,根本不适应广西的冬天。

气温一低,它们就不进食,甚至病倒了一大批,一时间牛场变得狼藉不堪。

更让人头疼的是牛粪问题,牛不吃酒糟,肠胃不好,粪便越拉越多。

牛粪变“黄金”

没几个月,牛场周围已经臭气熏天,连几十米外的村民都忍无可忍,开始到处投诉。

“这哪里是牛场,简直就是个垃圾场!”

黄炳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疯了”。

可就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无意间注意到了一件事:牛粪堆积的地方长出了大片的菌类。

这些菌类颜色鲜艳,长势喜人。

他联系了农业专家,对长出菌菇的牛粪进行分析,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原来牛粪发酵后是优质的有机肥。

黄炳权很快决定将牛粪进行发酵处理,并免费送给附近的农民试用。

最初,农民们都是将信将疑,觉得这种肥料不靠谱。

可等到收获季节,使用牛粪肥料的地块产量增加了20%。

果树结果又多又大,这才让大家刮目相看。

渐渐地黄炳权的牛粪肥料开始在村里小有名气,他决定扩大生产规模。

经过发酵处理的牛粪不仅没有异味,而且富含有机质,能大幅提升农作物产量。

他进一步优化了发酵工艺,加入益生菌,生产出品质更高的有机肥。

黄炳权的牛粪有机肥一炮而红,不仅在当地畅销,还吸引了外地经销商慕名而来。

他开始规模化生产牛粪有机肥,每年能卖出3万吨,每吨售价3000元。

这一变化,让曾经嘲笑他的人目瞪口呆。

他带家乡一起致富

有了牛粪有机肥的成功,黄炳权开始思考如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他承包了一片废弃盐田,计划将牛粪用作鱼塘的肥料。

经过发酵的牛粪被堆放在鱼塘边,随着雨水的冲刷。

牛粪中的养分流入池塘,滋养了水中的藻类。

藻类是鱼苗最好的食物,而黄炳权养的石斑鱼又以这些小鱼小虾为食。

这种“牛粪养鱼”的生态模式出奇地成功,鱼的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价格也更高。

靠着牛粪养鱼,他每年又能额外赚到200多万元。

与此同时,他还利用牛粪发酵产生的沼气,为酒厂和牛场提供能源。

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彻底解决了牛粪堆积的环境问题。

他的牛场逐渐实现了真正的循环经济,几乎零成本养牛,却能带来上亿元的收入。

尽管已经实现了“牛粪变黄金”,但黄炳权并没有满足。

他开始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用牛粪提取生物天然气的新技术。

这种天然气不仅可以用作清洁能源,还能进一步提高牛粪的利用价值。

这项技术让他的牛粪有了更多用途,牛场彻底实现了“零污染、全利用”。

据估算这一项目每年能为他新增千万收入,同时大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黄炳权并不只想着赚钱,他始终记得自己的家乡。

他主动向当地农户推广有机肥技术,帮助他们提高作物产量,增加收入。

同时,他还用自己的收入为村里修建水泥路、翻新学校。

甚至帮助村民解决了生活用电的问题。

如今的黄炳权,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被嘲笑的“疯子”。

他的牛场成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典范,他的故事也成了乡村振兴的真实案例。

勤劳就是致富之本

很多的人并不明白黄大爷致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甚至于不少的人将他的成功全都归结在了运气使然,实际上这一切都和一个“勤”字脱不了干系。

而像黄大爷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巩明山的故事也算是个典型。

巩明山是平邑县郑城镇周家场村的负责人,他非常重视村里的金银花。

周家场村是一个库区移民村,全村635人,214户,人均只有一亩地。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巩明山的带领下,老人靠种植金银花也有了自己的收入。

粮田机械化后没多少活,老人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金银花上。

村里土地薄,没水浇条件,祖辈便在山岭上栽金银花,以前种的都是半野生,没怎么管理。

近些年村民改种新品种金银花,老人们很上心,锄草修剪都认真打理,像照看果树一样。

新品种的金银花主干直立,修剪后只有半米高,花多成簇。

采摘时老人可以坐着操作,不用弯腰。

每年5月到9月是采摘期,半亩金银花一年能带来2000多元纯收入。

能供老人日常开销,村里老人称这笔钱为“养老钱”。

目前村里进入花期的金银花有180多亩,家里有老人能下地的,每户至少种半亩金银花。

有两个老人的家庭可以管理七八分地,只有一个老人的家庭,妇女和孩子会帮忙。

2023年春天,村里鼓励村民扩大种植,并免费提供苗木,新栽了50亩金银花。

村南还有个坡大土浅的小山岭,村里规划再开发20亩,增加种植面积,为老人创造更多收入。

金银花不仅为老人增收,也让村里的山坡变绿,起到了护土蓄水的作用。

他们的成功,或许正是无数普通人可以借鉴的榜样。

无论什么样的处境,不管是怎么样的困难,只要勤劳肯吃苦就一定能获得属于自己的财富。

0 阅读:1

九天揽月呢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