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创建者陈纳德:舆论神话的背后,有没有过度吹捧?

诸史 2024-12-03 00:07:27

前几天,写了文章《美国陈纳德“飞虎队”:舆论制造又一神话,原来只是天价雇佣军》,结果捅了马蜂窝,被不少网友贴上“忘恩负义”、“白眼狼”的标签,甚至还有其他不堪说的“狠话”,但笔者只是说了一些真相而已。

其中,有一个问题首先澄清,即陈纳德的“飞虎队”,建立于1942年8月、解散于1942年7月,这是一支标准的天价雇佣军(感谢肯定可以感谢,但没必要感恩戴德、将之捧上神坛,该被感恩戴德的是中国抗日军民),之后是正规的美军航空兵,这才是中美联合抗战。

今天这篇文章,估计还会捅了“马蜂窝”,因为本文要谈的是美国陈纳德——“飞虎队”的创建者。关于陈纳德,舆论中已有各种“神话”,比如陈纳德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同情中国抗战的国际主义战士等,在此就不细表。问题在于,舆论中的陈纳德神话,到底有没有吹捧过度?

如果以中国人的视角观察陈纳德,那么陈纳德大致有三段人生,具体情况如下:

首先,陈纳德在美国

关于陈纳德在美国,这一段历史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但他在44岁时退役,军衔为空军上尉,在军中不受待见、人缘较差,军饷为每月110美元。

如果单以陈纳德的情况,估计很难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但他有一个好友霍勃鲁克(此人身份笔者没有查清,但与蒋介石宋美龄关系不错),在好友的推荐下,于是陈纳德来华,并得到重用。

当时,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是宋美龄,而宋美龄对美国人有特殊的亲近感,于是就让陈纳德担任她的专业顾问,基本月薪为1000美元。

其次,陈纳德与抗战

担任顾问之后,陈纳德一直参与中国抗战,为中国空军出谋划策,但主要工作是在1941年之后,其中最主要的是“飞虎队”、以及之后在美军工作。

1941年之前的抗日空战,主要是中国自身空军与苏联志愿航空团,当时美国与日本关系火热,也不可能支持中国。但随着欧洲战场开打、以及苏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而与日本媾和,于是在1941年就撤回了“苏联志愿航空队”;同时,1941年时日本“南下”意图昭然若揭,美国为了让中国坚持下去、并拖住日本,于是才有1941年8也1日雇佣军——“飞虎队”的成立。

说到底,“飞虎队”的出现,的确利于中国抗战,但也利于美国整体战略,这里面不单单的是陈纳德的努力,就能组建的。况且,区区不到300人、不到100架飞机的“飞虎队”,不到一年就花了中国8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其他服务等。“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规模十倍于飞虎队,那该花多少钱?要知道,当时中美桐油贷款,过程有多屈辱、条件有多苛刻,最终才贷款了2500万美元,这一笔贷款才只够三支“飞虎队”一年费用。

网上有人说:飞虎队过来卖命,给多高的薪水都不算高。这还真看得起当时的中国,当时中国能花的起吗?1939年中国税收的总收入还不到2.5亿美金,将当时军费全部拿出来组建“飞虎队”,又能组建多少支飞虎队?当时组建一个德械师才100万美元,800万美元至少可以组建4个德械师、并维持一年。

因此,陈纳德的这支“飞虎队”,“贵”到中国难以承受,严重超出中国当时情况,但战绩只能说一般,此前文章已经有所分析。笔者怀疑,这支天价雇佣军,在操作过程中,是不是存在财务猫腻,或者说包括陈纳德在内有人上下其手,当然只是笔者猜测。

“飞虎队” 首战是在珍珠港事变之后,这一点其实是耐人寻味的。1941年7月3日,陈纳德的“飞虎队”解散,原则上接下来陈纳德与“飞虎队”全部隶属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23大队,就是成为正规美军,但加入美军后薪水就直线下降,于是“飞虎队”只有陈纳德与几个地勤加入美军。其中,陈纳德改任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司令,军衔为准将;1943年后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晋升少将司令。

因为陈纳德被称为“飞虎将军”,所以后来的美国驻华空军,也被俗称为“飞虎队”,但实际上真正的“飞虎队”是此前的雇佣军。对于笔者上篇文章,很多网友口诛笔伐,声称笔者“忘恩负义”等等,实际上是把两者混淆了,将美军的很多战绩与牺牲算到了飞虎队头上。

客观的说,陈纳德肯定为中国抗战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陈纳德的声名鹊起,更重要的不是他能力有多强,而在于美国、以及中国战场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他站在风口上。用中国一句老话来说,就是“时势造英雄”。比如,若非日本南下意图昭然若揭,中国对美国重要性显现,连“飞虎队”大概率都组建不起来,更别说后面的美国航空兵了,自然也就没有陈纳德神话了。

第三,解放战争阶段

飞虎队花费的800万美元,笔者之所以其中存在财务猫腻,与陈纳德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相关。二战结束之后,陈纳德组建了“中国难民救济总署航空运输公司”,于是就成了一名商人,而且是地地道道的奸商。关于这件事,笔者提供几段回忆录,供大家参考:

首先,郭汝瑰在《蒋介石与卫立煌的战术分歧》中回忆:“1948年7月长春被围,全靠空投维持补给。而陈纳德航空队索运费甚多,几乎要支出国民党全部军费的二分之一。”

其次,时任联勤总部第十兵站总监部少将总监黄炳寰,在《锦州战役前后国民党军的后勤》中抱怨:因为陈纳德航空队是按次收费,次数越多营利越多,因此“他们没等装完空着一半就飞走了,并向联勤总部告我一状。”

第三,时任第二兵团第七十四军中将军长的邱维达《第七十四军的再次被歼》:淮海战役中,陈纳德航空队想赚钱又不想低空投送物资,于是“陈纳德的运输机,在空中盲目投掷粮弹,结果大部分随风落到解放军的阵地内”。最终,导致连杜聿明和文强在包围圈里都饿得想吃麦苗;此外,还有金条换座位的事件。

第四,为了多赚钱,陈纳德甚至还直接参战,相当于再组建一支雇佣军——“飞虎队”,帮蒋介石打内战。《别了,司徒雷登》中说:“陈纳德的航空队曾经广泛的参战,他们除了替蒋**运兵外,又炸沉了起义的重庆舰,所有这些都是直接参战的行动。”当然,后来司徒雷登制止了陈纳德。

总之,只要有钱赚,陈纳德什么都敢做,更重要的是,陈纳德的报价奇高、却又糊弄了事。基于陈纳德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回头再看天价雇佣军——“飞虎队”的800万美元,就很难不让人怀疑陈纳德有没有上下其手了,在战绩上有没有糊弄了。

最后,关于陈纳德,1979年老版《辞海》中的一段记载,可能让不少人意外,即陈纳德“在中国走S贩D,赚取暴利(显然,这是指抗战时期)。内战爆发后又帮蒋运兵、侦察并轰炸解放区,屠沙中国平民。新中国成立后,支持蒋的分裂行动,并抢夺两航在港的财产。”

不过,1999年之后的《辞海》中,就没有这一段记载了,也即被彻底删除了,这一点挺耐人寻味的。如今,陈纳德已经走上“神坛”,稍微有点批评,就是“忘恩负义”,就是“民族罪人”等等之类,但却不妨碍同时吹毛求疵的批评中国历史上的英雄。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