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到冬天,就有老人接二连三地去世?其他季节为何见到的少?

筱筱雨菲 2022-07-05 20:02:31

湖北襄阳的一位孤寡老人,独自在家去世后,村里的乡亲冒着寒冬,自发做了一件让人竖起大拇指的事情!

老人是在冬天去世的,平常不管刮风下雨总能在村里看到老人的身影,可是细心的邻居们却发现一连两天都没有见到他。起初大家以为是天气冷,老人在家里待着不愿出来,可直到太阳出来大家都蹲在墙根儿下晒太阳依旧没见到老人。

好心的邻居去敲他家的门,也没有动静,大家觉得有些不对劲,打开门后才发现老人已经去世了!因为他平常都是独自居住,所以并不清楚去世的原因,但大家一致认为可能是因为那段时间天气冷、老人生前又患有其他疾病,多重原因导致了老人的去世。

村里为老人举办了简单的丧葬仪式,而乡亲们也自发买来花圈、火纸这些物品,算是送老人走完最后一程吧!

无独有偶,在山东临沂一位老年环卫工在清扫积雪时,也不幸倒地身亡。据称,老人生前身体就不太好,常年吃药,这次因为是雨雪天气,可能导致身体的情况变得更糟糕。没想到,最后还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不免让人感到唏嘘。

通常来说,人去世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

一、正常的寿终正寝。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谁也无法躲避,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最终都会走向生命的尽头。据科学统计报道,2021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年龄达到了77.3岁,而且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养生意识的提升,这个平均年龄还会呈现往上升的趋势。

也正因为如此,“寿终正寝”也成了每一个人在晚年时最大的心愿。所谓寿终正寝,指的是没有经受任何病痛和意外的折磨,自然死亡。当然确实有一部分人是寿终正寝,活到了90多岁甚至100多岁,无病无灾地安然离世。民间也称这种为“喜丧”,举办的葬礼又叫做“白红事”。

二、身体患有某些疾病,最终病情恶化导致去世。因病去世的人古往今来都不在少数,以前医疗条件差、技术水平有限,所以人一旦生了重病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但如今各种技术水平、仪器设备都高端先进了很多,大部分疾病是能够控制住甚至治好的。

有些人之所以会因病去世,是因为自身的抵抗力长期在病痛的折磨下几乎完全丧失,身体的各个器官也逐渐变得衰竭。所以,随着病情的恶化生命也终将走向尽头。

三、遭遇意外突然去世。这种情况其实是最令人感到痛心的,因为逝者跟亲人完全都没有心理准备,以至于很多人在听到这样的消息后第一反应是:这肯定是假消息!

遭遇意外去世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遭遇严重交通事故、不慎摔跤伤到重要器官,甚至不慎被高空坠物砸中等等。意外的来临无论是对逝者还是对亲属来说,都是让人万般不能接受的,所以很多人才会一直都有不出失去亲人的阴影,也一直不放弃任何希望去寻找对方。

人去世的原因无外乎以上三种情况,但不论是哪一种,亲人的离世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悲痛的事情。很多人也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虽然人去世的原因就是以上三者之一,按理来说跟时间是没有关系的。可每当到了冬季,去世的人好像比平常要格外多,特别是老年人,冬天似乎成了一道他们跨越不了的坎儿。接二连三的老人在冬天去世,这其中究竟有哪些原因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一、老人本身就患有基础性疾病,进入冬天因为气温、衣物等原因导致病情突然加重,人容易去世。人的身体就像机器内部的零件,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零件磨损、毁坏的程度就开始变高,对人而言年龄越大,身体里的器官衰老的程度就越重。

一些在年轻时没在意的小毛病,等到年老后就全部暴露了出来,身体常年这里疼那里痒的情况在老年人身上再正常不过。进入冬天后,气温骤然降低,老年人的身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减弱,一时适应不了寒冷的气候。再加上平常穿衣,也可能因为厚薄感知不正确导致身体忽然受寒。

原本就比较薄弱的身体,再加上寒冷和新的疾病的刺激,抵抗力会更低,使得病情呈现更加恶化的趋势。如果没能及时控制病情,老人很可能熬不过寒冬。

二、冬天的环境比较凄凉悲悯,人在看到这样的情景后容易消沉低落,时间久了会影响身体健康。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很多传颂千古的诗歌都是古人的感情在受到当时环境的感染后一时灵感突发,奋笔疾书而出。景色对人情绪的影响非常大,就比如在连续下了半个多月的雨后,终于迎来了太阳,我们会感到心情特别舒畅、格外开朗。

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到处枯黄衰败,光秃秃的树干、阴沉低矮的天空,就连树上的鸟都是人们认为不吉祥的乌鸦,看到这样的情景人们的情绪很难高涨起来,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情景跟“结束”“到头”等不好的词语联系起来。

特别是老人,看到这样衰颓败落的场景,内心的落寞油然而生。长期被忧郁哀伤的情绪包围,身体健康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冬天路面湿滑、且地面较其他季节更硬,老人行动不便易摔倒,身体受伤后老人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很容易去世。老年人经不起摔,因为人骨骼里的钙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流失,老年人的骨质特别疏松。一旦摔跤,后果都比较严重。

冬天的阴雨天气多,尤其在南方,阴雨天的路面特别湿滑,加上地面容易结冰,又滑又硬的地面就连健康的年轻人摔一跤都会好半天缓不过劲,更别提行动不便、骨质又特别脆的老年人了。很多老人其实身体挺好,但因为不小心摔了跤,导致卧床不起,最后就撒手人寰。

四、受到周围同龄人去世的影响,难免产生心理暗示,对健康也会有很大的危害。人的情绪不光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家人、小区邻居、路边下象棋的退休老人等等,我们在关注他们的同时情绪也在受到他们的感染。

进入冬天后,有些身体原本就非常虚弱的老人可能熬不住就去世了。虽然在我们看来这种情况很正常,但对于家中的老人来说却会对他们产生负面的暗示作用。前段时间还在一起有说有笑的伙伴儿,如今说走就走了,这对他自己来说是一种打击,也会让他由此联想到自己可能出现的结局。

五、冬天属于农闲的季节,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打探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其实每个季节都会有人去世,之所以会认为冬天去世的老人多,是因为这个季节相对来说比较清闲。尤其在农村,冬天属于农闲的时候,大家不用整天为农活操劳,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跟周围的邻居闲聊、交流感情。

农村本来就是个熟人社会,所以消息相对来说会传得比较快,加上这时大家的闲暇时间也很充裕,走亲访友时也能获取更多的消息。于是会在主观上认为老人在冬天去世的多,这可能只是一种比较片面的看法。

总结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我们应该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亲人在世时,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这样即便当他们去世后,我们也能不留遗憾地跟他们作最后的告别。

0 阅读:61

筱筱雨菲

简介:85后宝妈,因为文案而走进新媒体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