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首词看透人生,末尾两句,治愈世间无数人

槐序文史 2024-10-07 12:59:28

每天读一首好诗

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太子赵煦即位,为哲宗。

当时哲宗尚年幼,因此太皇太后高滔滔临朝听政,“保守派”得到重用,司马光复相。

此时的苏东坡在常州,一年前他收到调令,以团练副使之职平迁汝州,正式结束了黄州四年的贬谪生涯。

然而在赴任的路上,苏东坡与爱妾朝云所育的幼子因中暑,不幸夭折,这令苏东坡悲痛不已,故上表请求暂居常州。

得朝廷恩准后,苏东坡先后看望了王安石和弟弟苏辙,并写下那首著名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实际上,在写下这首诗的时候,苏东坡已经厌倦了官场的你争我夺,因此与王安石一笑泯恩仇,还约定了将来一起养老。

黄州四年,是苏东坡人生的分水岭,当初因“乌台诗案”,苏东坡差点丢了性命,这让他开始收敛傲气,重新审视人生。

从他在黄州所作的“一词两赋”看,到黄州后的第三年,他就已经悟出了什么叫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苏东坡决定久居常州时,朝廷为他复官,以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召回,接连升礼部郎中、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再擢翰林学士、知制诰,这样的升官速度并非是好事。

当时司马光正在全力打击“革新派”大臣,因苏东坡当初反对过王安石,所有人都认为,他属“保守派”阵营。而“保守派”之前被打压太久,此刻正是翻身的时候,司马光认为,苏东坡可堪重用,正是利剑出鞘之时。

可此时的苏东坡在经历了沉浮起落后,早已不想参与朝中的党派之争,这就导致他两边都不讨好,包括旧党派也对他颇有微词。

无奈之下,苏东坡决定自请出朝,再任杭州知州。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首词,就是作于此间,题为《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词之大意可解为:

夜里空气格外清新,没有浮尘,尤其是月光,更是皎洁如银。如此良辰美景,正是把酒言欢之时,把那些功名利禄全部抛之脑后,不再苦心劳神。人这一生,如白驹过隙,瞬间花火,就像梦境一样缥缈短暂,既然如此,何不活在当下!

纵然有一肚子墨水,然而知音却很少,心中的话也不知道该对谁讲。索性,自得其乐,找寻初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归隐林泉,做一个真正的闲人,抚一张琴,饮一壶酒,钓一溪风月,这才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

上天不会给谁太好的剧本,我们总是要经历一些坎坷,在磨难与自我纠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个过程很孤独,往往不被理解,但是等逐渐看开了、放下了,就会变得风轻云淡、波澜不惊。

第二次回到杭州后,正好赶上大旱,饥馑和瘟疫一起发生,因此苏东坡自掏腰包,为百姓建立医馆,并用好友巢谷赠送他的“圣散子”药方为百姓看病,经过与地方官员、百姓一起努力后,瘟疫终于得到了遏止。

随后,苏东坡又重新修缮了西湖,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所以你看,人在成长以后,什么事解决起来都会游刃有余,因为你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正如苏东坡在词中所写,“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这种追求就是通透与豁达。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尽管苏东坡的贬谪路还有很长,晚年更是被流放儋州,但他总能苦中取乐,坦然对之。

一个人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8 阅读: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