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宣布对华加征新一轮关税的消息引发热议。就在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经济时,俄专家之前却给出了惊人判断:"中国正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转折点,美国正在复制清朝的致命错误。"这番言论不禁让人想起去年华为突破芯片封锁时,任正非那句"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的铿锵宣言。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次机遇的天平真要倾向东方了吗?
俄专家在《欧亚观察》撰文指出,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的那声宣言,开启了中华民族最坚韧的逆袭之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用炒面就雪水硬生生把十七国联军逼退到三八线,这场立国之战打出了让世界颤抖的骨气。当时连苏联顾问都断言中国造不出原子弹,可咱们硬是靠着算盘和手摇计算机,在罗布泊炸响了震惊世界的"争气弹"。
要说最让老外看不懂的,还是中国工业化的速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时,全国钢产量才135万吨,连个像样的拖拉机厂都没有。但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咱们已经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辽宁号航母用的特种钢材,就是那时候打下的底子。
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时,有人担心中国制造要垮。之后华为Mate60横空出世,用国产7纳米芯片狠狠打了唱衰者的脸。就像当年搞"两弹一星",中国人总能在封锁中闯出新路。这七十六年的打拼,攒下的不仅是GDP数字,更是遇强则强的民族韧性。
美国重演"闭关锁国" 历史剧本惊人相似看清朝历史有个现象很值得玩味: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英国带来的工业革命成果被乾隆当成"奇技淫巧"。谁曾想半个世纪后,这些"小玩意"轰开了中国国门。现在华盛顿的政客们,似乎也染上了这种"天朝上国"的毛病。
特朗普2018年挑起贸易战,拜登接着搞"小院高墙",芯片法案、实体清单越拉越长。最新动作更离谱,连中国电动车都要以"国家安全"为由封杀。这活脱脱就是当年清朝"片板不许下海"的现代版。哈佛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统计过,美国现在对华加征的关税品类,比1828年引发南北战争的"可憎关税"还多三倍。
更危险的是美国的社会撕裂。之前国会山骚乱余波未平,2024年大选又闹出"封口费"官司。两党恶斗让政府停摆成家常便饭,基建法案扯皮五年才通过。反观中国,从西部大开发到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说干就干。
把握战略机遇期 中国要做三件大事面对历史转折点,俄专家建议中国重点布局三方面。
第一招是科技突围,就像当年搞"两弹一星"集中力量办大事。现在中科院牵头的新型举国体制,已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杭州的之江实验室、合肥的量子大道,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改写科技版图。
第二招是扩大开放。当年深圳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现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更显魄力。2023年进博会吸引128国企业参展,特斯拉把储能工厂搬到上海,这些都是最好的证明。就连美国农民都着急,爱荷华州大豆协会天天游说政府别断他们财路。
第三招是推动国际体系变革。一带一路倡议八年促成3万亿美元投资,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这些项目让发展中国家看到新选择。沙特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更是彰显中国式智慧的魅力。就像俄罗斯专家说的,当美国忙着修墙,中国正在架桥。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想起邓小平当年说"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抓住机遇。现在全球产业链重组、科技革命浪潮叠加,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如任正非所言:"除了胜利,我们已无路可走。" ,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就是要让民族复兴的蓝图在我们手中变为现实。