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盖,是莱阳市的常见姓氏,其家族人丁兴旺,分支众多。本文就是热心族人盖裕善先生根据旧谱等资料,对莱阳盖氏家族的内部支派所做的整理和考证,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莱阳盖氏的历史。
以下是正文——
清朝的盖绍曾(注:盖绍曾,莱阳森埠庄人,清代进士)在同治版《盖氏族谱》谱叙里写道:
“吾盖氏之族姓毕萃于是矣,是虽有贵贱、贫富、贤愚、长幼之不同,然原其始皆一祖之分体也,一祖之分体衍而为吾谱中数千万人,则合吾谱中数千万人之生于一祖者,犹同体也。”
引用这句话来作为本文开头的概括,可谓恰如其分。
一、莱阳《盖氏族谱》支派起源
莱阳盖氏家族南五支北五支的说法由来已久,在《盖氏族谱》的谱叙中很早就有文字表述:
十六世盖濂雍正本谱叙:
“夫吾族旧分十支,北五支缺略固多,而南五支遗失尤甚”
“雍正改元之旦,余诣南楼谒神主,幸睹族祖盛贤公北五支草册一卷,虽虫鼠凋残,而徵诸谱轴先世支序颇详明不紊,设使南五支属有一留心统绪者,手录一册位次秩然,讵不更令宗支不墜而”
二十一世盖绍曾同治版谱叙:
“至五世分为二支,六世分为四支,七世分为十六支”
具体而言,五世分为二支:老长支(志得),老二支(志友);六世分为四支:北五支(腾秀),南五支(腾飞),老二支(腾万、腾花);七世分为十六支:北五支(勉、整、贵、端、振),南五支(胜、冲、智、东、郁),老二支(轮、喜、鉴、从)(训、仲贤)。
从各个传承延续版本的族谱中还可以看出,南三支到十世、南四支到八世以后没有后人及后续记载,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
二、莱阳盖氏家族的支(房)派
在古代同一血缘关系共居一处为家族,而以房为单位分居散处外地,则成为宗族。房支与家族没有血缘关系之别,只有亲疏之分。
明世系、别支派,莱阳《盖氏族谱》中关于支派的说法早已有之,对于盖氏支派的划分与记载已经非常详明。一般而言,地方各家族的族谱中的房指的是房支,家谱中的派指一个房支的分支。简单地说,自兄弟所成立的家庭便是一个房支。
雍正版谱叙(约1723-1735)濂公、同治版谱叙(1870)绍曾公、光绪版谱叙(1900)献廷公、民国版谱叙(1929)乃斌公等均述之,支派理论就是家族房派学说的具体文字表述。
有句俗语:“党外有党,党内有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根据历史上各年代版本谱书的延续传承,莱阳盖氏自七世分为十六支(房),八世就已经有派之分,如族谱记载北五三支七世祖盖贵有七个儿子进、朋、威、昂、勇、昶、美,所以又分为七派,就是按照儿子大小的顺序分为第一派……第七派,即七世祖的每一个儿子就是一派,七世为支(房),八世为派。族谱对北三支七世祖盖贵、八世祖盖威及后人记载为北五三支第三派(贵支威派),莱阳本地民间通俗的说法为大三支小三支。
又如北三支七世祖盖贵、八世祖盖昂及后人记载为北五三支第四派(贵支昂派),莱阳本地民间通俗的说法为大三支小四支。
这也是便于区分亲疏远近的一种科学化的细分管理方法。顾名思义,将他们合并到一起就是支(房)派,光有支(房)没有派是不完整的家谱系统理论。
此文的初衷也是普及族谱中的支(房)派知识,在笔者接触过的一些家谱轴子(又称轴子、挂谱、谱轴等)及部分族人的言谈话语中受到触动,现代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族人对于南五支北五支仍存在着模糊认识,对于南五支北五支的划分只是听说过大概,主要表现为:
1、书写自家家谱时将兄弟二人又单独给划分为南五支北五支,结果造成对子孙后代的误传、误解。
2、有的族人认为莱阳盖氏的支派划分是近代人杜撰的。
为了使族人们加深支派印象,重新解读一下莱阳《盖氏族谱》中的有关支派之分:
三、莱阳盖氏家族的支派划分
1、北五支:
(1)北五长支七世祖勉
第一派八世祖盘
第二派八世祖铎
第三派八世祖澄
第四派八世祖亮
(2)北五二支七世祖整
第一派八世祖仓
第二派八世祖昶
(3)北五三支七世祖贵
第一派八世祖进
第二派八世祖朋
第三派八世祖威
第四派八世祖昂
第五派八世祖勇
第六派八世祖昶
第七派八世祖美
(4)北五四支七世祖端
第一派八世祖翥
第二派八世祖英
北五末支七世祖振
2、南五支:
(1)南五长支七世祖胜
第一派八世祖春
第二派八世祖辉
第三派八世祖钦
(2)南五二支七世祖冲
第一派八世祖福
第二派八世祖干
第三派八世祖敖
第四派八世祖爽
第五派八世祖谦
第六派八世祖让
(3)南五三支七世祖智
第一派八世祖享
第二派八世祖升
(4)南五四支七世祖东
(5)南五末支七世祖郁
第一派八世祖景
第二派八世祖通
第三派八世祖信
第四派八世祖志和
第五派八世祖德隆
3、老二支一:
(1)老二支之一七世祖轮
(2)老二支之一七世祖喜
(3)老二支之一七世祖鉴
第一派八世祖慨
第二派八世祖(上幺下月,避讳字)
第三派八世祖名
第四派八世祖亨
(4)老二支之一七世祖从
第一派八世祖原
第二派八世祖恕
4、老二支二:
老二支七世祖训
老二支七世祖仲贤
(注:以上内容由盖裕善先生个人整理,仅供参考,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