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中国经济“消费券”!国务院铁令:25.5万亿拖欠款“清零”

家常菜美食日记 2025-04-09 08:00:49

"民无信不立!"两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怒吼正在中国大地回荡"商贾不行于市,则货财不通于国。"——管仲在《管子》中的警世之言穿越千年,化作2025年春天的一声惊雷。国务院3月掷出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26.06万亿拖欠款"清零令"炸响在黎明前的夜空,这记重拳砸碎的不仅是陈年旧账,更是一个个被三角债勒住咽喉的中国家庭。

凌晨三点的五金厂门口,王老板的烟头在黑暗中明灭,146万工程款被国企拖欠的第427天,37万供应商欠款已滚成高利贷,车间铁门上的封条在夜风里簌簌作响——这哪里是企业家?分明是跪在信用废墟上的囚徒。

当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写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时,绝不会想到两千年后的市场经济,竟会陷入"账上有钱却无法流动"的魔咒。26.06万亿拖欠款,相当于抽干了长江三年径流量,而无数像王老板这样的"毛细血管"正在干涸:

2025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方案》,要求“对拖欠企业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8月末,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达25.5万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134.80天,凸显回款压力加剧。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力度,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运行。

行动目标 对拖欠企业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推动清偿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保障中小企业账款及时支付,确保2025年底前拖欠账款“清零”。具体措施 要求中央企业带头清偿民营企业欠款,督促清偿民企欠款,切实提高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努力盘活闲置低效资产。同时,治理拖欠账款问题将从阶段性攻坚向制度化根治转变。

对企业的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将有效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压力,使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技术创新、员工福利改善等,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有助于打通经济循环的堵点,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进而带动消费增长,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6万亿清欠行动正在书写新时代的"立信碑"。这不是简单的经济账,而是一个民族对契约精神的集体救赎——当政府部门率先向自己开刀,当国企央企的欠款单化为纳税人的消费券,当每个讨薪者不必再爬塔吊维权,一个朴素的真理终被擦亮:信用,才是市场经济真正的硬通货。26万亿清欠,清的不仅是旧账,更是朗朗乾坤;还的不止是金钱,更是浩浩民心。

11 阅读: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