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营养诊断施肥:胶东半岛硬核期的叶面光谱分析法与缺素症矫正速度
在水果种植的世界里,桃树可算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种类。桃树的果实鲜嫩多汁,口感香甜,无论是直接吃,还是做成桃罐头、桃脯之类的加工品都特别美味。它树形比较优美,花朵粉粉嫩嫩的,观赏价值也很高。
咱就拿胶东半岛来说吧,那的地形地貌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这种环境其实挺适合桃树生长的。不过呢,桃树种到这儿也不是就啥问题都没有了。就说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的施肥管理这一块吧,可让不少种植户头疼呢。
我知道有个烟台的桃树种植户赵大哥,他家的桃园面积还不小。以前他就发愁,不知道怎么给桃树施肥才最合适。他想给桃树多施点肥,就让桃树长得快些、果子结得多些,可有时候施肥多了吧,桃树反而长得不好。他跟我抱怨说:“我这施肥就像摸黑,不知道到底施多少、施哪种合适。”这确实是很多种植户面临的痛点。
在桃树的生长周期里,硬核期是个很关键的时候。这时候桃核开始硬化,桃树对养分的需求也比较特殊。如果养分供应不上或者不平衡,桃树的生长发育就会出现问题。比如说,可能会出现果实小、口感差等情况。
这时候啊,叶面光谱分析法就派上用场了。叶面光谱分析法就像是给桃树做一次全面的体检。通过分析桃树叶片对不同光谱的反射和吸收情况,就能了解桃树缺什么营养元素。比如说,如果叶片在某个波段吸收的少,反射的多,那就可能意味着桃树缺氮;如果是在另一个波段有问题,可能就是缺磷或者缺钾等等。
我再给大家说说不同品种的桃树在这方面的差异。像毛桃,它的果实表面有毛,对温度和养分的需求波动比较大。在胶东半岛的硬核期,如果缺铁的话,毛桃的叶色会很快变黄,而且黄化的现象可能从新叶开始逐渐蔓延。油桃呢,表面光滑没毛,相对来说比较耐热一些,但它对磷元素的需求比较敏感,缺磷的时候果实发育不良的情况会更明显。黄桃又不一样了,它对镁元素需求较高,在硬核期要是缺镁,老叶的边缘会变黄,慢慢地向中间蔓延,而且黄桃果实的品质也会受影响。
我有个网友是济南的,他在网上跟我分享了他的经历。他说他种了一棵蟠桃树在自家阳台。刚开始他啥都不懂,就瞎给桃园施肥。结果蟠桃树的叶子慢慢发黄,果子也长得稀稀拉拉的。后来他的一个朋友给他介绍了叶面光谱分析法这个东西,他就找了专业的仪器来检测。一测才发现原来桃树缺钾和锌,于是他按照仪器给的指导,精准地补充了这些元素。仅仅过了大概15天,桃树的叶子就慢慢变绿了,果子也开始茁壮成长。
在胶东半岛这片土地上,每个季节和每天的不同时辰对桃树营养诊断施肥的影响也不一样。在春天的3天到7天里,桃树开始抽出嫩芽,这时候如果发现叶面光谱有异常,可能是缺硼元素了,硼元素对这个时期的生长发育很重要。夏天就不一样了,在炎热的中午,桃树的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这时候如果发现桃树缺水,也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相应的营养元素。到了晚上,气温降低,桃树的蒸腾作用减弱,养分吸收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我再说说矫正缺素症的速度。不同的缺素症矫正速度快慢不同。像补钾元素,如果只是轻微缺钾,通过叶面喷施钾肥,大概3天到7天就能看到桃树叶子有改善,叶片变厚实了一些,颜色也更绿了。但要是缺铁,尤其是在桃树已经明显表现出生长不良的情况下,像在胶东半岛一些偏酸性土壤的地块,桃树缺铁比较常见,矫正起来可能就需要15天左右。因为铁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比较差,给桃树补充后吸收也需要个过程。
而且地域差异对缺素症的矫正速度也有影响。在华北地区,像河北的一些平原上,土壤质地比较疏松,桃树吸收养分比较容易。相比之下,华南地区部分酸性土壤的地方,土壤中有些养分容易被固定,在矫正缺素症的时候速度就可能慢一些。
咱们再看看其他品种。山樱树,它和普通桃树比起来,更耐寒一些。在北方寒冷的冬季过后,在硬核期恢复生长的时候,如果缺氮,它的枝条生长可能就比较缓慢,需要大概20天左右才能恢复正常的生长状态。龙柱碧桃,它主要是观赏用的,需要比较高的养护标准。如果在生长季发现缺钙,在胶东半岛上,可能7天就需要补充一次钙肥,才能保证它叶片挺立、花朵饱满。西伯利亚桃树,比较适合寒冷地区的种植,在胶东半岛的一些山区种植时,如果在硬核期发现缺硅,矫正速度可能要10到15天,因为它的根系不太发达,吸收养分的能力有限。
在胶东半岛种植桃树,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桃树的生长阶段,利用叶面光谱分析法准确地判断桃树的营养状况。这样才能做到精准施肥,及时矫正缺素症,让桃树长得又好又壮,产出美味的果实。
不过我也有个疑问想问问大家。在叶面光谱分析法已经这么精准的情况下,传统的土壤检测还有多大的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