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第一人称叙述,请理性阅读。
来自赵夕阳的讲述:双向奔赴的亲情,才弥足珍贵。
没等哥嫂打来电话,我今年又如往年一般,带着老公孩子回了娘家。
老公笑话我脸皮厚,哪有出嫁的女儿,年年带着老公孩子,回娘家过年?
我睨了老公一眼,我这哪里是回娘家,就是回我自己家。
老公是家里独生子,在他上大学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把他供出大学。
眼看着儿子结婚成家,生儿育女了,结果婆婆也因病去世了。
父母双亡的老公,自然就成为了孤儿,没有兄弟姐妹。叔叔伯伯也很少来往。
而他老家的房子,长年没人住,年久失修,破破烂烂,自然也住不成了。
婆婆去世后第一年,我也曾陪老公春节回去过。
可别人家都是热热闹闹大团圆,唯独我们家冷锅冷灶,没有半点烟火气。
我忍不住跟爸妈抱怨了两句,接着就接到了嫂子的电话,让我们带着孩子回来娘家。
老公一开始不愿意去,谁家儿子愿意在过年期间回娘家,岂不是会被人笑话倒插门?
可我不管他,径直要走,老公放心不下我和孩子,只能开车陪着我们回去了娘家。
从那之后,每年到了腊月,还没到过年呢,嫂子就会早早打来电话,叮嘱我们回来娘家,还说年货不用准备,衣服也不用买,去年买的还没穿呢。
我听了心里暖暖的,回娘家的心情更为迫切了。
每年没到放假,我就早早给侄子侄女买好衣服和礼物,又给按照他们的喜好买好一家人的礼物。
不管我们什么时候回到,不管一路多么风尘仆仆,疲惫不堪,可爸妈哥嫂却永远会在门口迎接我们。
从那开始,我们年年都回娘家过年。等假期快到了,才又一路赶回自己的家,开始上班。
回娘家之前,明明都是瘦瘦的夫妻俩,却在返程时,都吃胖了三五斤。
每年临走时,嫂子都会把她自己亲手做的腊肠腊肉腊鱼,以及自己养的鸡鸭,以及大米全都给我塞满了后备箱。
往往此时,我都会偷偷塞给妈妈30000块钱,让她在我走后再给嫂子。
前面两三年,妈妈都照做了。而嫂子每次拿到了钱,都会打电话来骂我一顿,说我见外,什么都要跟他们算得清清楚楚。
每每此时,我只会憨憨笑着,说嫂子你不拿钱,以后我就不回娘家过年了。嫂子这才作罢。
哥嫂的恩情,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
别人都说,哥哥好不算好,嫂子好才算好。
以前我体会不深,毕竟有婆婆帮衬,还有爸妈护着。直到我生二胎,才深刻体会到。
那时我的婆婆已经去世了,妈妈年纪又大了,腰也不好,时不时犯腰痛。
妈妈虽然心疼我,却又使不上劲,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
嫂子一听我自己照顾自己月子,顿时就心急如焚,连夜收拾东西坐车赶来。
她一来,我仿佛就有了主心骨,也不觉得委屈和心酸了。
嫂子大包大揽,照顾了我42天月子。直到家里有急事,她才不得不回去了。
可她即便回去了,也经常给我打电话,教我怎么照顾婴儿,教我怎么做辅食。
那时,在我心里,嫂子不是我的父母,却胜似我的父母。
从那之后,我加倍对哥嫂的两个孩子好。两个侄子一年四季的衣服,我都买好寄回去。
甚至就连侄子的兴趣班费用,我也是尽可能帮衬。
我的扶哥魔行为,并没有让老公反感。
相反,他还主动提出要每月孝敬我爸妈2000块钱,说这也算是帮哥嫂减轻负担。
老公还说,你爸妈就是我爸妈,你哥嫂就是我哥嫂,哥嫂对我们那么好,我们再怎么回报都不为过。
可我塞给爸妈好几回钱,他们都不肯收下,说我没有了公婆帮衬,负担又重,让我别浪费钱。
我只好转给哥嫂,哥嫂也拒收,我说这是我们孝敬爸妈的,他们才收下了。
只是这笔钱,他们收下后却依旧没有动过,就连爸妈生病住院我们要分摊,他们也摆手说不需要。
然后,又在我带着孩子回来时,以给孩子红包的方式又回到我的手里。
哥嫂不收钱,于是我就想出了一个主意,每年春节回娘家,临走时,我给爸妈塞红包,让他们转交给哥嫂。
只是次数给的多了,嫂子又不乐意了,坚持要转回给我,还跟我闹脾气。
今年我打算换个方式,把一张有着3万块钱的银行卡塞进一本书里,并放在我的房间里。等走后,我才打电话告诉嫂子。
结果,我前脚刚说完钱的事情,嫂子后脚就挂断了电话,蹭蹭蹭地跑到我的房间去翻找。
没过多久,嫂子打来电话,说你永远是这样,你们没有父母帮衬,两个人自力更生,房子才买没多久,还要养两个孩子,钱得省着花,不能大手大脚。这3万块钱我得转回去。
我连声拒绝,说嫂子,钱不是给你的,而是给爸妈的。
我平时不在身边,爸妈生病花销都是你们掏钱,这笔钱就当是我尽孝了。你要是不收下,明年我就不回来娘家过年了。
嫂子深深叹口气道,下不为例,你再这样,明年就别再回来了。
我连声答应下来,反正嫂子收了钱再说。至于明年还要不要再给,明年再好好想办法呗。
哥嫂对我和老公的维护之情,替我给爸妈尽孝之情,又何止3万块钱呢?我还嫌弃给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